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包子饅頭不得不懂的改良劑知識

改良劑中都有哪些成份?作用是什么?
市面上常見饅頭改良劑的配料成份,其中主要的配料都很相似,基本上都是由以下幾種東西構成:
硬脂酰乳酸鈉、單硬脂酸甘油酯、維生素C、半纖維素酶、木聚糖酶、脂肪酶、α-淀粉酶、葡糖氧化酶、玉米淀粉。
不同的品牌的饅頭改良劑只是在添加量有所區別,但在原材配料上并沒有太大的區別,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拿你們手里的改良劑配料表對照下看看。
下面就分別說說這些配料的作用
這些成份細分起來就是4類東西,分別是:乳化劑、維生素C、酶制劑和淀粉。
1.乳化劑
硬脂酰乳酸鈉、單硬脂酸甘油酯,這兩種是乳化劑,從理論上來說乳化劑能夠同淀粉分子發生結合,從容形成穩定的復合物,防止了面團發生老化。
另外,硬脂酰乳酸鈉,還具有強筋、持氣的作用。它與面粉里蛋白質發生強烈的相互作用,形成面筋蛋白復合物,使面筋網絡更加細致而有彈性,增強了面團的持氣性,能把更多的氣體包裹在面團內,從而使包子饅頭體積增大。
2.維生素C
在這里維生素C是食品添加劑,其作用是抗氧化劑,啥是抗氧化劑,通俗的說就是,讓包子饅頭表面不被氧化、變黃,反過來說呢,就是起到了增白的作用,其實道理跟防止鐵在空氣中暴露生銹的道理一樣。維生素C還可以使面團內部氣孔均勻分布,使大氣孔減少,小氣孔增多由于小氣孔的增多,當光線照射在包子饅頭表面時,反射光就增多,吸收的光就變少,看著就光滑,也更顯得白凈。
3.酶制劑
木聚糖酶、α-淀粉酶、脂肪酶,這些是食品添加劑中酶制劑,不同的酶制劑作用不一樣,主要是用來催化包子饅頭制作過程中的各種化學反應,從而改良包子饅頭的性能。具體是怎樣的化學反應,咱就不在這解釋,主要還是說說起到的作用。
脂肪酶可以起到增筋、乳化、增白的作用。可以增大饅頭的體積、改善饅頭的表面結構,使饅頭增白、光亮、組織細膩。
α-淀粉酶水解主要產物是糖。跟面團中加入糖的作用是有一的,加快發酵速度。
木聚糖酶可提高面筋網絡的彈性,增強面團穩定性,改善加工性能,改進饅頭瓤的結構,增大饅頭的體積。
但是酶制劑要是添加過量的話,會使面團發黏,有一種怎么蒸也蒸不熟的感覺,影響口感,這也就是為什么改良劑放多了,反而發黏的主要原因。
4.淀粉、葡萄糖氧化酶
淀粉是改良劑中最多的原料,改良劑中淀粉可以用玉米淀粉、木薯淀粉或是馬鈴薯淀粉。
淀粉的主要作用就是使包子饅頭變的松軟,體積變大。
從原理上解釋就是淀粉水解產生葡萄糖,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作用下,轉化成了某個東西(這個原理太理論,在這里就略過了),這個東西增強面團的網絡結構,提高面粉的吸水率,從而提高面團的穩定性和延伸性,是面團持氣性增強,增大包子饅頭體積,并且改善內部結構,軟化瓤心。
三、自制改良劑
看完上面的內容,很多朋友就該有疑問了:看完說的,覺得改良劑也不是很神秘了,那能不能自己配制呢?
答案是:可以!
多年前就這么想過,也做過很多實驗,也算小有成果吧,雖不能和大廠子的相比,但是也將就能用,但一般沒有能力去搞改良劑的生產(這里邊的故事其實挺多的,不是你有了配方就能搞生產的,配方并不是全部,呵呵,都是眼淚!)。現在大家都選用的天喜牌佳多美Q型,簡單省事,廠家給技術指導。
四、編后:改良劑只是錦上添花!
其實改良劑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神秘,它無外乎就是在我們原有的配方和工藝上添加了些輔助的東西,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包子饅頭而已。
所以說改良劑只是錦上添花,并不是雪中送炭,當你沒有扎實的工藝、合適的配方的時候,一味只是將改良劑作為救命稻草,那肯定是不行的。所以還是希望大家,遇到問題時還是首先要從工藝配方上找原因,不要第一時間就想到改良劑。只有這樣大家才能在不斷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真正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