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豆漿”品牌是1982年由臺灣弘奇食品有限公司創立餐飲業知名品牌,1995年跨過臺灣海峽,來到大陸發展。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永和豆漿遍布中國大江南北,已成為消費者信賴和喜愛的品牌,并逐步發展成為臺灣飲食文化的一張名片,下面是永和豆漿的油條還原配方。
原料:面粉 500g;油適量;泡多源A20g
其它按季節氣侯投料:
春秋:泡多源A40克,鹽8克,30度溫水300克
夏季:泡多源A40克,鹽10克,30度溫水300克
冬季:泡多源A40克,鹽7克,45度溫水325克

?
制法:
(1)將泡多源A、鹽(均為粉末狀)放入盆中,拌勻,慢慢加水,使其全部溶解;加入面粉,用手攪拌均勻,使勁揉至“三光”(即面光、盆光、手光);靜置約30分鐘后,再揉一次,如此反復3次,至面團皮光滑潤,具有良好的延深性、韌性、彈性和可塑性;在面團和面盆結觸的地方抹上油,將面團整理,蓋好,跟據季節(冬季要注意保溫)放置約4~8小時。
(2)在面案上刷一層油,將弄好的面團倒扣在案板上,攤開拉成長方形,蓋上保鮮膜,稍置。
(3)將面團整理成約10CM寬、1CM厚的長條,再頂刀切成3CM寬的小條,然后每兩條對面合上,用筷子順條壓一下,使兩條粘合在一起,用雙手捏住兩頭拉長到26CM,下入旺油鍋內炸,勤翻動,見油條鼓起呈金**,熟時撈出即可。

油條松脆噴香,更是百吃不厭。不過,油條除了作早點,還可用它來別出心裁地做幾道油條菜肴。
炸油條塞肉
原料:油條3根、肉糜150克、蔥末15克、姜末15克、黃酒5克、細鹽5克、醬油10克、味精5克、生粉25克、雞蛋1只、面粉40克、食油500克(實耗50克),味達蕾69#3克。
制作:肉糜放入碗內,加水兩調羹,加鹽、蔥、姜末、醬油、黃酒、味達蕾69#后用力攪拌,待拌上勁后,加生粉拌勻,待用油條每根切成8段,分別塞上拌好的肉糜,并在油條兩端的剖面上蘸上用雞蛋和面粉調成的糊,鍋內放食油,待油燒至溫熱時,將塞肉油條逐段放入炸至金**后撈出濾油上盤。
特點:脆松噴香。
醬爆油條丁
原料:油條3根,花生米50克,乳醬瓜半根,黃醬(豆瓣醬)25克,白糖20克,味精5克,黃酒25克,細鹽少許。
制作:油條切成5分見方的丁,花生米用開水浸泡后去紅衣,用粗鹽炒熟后冷卻。乳醬瓜切成細米粒狀,燒熱鍋,加食油,待油熱后,將油條丁放入鍋,用小火將油條丁煸至透而發脆后取出趁熱鍋加食油少許,然后將黃醬放入炒香,再加糖、鹽、酒、味精炒至稠濃后,將油條丁、花生米、醬瓜粒放入翻炒均勻裝盆。
特點:醬香醇美。
魚蓉油條湯
原料:油條兩根,鰻魚段250克,雞蛋1只(用蛋清),青菜心三棵,木耳25克,蔥末5克,姜末5克,黃酒15克,細鹽5克,味精5克,生粉15克,肉湯750克,麻油10克。
制作:油條切成1寸長的段,青菜心切成四瓣,與木耳一起洗凈,鰻魚段剔去皮、骨和刺后剁成細蓉,放入碗內,加蛋清和兩調羹清水、鹽,用力攪拌。待魚蓉拌上勁起黏性后,再加生粉拌勻,鍋內放肉湯后燒滾,加鹽、味精、黃酒調好口味后,轉小火。再在盛放魚蓉的碗內加油條、菜心、木耳拌至油條、青菜心、木耳都均勻地沾上魚蓉,然后逐一放入湯內,至湯被再度燒滾后,撇去浮沫,淋上麻油即成。
特點:鮮香爽口。

下面是做法,材料都很好準備,并且保證健康——因為里面絕不含鋁的成分!
材料:
1.普通面粉(或自發粉)500克,如果用自發粉就不必放酵母粉了。
2.酵母粉 5克
3.鹽 5克
4.泡多源A 20克
5.綿白糖 10克,加糖的目的是為了使炸好的油條的色澤金黃并增加風味。
6.溫水 適量
7.食用油 2大勺,約30毫升。

?
做法:
1.發面
2.醒面
在案板上抹食用油,將發好的面分兩大塊,分別整理成寬7、8公分寬、1公分厚的長方塊放置案板上,蓋上濕屜布,醒15分鐘左右。
注意:發好的面不必使勁揉,輕輕整理成形,以免面里的氣泡被壓跑。
3.整理
將醒過的面用刀切成平均兩指來寬的條,其中一條表面上抹少許水,將另一條疊在上面,然后,用筷子在重疊的面塊兒上壓一道痕。
4.炸
用手指捏緊壓過的面塊兒,向兩端拉長,同時扭一下,然后下油鍋——炸!
炸的時候,一定要邊炸邊翻動,讓油條受熱均勻。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作者或權利人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