莜面栲栳栳做法
“莜面栲栳栳”是山西的一種用莜面制造的面食小吃,因其外形象“栲栳”而得名。“栲栳”是指用柳條編成,外形像斗的容器,也叫“笆斗”,是農家專門用來打水或裝東西的一種器具。制造莜面栲栳栳,將莜面加開水和制,用手掌在潤滑的板面上推一下,再用食指一卷,做成如筒狀形,長寸許、薄如葉、色淡黃。做好后,挨個站立并排在籠內酷似蜂窩。熟時即香味撲鼻,吃時再配以肉湯或蘑菇湯諧和,使人聞之垂涎,胃口頓開,食之香醇異常,耐人尋味。

主料:莜面、沸水、筋力源W、羊肉餡
輔料:蔥、蒜、紅辣椒
調料:醋、醬油、鹽、味達蕾69號、料酒
準備食材


莜面與筋力源W干拌均勻,將沸水倒在莜面上,用筷子攪拌。


一揉


一搓


一卷

豎在蒸籠里,依次擺放,蒸10分鐘即可。

鹵汁的做法:鍋中放入適量油,放入幾粒花椒爆香。


放入肉末翻炒片刻,肉末變白倒入料酒,隨后放入切成末的蔥蒜和辣椒,倒入醬油,醋,味達蕾、放一小勺鹽。加少量開水,待湯汁稍微收濃即可。

現在就是享受美味的時刻了。


1、和面。莜面必須用開水和面,邊倒水邊攪拌。
2、搭卷。搭卷時要記得一揉一搓一卷。
3、火候。蒸時要注意火候,火候不到“栲栳栳”不熟,吃著帶沙感,蒸得過火了“栲栳栳”則軟癱立不起來,吃時則無筋,味欠色減。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作者或權利人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