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鹵水專門用來鹵羊蹄和狗肉配方
介紹:羊蹄由生到熟,加工繁瑣,而異味也較難祛除。這道鹵羊蹄我們堅持一貫的配料簡潔、工藝考究的原則,用此法烹制的羊蹄色澤淡紅,入口軟滑,麻辣筋道,腥味極小。此菜粗曠豪放,極具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江湖風格,與現在流行的江湖菜十分搭調。
菜品制作:

原料:
生羊蹄5000克(羊蹄表皮完整,綿羊蹄最好)。
調料(5千克生羊蹄為例):
焯水料:
綠茶10克,大蒜、白酒各50克,鹽70克,百里香8克。
煮制料:
大料15克,桂皮、丁香、黑胡椒、草果、孜然各50克,辣椒、大蒜各100克,白芷25克,小茴香、麻椒、草蔻各20克,花椒30克,紅曲米500克,枙子黃5克,鹽200克,白糖50克,生姜、大蔥各150克,雞油200克,料酒300克,清水10千克。
制作方法:
(1)去毛:
羊蹄去毛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火烤去蹄上的羊毛;一種用熱堿水燙去羊毛。
(2)去蹄甲:
用刀背將羊蹄甲逐個砸掉,動作要輕,不要破壞其形狀。
(3)刮洗:
用刀將羊蹄上的毛茬刮凈后,用水將羊蹄洗凈。
(4)焯水:
祛腥把大蒜爆香后,加入適量的清水,放入其余的焯水用料,倒入羊蹄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煮15分鐘左右,撈出放在清水中沖洗。
(5)熟制:
將煮制用的香料裝入料包,放入湯鍋中,加入清水和其他的調料調成鹵水,放入羊蹄,大火燒開煮制20分鐘左右,轉小火煨熟,然后關火自然冷卻至常溫即成。
鹵狗肉專用配方及制作流程
狗肉有多受歡迎,看看這些諺語就知道了:民間有“天上的飛禽,香不過鵪鶉;地上的走獸,香不過狗肉”之說。民間還有“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的諺語。民間也有“吃了狗肉暖烘烘,不用棉被可過冬”、“喝了狗肉湯,冬天能把棉被當”的俗語。人們吃狗肉的歷史可不短了。
在此說明一下:現在制作正宗的狗肉食品,都是使用規模化養殖的肉狗,而不是寵物狗、看家狗。寵物狗、看家狗由于不是專門的養殖品種,肉里有很重的土腥味,這種味道很難處理干凈,食用品味不佳,已被主流制作方法棄用多年。現在正規制作的狗肉制品,都是使用養殖廠養殖的肉狗,就和豬、雞一樣是批量養殖的專門品種。非養殖的狗,很多是下藥毒死的或砂槍打死的,大多未經檢驗檢疫,食品安全不能保證,正規肉制品制作是不會使用的。
下面說鹵狗肉的制作,今天要介紹的是五香紅鹵狗肉,為黔味鹵菜代表品種。
味型:五香味
鹵水類型:紅鹵
特點:色澤紅潤,皮糯肉香。
鹵品原料:鮮狗腿5只(約5000克)
碼味原料配方:蔥節500克、姜片300克、料酒500克、精鹽200克、五香粉5克、干花椒2克、
鹵水配方:
老姜500克、大蔥800克、干辣椒節100克、干花椒5克、八角25克、桂皮15克、草果20克、山柰20克、丁香3克、白芷3克、肉豆蔻5克、白豆蔻1克、砂仁15克、甘草5克、紅橘皮20克、小茴3克、香葉30克、靈草3克、排草5克、胡椒粉10克、冰糖100克、糖色適量精鹽適量、鮮湯適量,
風味添加原料:熟辣椒粉250克、花椒粉30克、味精15克、熟芝麻粉20克、
初步制作:
(1)初加工:去凈狗肉殘毛,改成約250克、重的塊,洗凈。
(2)浸漂:狗肉人清水中浸漂,并用木棍敲擊,以排盡淤血。夏天浸漂1—3小時,冬天浸漂3_5小時,中途換水三四次,撈出,瀝凈水。
(3)碼味:碼味原料與狗肉拌勻擦透,夏天碼味3-5小時,冬天碼味8-12小時,中途上下翻勻三四次。
(4)焯水:狗肉人清水鍋中焯一次水,撈出,清水沖洗,瀝凈水。
鹵制:
①老姜拍破,大蔥挽結,干花椒焙香,八角、桂皮掰成小塊,草果去籽,白芷、甘草、紅橘皮、靈草、排草切碎,白豆蔻、肉豆蔻、砂仁拍破,八角、桂皮、草果、山柰、丁香、小茴、香葉、白豆蔻、肉豆蔻、砂仁、白芷、紅橘皮、甘草、靈草、排草人清水中浸泡,夏天浸泡3—8小時,冬天8—12小時,撈出與干辣椒節一同入清水鍋中汆一水,撈出,清水沖洗,瀝凈水,與干花椒拌勻,用兩個香料袋分裝。
②取一鹵水桶放入香料袋、老姜、冰糖、大蔥、胡椒粉,摻入鮮湯,旺火燒沸,調入精鹽、糖色、小火熬至香氣四溢時下狗肉,中火燒沸,撇凈浮沫,改用小火鹵至狗肉熟軟,鹵水桶移離火口,待狗肉在鹵水中浸泡15-20分鐘后撈出,瀝凈鹵水,五香狗肉即制成。
食用方法
熟辣椒粉、花椒粉、熟芝麻粉、味精調勻入小碟中,狗肉去骨切成薄片,蘸碟而食。
工藝關鍵:
(1)應選用養殖的帶皮肥狗腿肉為佳。
(2)狗肉腥味較重,在浸泡時要用木棍捶打,清洗、浸泡、焯水各環節血污需去凈。
飲食禁忌: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作者或權利人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