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選料
灌腸類制品選擇的原料肉,應來自健康牲畜,并經(jīng)獸醫(yī)檢驗合格的,質(zhì)量良好、新鮮的肉。凍肉需經(jīng)過充分解凍處理。
豬肉用瘦肉作肉糜、肉塊或肉丁,而脂肪則切成脂肪丁,按照不同配方標準加入瘦肉中,組成肉餡。牛肉使用瘦肉,通常斬拌成肉糜狀加入,而不用脂肪。某些腸類制品還應用各種屠宰產(chǎn)品,如肉屑、頭肉、食道、肝、腦、舌、心和胃等。
二、腌制
一般認為,在原料中加入2.5%的食鹽和25g硝酸鈉,基本能適合人們的口味,并且具有一定的保水性和貯藏性。
將豬肉切成200g左右的肉塊,加入2.5%~3%的食鹽,攪拌均勻,腌制48~72h。脂肪采用干腌法腌制72h,之后切丁。
三、絞肉
用絞肉機將肉或脂肪絞碎,在進行絞肉操作之前,檢查金屬篩板和刀刃部是否吻合。檢查結束后,要清洗絞肉機。在用絞肉機絞肉時肉溫應不高于10℃。絞肉時應根據(jù)產(chǎn)品要求選用不同孔徑的孔板。一般肉糜型產(chǎn)品選用孔眼直徑為3~5mm的孔板,肉丁產(chǎn)品選用孔眼直徑為8~10mm的孔板。
由于牛肉、豬肉及豬脂肪的嫩度不同,所以在絞肉時,要將肉分類絞碎,而不能將幾種肉混合同時絞切。在絞脂肪時應注意脂肪投入量不能太大,否則會出現(xiàn)絞肉機旋轉(zhuǎn)困難,造成脂肪熔化變成油脂,導致出油現(xiàn)象。
四、斬拌
將絞碎的原料肉置于斬拌機的料盤內(nèi),剁至糊漿狀稱為斬拌。斬拌是灌腸制品加工中的重要工序,可起到切碎、攪拌均勻的效果,使肉、脂肪、水等相互均勻混合,呈乳化狀態(tài),增加黏結力和肉餡的保水性,減少油膩感,提高嫩度。
操作程序是:在斬拌機和刀具檢查清洗之后,即進入斬拌操作。首先將瘦肉放入斬拌機中,注意肉不要集中于一處,應全面鋪開,按斬拌機料盤容量計算,以肉料占容量的1/2~3/5為宜。然后啟動攪拌機,低速斬拌0.5min;加入1/2冰屑,以及食鹽、磷酸鹽等輔料,高速斬拌1.5min;將瘦肉斬成肉糜后,加入香辛料和剩余冰屑、大豆蛋白、脂肪,低速斬拌0.5min后高速斬拌2min;再轉(zhuǎn)成低速斬拌,加入淀粉,混合均勻后即可出料,將肉餡置于料斗車中。整個過程應注意控制肉餡溫度為5~7℃,斬拌總時間為5~6min。
五、攪拌
攪拌一般在攪拌機中進行,目的是使原料肉、輔料、水相互混合,提高結著力,增加彈性。操作前要認真清洗攪拌機的葉片和攪拌槽。攪拌操作程序是:投入瘦肉→添加少量水、食鹽、磷酸鹽→添加香辛料→添加脂肪→添加水、淀粉。添加時,要盡量放到葉片的中央部位,靠葉片從內(nèi)側(cè)向外側(cè)的旋轉(zhuǎn)作用,使輔料在肉中分布均勻。攪拌時間一般為20~30min,攪拌結束時肉餡溫度保持在7~10℃為最佳。
六、充填
充填主要是將制好的肉餡裝入腸衣或容器內(nèi),成為定型的腸類制品。包括腸衣選擇、腸類制品機械操作、結扎串桿等。充填的好壞對灌制品質(zhì)量影響很大,應盡量填充均勻、飽滿,沒有氣泡。操作過程中,注意手握的松緊度要適中,過緊易爆裂,過松易有氣泡或充填不滿。充填后,應檢查腸體有無氣泡或是否充填飽滿。
七、烘烤
烘烤的作用是使肉餡的水分再蒸發(fā)掉一部分,使腸衣干燥,緊貼肉餡,并與肉餡黏合在一起,防止或減少蒸煮時腸衣的破裂。另外,烘干的腸衣容易著色,且色調(diào)均勻。烘烤溫度為65~70℃,一般烘烤40min即可。目前采用的有木柴明火、煤氣、蒸汽、遠紅外線等烘烤方法。
八、煮制
腸類制品煮制一般用方鍋,鍋內(nèi)鋪設蒸汽管,鍋的大小根據(jù)產(chǎn)量而定。煮制時先在鍋內(nèi)加水至鍋的容量的80%左右,隨即加熱至90~95℃。如放入紅曲,加以拌和后,關閉氣閥,保持水溫80℃左右,將腸制品一桿一桿地放入鍋內(nèi),排列整齊。煮制的時間因品種而異。中心溫度達到72℃時,證明已煮熟。熟后的腸制品出鍋后,用自來水噴淋掉制品上的雜物,待其冷卻后再煙熏。
九、熏制
熏制主要是賦予腸類制品以熏煙的特殊風味,增強制品的色澤,并通過脫水作用和熏煙成分的殺菌作用增強制品的保藏性。
傳統(tǒng)的煙熏方法是不完全燃燒木材或鋸木屑,煙熏時間依產(chǎn)品規(guī)格質(zhì)量要求而定。目前,許多國家采用煙熏液處理來代替煙熏工藝。
附:實用的灌腸攻略
灌制香腸配方:
麻辣香腸
豬前腿肉10斤,辣椒粉2兩(可依個人口味增減),花椒粉0.5兩(可依個人口味增減),胡椒粉1大匙,白糖2兩,鹽2.5兩,白酒2兩。
廣味香腸
鮮豬肉10斤,砂糖140克,鹽60克,雞精50克,白胡椒10克,高粱酒100毫升,米酒10毫升,姜汁80毫升。
原味香腸
豬肉10斤(切成長條狀),食鹽100克,白糖150-200克,55度以上的高度白酒200克 (分兩次加入),大蔥塊(釀制時取出),姜汁(灌腸時加入)。將原料用力攪拌、摔打,有利于更入味,腌制一晚上即可灌制。灌制后,放在陰涼處風干,10-15天后食用最佳。
五香香腸
如果想灌制五香香腸,可以在原味配方的基礎上,加老抽50克、五香粉50克。如果想灌制辣味香腸,可在五香香腸的配方中,加入優(yōu)質(zhì)辣椒粉100克或者辣椒醬300克(依個人口味加)。
肉選前肩不要五花肉
最適合灌臘香腸的豬肉部位是前肩,也叫做“前肘”,后肩或后肘也可以。瘦肥肉比例大概8:2--3:7(喜瘦選前,喜油的選后)。
不用料酒選白酒
腌肉時用酒可以去腥增香,這里面也有學問:①高度白酒:大曲酒,去腥,味道香;②南方花雕:去腥,顏色淺;③葡萄酒:香氣濃,顏色深。
調(diào)料配比最重要
灌香腸時調(diào)料的配比最重要。以10斤肉為例,需要1.5-1.7兩鹽,白糖4-5兩,高度白酒4-5兩,其他的蔥油、蔥姜液和五香面根據(jù)自己的口味和需要添加即可。
盡量灌得粗一點
肉一定要灌緊,不要粗細不勻,盡量灌得粗一點,這樣風干之后也不會很細,香腸灌太細肉里面的水分就會干得特別快,口感會不好,所以這也是建議大家不要灌得過分瘦的原因。
灌的時候差不多十五厘米用棉線系一下,繩子打結不要間隔太長,避免晾的時候繩子和腸衣不受力繃開斷掉。
通風處風干或煙熏
倘若你是喜歡吃風干的香腸,你必須知道風干香腸很講究天氣,最適的日子是氣溫在15℃以下,濕度在60%以下的晴天。最好掛在北面通風處,不要讓太陽直射臘腸表面。
喜歡吃煙熏香腸的注意了,建議煙熏時要用新鮮柏樹枝點燃,然后把明火撲熄,剩星火點點,這時新鮮的柏樹枝還有一些水分,就會產(chǎn)生很大的煙,用那個煙熏出來的香腸,味道簡直不擺了。熏完之后把香腸放涼,美味就大功告成。
附:腸類制品加工過程中的質(zhì)量問題剖析,希望對您
有所幫助!
一、外部形態(tài)常見質(zhì)量問題
1. 腸衣破裂
腸衣破裂的原因可歸納為三方面。
1)腸衣方面, 如果腸衣本身有不同程度的腐敗變質(zhì), 腸壁就會厚薄不均, 松弛、脆弱、抗破力差。有鹽蝕的腸衣, 腸衣收縮失去彈力, 用這一類的腸衣灌腸會出現(xiàn)破裂現(xiàn)象 。
2)肉餡方面, 肉餡水分較高者, 在迅速加熱時, 肉餡膨脹也會將腸衣脹裂 。
3)工藝方面, 如果腸子粗細不一, 同鍋蒸煮時, 粗腸易裂;如果灌腸松緊不一, 灌得過緊, 蒸煮時也易裂;熱烘時火力太大, 溫度過高,就會聽到腸衣破裂的劈啪聲; 熱烘時間太短, 沒有烘到一定程度, 腸衣蛋白質(zhì)沒有完全凝固就下鍋蒸煮時, 腸在經(jīng)不住內(nèi)餡膨脹的壓力, 也會造成破裂。因此, 蒸煮時要注意不能開足蒸汽, 以免局部溫度過高造成腸衣破裂 。另外, 翻腸時也要小心輕放, 防止撞裂碰斷。
2. 外表起破皮
煙熏火力大 、溫度高或者腸子下端離火堆太近, 都會使腸子下端起硬皮,嚴重時會起殼,造成腸餡分離 ( 撕掉起殼的腸衣后可見肉餡已被烤成黃色 ) 。
3. 色澤較暗
灌腸外表的色澤產(chǎn)生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煙氣中的酚醛類 ( 特別是甲醛和酚)聚合生成的樹脂沉積;二是煙熏時肉餡中脂肪向外滲出。因此煙熏時溫度不夠或者熏煙的質(zhì)量較差,以及熏后吸潮的灌腸都會使腸衣光澤差 。另外腸衣的直徑相差太大, 同鍋蒸煮時較粗的腸不易煮熟, 其色澤暗而發(fā)次 。還有一種用不新鮮的肉餡灌制的灌腸, 外表色澤也不鮮。 灌腸在包裝前用液體石蠟涂裹一層可使產(chǎn)品光澤鮮艷。
4. 顏色深淺不一
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除水煮染色的差異以外, 與煙熏也有關系 。煙熏時溫度高, 顏色淡; 溫度低, 顏色深。腸衣外表干燥時, 色澤較淡, 腸身外表潮濕時, 煙氣成分溶于水中, 色澤會加深。如煙熏時腸身搭在一起, 黏連處則色談。
5. 腸身松軟無彈力
一種原因是原料在預冷腌制的過程中,被細菌污染及變質(zhì), 灌腸的局部以至全部會產(chǎn)氣 、發(fā)渣。
第二種原因是煮得不熟, 這種腸不僅腸身松軟無彈力, 在氣溫高時還會產(chǎn)酸、氣、發(fā)胖、不能食用。
第三種原因是肌肉中的蛋白質(zhì)凝聚得不好, 也就是某種因素影響了餡的乳化性能。
影響腸餡乳化性能的因素有三種:
1)在鹽腌或工藝操作過程中, 溫度較高時會使蛋白質(zhì)發(fā)生變性, 破壞蛋白質(zhì)的膠體狀態(tài), 影響肉餡的保水能力, 造成游離水分外流, 腸餡發(fā)渣;
2)機械攪拌不充分時, 肌球蛋白釋出不完全, 肉餡就會出現(xiàn)濕表面;
3)腌制不透,蛋白質(zhì)中的肌球蛋白,沒有全部從凝膠狀態(tài)轉(zhuǎn)變成黏著力強的溶膠狀態(tài), 影響肉餡的吸水力。
6. 外表無皺紋
腸衣外表的皺紋是由于熏制時腸餡水分減少, 腸衣干縮而產(chǎn)生的。皺紋的產(chǎn)生與灌腸本身質(zhì)量及煙熏工藝有關。腸身松軟無彈力的腸子, 到成品時, 外觀一般皺紋不好。腸子直徑粗,顯得很飽脹,腸餡水分過大, 會影響皺紋的產(chǎn)生。木柴潮濕, 煙氣中濕度大, 溫度上不來, 或者煙熏程度不夠, 也會導致熏烤后沒有皺紋。
二、切面常見質(zhì)量問題
灌腸切面正常的指標是切面堅實而濕潤, 肉呈均勻的薔薇紅色, 氣孔少見。常見的質(zhì)量問題如下。
1. 色澤發(fā)黃
切面色澤發(fā)黃, 要看是切開來時就黃還是逐漸變黃的。如果剛切開時切面呈均勻的薔薇紅色, 而露置于空氣中逐漸褪色而變成黃色, 那是正?,F(xiàn)象。這種緩慢的褪色,是由于粉紅色的氧化氮肌紅蛋白在可見光及氧的作用下, 逐漸氧化成高鐵血色素而使切面褪色發(fā)黃。
如果切開后能避免細菌和可見光及氧的影響, 則可防止氧化褪色。將切腸浸在維生素C的稀溶液中,也可防止氧化褪色。另一種是切開后切面呈紅色但淡而不勻, 而且極易發(fā)生褪色。這是由于亞硝酸鹽用量不足造成的。
還有一種現(xiàn)象, 就是雖用了發(fā)色劑, 但肉餡根本沒有變成薔薇紅色。其原因一是原料的新鮮程度不好, 脂肪已氧化, 則會產(chǎn)生有機過氧化物, 使肉腸呈色效果不好;二是肉餡的 pH 值過高, 亞硝酸鹽不能分解產(chǎn)生一氧化氮, 也就不會產(chǎn)生紅色的一氧化氮肌紅蛋白。
2. 氣孔多
切面氣孔多, 不僅影響彈性和美觀, 而且氣孔周圍色澤發(fā)黃發(fā)灰。這種情況是由于腸餡中混進了空氣而造成的??諝庵械难跏沟靡谎趸〖t蛋白氧化褪色。因此,灌腸時最好使用真空拌和機和真空灌腸機 。
用真空灌腸機時, 一般要先開啟真空泵, 使機器達到規(guī)定的真空度后[350~400mmHg (lmmHg=133.322Pa) 以上 ] 再開機 。肉餡要以整團形成摔入儲餡筒。裝餡時應該堅實些, 否則一經(jīng)懸掛、烘烤等過程, 肉餡下沉, 也會造成上部發(fā)空。 如果使用活塞式灌腸機, 務必使肉餡裝緊裝實, 盡量少留空隙, 以免灌腸時出現(xiàn)空洞、氣孔。裝餡時用雙手將肉餡團成一團, 高舉猛擲, 如此反復加滿為止,以減少空隙。
3. 切面不堅實,不濕潤
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腸身松軟無彈力。其他如加水不足, 制品少汁, 質(zhì)粗;絞肉機刀面裝得過緊、過松、不平以及刀刃不鋒利等, 都會引起機械發(fā)熱而使絞肉受熱, 影響品質(zhì)。另外脂肪絞碎過細, 熱處理易于融化, 也影響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