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味紅油
紅油味兒是川味涼菜中比較常用的一個味型,講究的是色澤紅亮,微辣咸鮮,要想做好川味的涼菜,就要學會制作紅油,紅油可謂是川味涼菜的靈魂。
配方是以一斤即500克的菜籽油為基準,需要注意的地方請參考小貼士。
材料:
菜籽油500克、辣椒粉100克、花生(油炸)10克、白芝麻(生)25克、蔥15克、洋蔥10克、姜10克、味達蕾91#10克
香料:
八角5克、花椒1克、桂皮1克、草果1.5克、肉桂葉8克、小茴香10克、山奈1克
川味紅油做法:
1、稱量好辣椒粉,如果想要做出地道的川味紅油,那么辣椒粉一定要選用二荊條辣椒粉。
2、稱量所需要的香料,備用。
3、由于要用到酥花生仁,涼鍋涼油炒些花生仁備用,炒好后瀝油晾涼之后切成碎末備用。
4、稱量配方所需要的白芝麻和花生仁碎粒。白芝麻生的就可以了。
5、準備蔥、洋蔥、姜片備用,如果有香菜和芹菜可以各自準備一小段,由于這兩個材料在500克菜籽油中的用量非常少,幾乎體現不出來二者的風味,可以不加,家庭也不大會大批量的制作紅油,1斤菜籽油做出的紅油都能吃好久了。
6、紅油熬制好冷卻下來之后要蓋蓋子燜上兩天,所以我們要準備一個可以蓋蓋子的耐熱容器,最好是不銹鋼類的。把二荊條辣椒粉、白芝麻和花生碎放入桶中。稱量500克菜籽油。
7、菜籽油放入鍋中,開火加熱至210度后關火。
8、把蔥、洋蔥、姜片和芹菜香菜放入鍋里。熱油炸出香味。
9、蔥、洋蔥、姜片這些材料香味飄出來后就把香料全部放入鍋中。
10、待香料的香氣溢出后,就可以用漏網把香料撈出。
11、此時的油溫經過炸制已經降了下來,重新開火,把油溫再次升高到180度左右后關火。
12、用湯勺把三分之一的熱油倒入桶中,用筷子攪拌均勻,浸泡著等待鍋里的油溫下降。
13、待鍋中剩余的菜籽油油溫降至90度時,將其全部倒入上一步的桶中,攪拌均勻。待冷卻后蓋上蓋子,燜上48小時。
14、兩天后,色澤紅亮,香氣濃郁的川味紅油就做好了,接下來我們就可以做紅油雞片、麻辣雞塊、雞絲涼面、紅油肚絲這些聽起來就要流口水的菜了。
小貼士:
1、菜籽油最好能選用生菜籽油,煉制好的熟菜籽油大都經過了提純,菜籽油特有的風味已被剔除了一些。
2、辣椒粉的選用,最好能用二荊條辣椒粉,以川西壩子產的二荊條最好用,二荊條在川菜中的出鏡率非常高,其特點是色澤紅亮,具有濃郁的香氣并且辣度屬于微辣。
3、肉桂葉和平時所用的香葉有一定的區別,沒有肉桂葉的話就用香葉替代吧。
4、油溫是制作紅油的關鍵:掌握三個溫度點,210度下蔥、洋蔥和姜片炸香,接著就下所有香料炸出香味;再次升溫到180度,三分之一的菜籽油先沖入辣椒粉中;油溫將至90度時,再將剩余的菜籽油沖入桶中。
鹵油
原料:
香料(小茴香、老靈草 、八角、山柰、紅花椒 、白蔻、桂皮、孜然、白芷、砂仁 、香果、 千里香、公丁香、蓽撥 、陳皮)、小蔥、生姜、大蒜、貴州滿天星辣椒 、新一袋辣椒(根據當地口味調辣度)純菜油
制法:
1、把香料按比例調配好,用機器全部打成粗粒,備用。
2、生姜切片,小蔥切節,大蒜拍破。
3、不銹鋼桶內倒入菜油,燒至280度時,先慢慢地下姜片炸干表皮,撈起,然后慢慢地下大蒜炸干表皮撈起,再下小蔥炸香后撈出來,接著放入干辣椒節炸成棕紅色。
4、把炸好的姜蔥蒜一起放不銹鋼桶里,再放入辣椒節并摻入清水200毫升熬制,一共大約熬50分鐘(中途加3~4次水),等到把辣椒炸至酥脆時,再加入二荊條辣椒面200克,然后關火,最后用細瀝網把油瀝起來即得到油鹵油。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作者或權利人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