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預制:
1、炒雞:宰殺治凈的散養土雞10只(凈重約1500克),沖去血水,剁成小塊,汆水瀝干。另起鍋放花生油燒至五成熱,下入姜片、蒜瓣(拍破)各40克、小茴香、蒔蘿籽各20克爆香,下入雞塊中火炒制10分鐘,待皮肉金黃、水分將干,放入干辣椒段30克,淋陳醋300克、老抽30克,翻炒至雞塊上色、醋汁全部被吸收,盛出備用。
2、調醬湯:鍋入底油燒至五成熱,下入農家煎餅醬700克、辣妹子醬100克小火炒香,沖入高湯20斤,加陳醋250克、醬油100克、鹽40克、味精、雞粉各30克、白糖20克攪勻,大火燒開后關火即成。
走菜流程:
1、取一口生鐵鍋,底部平鋪一層洋蔥絲,再墊入提前過油的輔料(土豆塊、胡蘿卜塊各100克、山藥塊80克),之后鋪上炒過的雞塊750克,澆入醬湯500克,加蓋后中火燜10分鐘。
2、將被水泡透的面劑子取出,放在手掌上,用另一只手將其拍扁并搓成橢圓形面餅,貼在鍋邊,加蓋再燜3分鐘,開蓋撒香蔥碎10克,加蓋后直接將鐵鍋端出走菜。
面劑子的制作:中筋面粉10斤放入盆中,加老面2斤半、鹽40克,分次倒入清水5斤6兩,充分攪拌至均勻,蓋上濕布靜置發酵15分鐘。取面團400克,分成8個劑子,放入清水中浸泡。
將劑子拍扁并搓成橢圓形面餅。
面餅貼在鍋邊,加蓋中火燜3分鐘。
技術關鍵:
1、炒雞時加入陳醋,可軟化肉質,使原料在燉制時更易離骨,且帶有淡淡酸香。
2、煎餅醬為山東沂蒙地區的一種特色成品醬料,多在夏天制作,以煎餅、黃豆、花椒等為原料,混合蒸熟后放在陽光下曝曬,之后加面粉拌勻,再入缸自然發酵兩個月,成品顏色類似黃豆醬,但卻比其多了一股麻香,去腥解膩的效果極棒。
3、用清水浸泡面團可使其變軟,入鍋制熟后口感不會過硬,且更容易吸收鍋中的湯汁。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作者或權利人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