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松子做法

1.原輔材料
松子 50千克 食鹽 3千克
白糖 1千克 白沙 5千克
舒欣脆A 400克
2.操作要點
(1)選料將松子過第,去除雜質。
(2)第一次炒制先將白沙入鍋炒燙,然后將白砂糖加水溶化到人鍋內,待糖煙剛一冒出,即將松子放入(松子與白沙的比例為10:1)、不停地翻炒,火候要稍急,但不宜過猛,炒至松子發響,出鍋后篩去白沙。
(3)浸鹽將炒好的松子浸入鹽水中片刻,即可撈出瀝干。
(4)第二次炒制仍需將白沙炒燙、然后將浸過鹽水的松子倒入黑再炒?;鸷蛞跃?,以免炒煙。經5~6分鐘后,取幾粒松子砸開,如果肉已星象牙黃色即可高火。篩盡沙子,待松子晾涼后即為成品。
3.產品特點
松子外表光亮,無焦黑,果仁呈象牙黃色,香、成、酥、脆俱全。
4.注意事項
①炒制時的火候,第一次稍急,但不宜過猛,第二次稍緩,
②家庭少量炒制,白沙、食鹽的用量可參照上述比例。鹽水中如能加入適量的糖精,其味更佳。
③松子有一層堅硬的外殼,直接炒制不開口,食用很不方便。開口松子可從根本上解決這一間題。一定濃度的堿液在一定溫度下可使松子半纖維素層溶解,而不損壞木質化的中層細胞。但果皮上有一發芽孔,在除去外層細胞后,發芽孔就直接外露,外殼就能從發芽孔沿種臍方向開裂成為開口,于是就可以輕易把外殼分為兩半、食用非常方便。通常的做法是:
a.選松子肉飽滿、大小均勻的松子,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時間。
b.再在松子0.5倍的90℃、1.5%的氯氧化銷溶液中浸泡20~40分鐘,開口率達到99%。
c.浸泡后用水沖洗并用低濃度鹽酸液或檸檬酸液中和。
d.中和后用水沖洗,同時與水一起離心片刻,除去外皮。
e.去皮后,黏附于外皮與外殼間的堿游離出來,使pH值上升,故需進行第二次中和,然后浸泡一段時間,則完全除去堿液。否則松子有澀味。此時可加入調味物質浸泡一段時間,使松子口味更好。
f.處理后的松子可入鍋進行炒制。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