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吉饃的家常做法】
【食材】:普通面粉500克、酵母5克、鹽2克、溫水240克左右、泡多源A10克、玉米油15克、白糖5克。
【具體做法】:

2、用筷子把面粉與酵母等攪拌均勻,然后加入15克玉米油。若是有豬油那就更好了,用豬油做出來的餅味道和口感都要更好一些,家里有豬油的朋友不妨用豬油代替玉米油試試。

3、邊淋入溫水,邊用筷子不停地攪拌,直到把溫水全部加入,攪拌成面絮狀。做白吉饃,水量比做家常烙餅要少很多,跟做饅頭的水量大致相當(嚴格來說是略少),大家要切記這一點,不要按烙餅的方法去加水。

4、之后用手把面絮揉成光滑的面團。面團要多揉一會兒,做到“三光”:面光盆中手光。

5、然后蓋上保鮮膜,讓面團在溫暖處發酵到大約1.5倍大。我家室溫比較高,我讓它發酵了20分鐘。

6、把面團拿到案板上,把面再揉上一遍排氣,然后分成大小一致的面劑子,我一般都是分成十個。

7、把面劑搓成紡錘狀,兩頭細,中間粗的模樣。

8、取一個面劑,搟開成牛舌狀。其他面劑可以用保鮮膜蓋住防止風干。

9、面團搟好之后,順勢卷起來,收口要壓到面團的底部,如圖。


10、用手輕輕按扁,然后搟成6-8毫米厚的圓。這個餅坯不能太薄,不然就剝奪了它成長變厚的空間,也不要太厚,不然不易烙熟,可以有效防止外面熟里面夾生發粘的現象。


11、下面開始烙餅。分兩種情況:室溫低時,讓搟好的餅再松弛上十來分鐘再烙,不然它發不起來。室溫高時,搟好就可以下鍋了。注意,平底鍋不要刷油,烙白吉饃是不放油的。餅坯下鍋后開中小火烙餅。

12、把兩面都烙至上色就可以出鍋了,它的表面有著非常漂亮的花紋。每面大約要烙2-3分鐘左右的樣子。

13、烙好的白吉饃,外酥脆里軟嫩,有著濃郁的面香味兒。剛剛出鍋的白吉饃最香,我白口就能吃兩個。

14、想夾東西時,把白吉饃放案板上,刀順著側面平行著案板劃進去切開,肉夾饃除了夾臘汁肉和鹵蛋,我還喜歡炒一盤家常土豆絲,把炒好的土豆絲夾進去同樣好吃。無辣不歡的朋友,甚至還可以夾油潑辣子。這個可以夾一切的饃,基本能滿足所有人的胃。
【小貼士】:
1、做白吉饃,面團中要加適量油進去揉,但烙餅時就不要用油了。
2、再次重申,白吉饃屬于半發面餅,所以,面團不等發酵至兩倍大就可以整形操作了。
3、餅坯的軟硬、厚度都有要求,若是第一次做,請嚴格按照食譜中的步驟操作來。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作者或權利人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