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藥豆腐怎么做?山藥豆腐商業配方工藝,山藥豆腐制作技巧,山藥豆腐做法:
配方:大豆500克,豆功夫D2克。
工藝:山藥泥的制備挑選直順、無霉的山藥,用清水洗去表面的泥土、灰塵等雜物。利用不銹鋼刀輕輕削去山藥表皮,切成小塊,再向其中添加0.1%的抗壞血酸護色,攪拌混勻、以保持山藥色澤,防止褐變,然后將山藥塊放入高速組織搞碎機中打碎成泥。大豆挑選、洗滌挑選無蟲蛀、無霉變、粒大皮薄、粒飽滿的大豆,用水沖洗幾次,以去除豆粒上附著的灰塵等雜物。浸泡在20℃~30℃水溫下浸泡10~13小時,使大豆膨脹松軟,充分吸水,并每隔20~30分鐘換水1次,要防止其發芽,降低營養成分。浸泡要有足夠的水量,大豆吸水后重量為浸泡前的2~2.5倍。磨漿、過濾、煮漿、冷卻浸泡好的大豆用水沖洗幾次,以除去漂浮的豆皮和雜質等。加干豆5倍的水磨漿,即可制得濃度為115的豆漿。使用自動分離磨漿機,磨漿、過濾同時完成。過濾后加入豆功夫D攪拌均勻,在98℃~100℃的溫度下煮沸5分鐘,然后冷卻到30℃以下。加山函觀、濕合在豆漿中加入山藥泥,豆漿和山藥泥的具體比例為1012~3.充分攪拌混合后再經過膠體磨處理,以使其混合均勻一致。點漿按豆漿量0.24%~0.27%的比例稱取葡萄糖酸內酯,用蒸餾水溶解后加入豆漿中混合均勻。加熱并于90℃保溫30分鐘。保溫、凝固、冷卻、定型保溫凝固的豆腐取出后立即放入冷水中快速降溫,冷卻成型。感官指標成品呈光亮白色;塊狀,質地細嫩,彈性好;具有純正的豆香味和山藥味;無肉眼可見外來雜質:理化指標含水量≤90%,蛋白質含量≥4%,砷(以As計)≤0.5毫克/千克,鉛(以Pb計)≤0.1毫克/千克。微生物指標菌落總數≤50000個/克,大腸菌群≤70個/克,致病菌不得檢出。
注意事項:豆腐的理想保存溫度介于5°C至8°C之間,有助于維持豆腐的新鮮度和口感,防止過早變質。豆腐對濕度的要求較高,最適宜的濕度范圍為70%~80%。濕度過低可能導致豆腐干燥,影響口感;濕度過高則容易滋生細菌,加速豆腐的變質。良好的通風有助于降低豆腐的水分含量,從而延長其保質期。
如果以上[山藥豆腐做法]達不到你的要求或不符合你的生產配方工藝,你還可以點擊以下鏈接,查看更多關于山藥豆腐制作、配方工藝、經驗妙招、做法和注意事項,點擊這里鏈接
另外,你還可以在線觀看關于[山藥豆腐視頻教程]、[完整山藥豆腐制作過程視頻]、[教你制作山藥豆腐視頻]、[山藥豆腐制作技巧視頻]、[我想看制作山藥豆腐視頻,有嗎、好嗎、請推薦給我鏈接]、[山藥豆腐商業生產、制作、操作視頻鏈接]等視頻鏈接地址點這里、在線觀看制作山藥豆腐視頻的方法地址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作者或權利人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