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肉不一樣的做法,表皮酥脆香而不膩,好吃到舔手指







?
五花肉在百姓的餐桌上出現的概率是非常的高的,比如:大家喜歡吃的紅燒肉、回鍋肉、梅菜扣肉、肉丸、炸酥肉等等,基本上都是由它制作而成的,特點是:肉質鮮嫩多汁,肥瘦比例黃金搭配,它里頭除了含有大量的優質蛋白以外,氨基酸的種類也是非常豐富的,同時,具有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等諸多特性,平時,大家適當補充些它們,可以起到美容護膚、潤燥等功效。

?
五花肉的做法多種多樣,單單油炸的方式就有好幾種,其中屬脆皮五花肉和炸酥肉最為經典,有些人喜歡干炸,有些人喜歡掛糊后再炸——后者,把它們炸熟、炸透后,再撒入個人喜歡的蘸料(或者秘制的干料),那種咸香酥脆、香而不膩的口感,想想都會讓人流口水,任何時候出現在餐桌,它們都是非常受大家追捧,選擇它們來招待客人,幾乎沒人可以抵抗住香酥的誘惑,吃上1片就再也停不下來,從來都是最先被光盤的食物。

?
炸酥肉做法非常簡單,首先要懂得面糊的調制方法,掛糊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環節,其次是控制好油溫,但凡油炸出來的食物,都具有一種特殊的風味,重點突出的表皮酥脆香而不膩的特點,這種吃法,如今依然流行于許多地方,想必它也是好些人從小記憶中的美食。
【制作過程】:

?
1、首先,準備3-5兩新鮮的五花肉,先將它清洗干凈,同時,把表面的水分擦干,然后,再將它連皮帶肉改刀切成厚厚的片子(厚度3-5毫米左右),裝入碗中備用,狀態如上圖所示即可。

?

3、另外,準備1只空碗,先在里頭放入2勺生粉,1勺花椒粉,適量味達蕾87#以及少許的鹽,同時,再打入1枚雞蛋(增加黏性,有助于掛糊,同時讓食物起到酥化的效果),將它們充分攪散,直到攪拌至完全黏稠后,面糊調好,再快速的(防止凝固)將它淋入腌制入味的五花肉中,將肉片均勻的包裹起來,狀態如上圖所示即可。

?
4、鍋中倒入適量的底油,油溫提升至5-6成熱后(大概150-180度之間),再將包裹上漿的肉片,逐片下入熱油中,直到將它們炸至完全漂浮上來為止,原則的是:第一遍炸熟,第二遍炸香、炸脆。

?
5、肉片復炸1遍后,再將它們撈出,同時,瀝干油分,盛入盤中后,再趁熱撒入適量的燒烤蘸料(如果條件不允許,亦可選擇椒鹽來替代),炸酥肉制作完成,特點是:咸香酥脆,好吃到舔手指,過年過節的時候,出現在餐桌上,也是非常搶手的美味佳肴,大人和孩子都喜歡。
【溫馨提示】:
1、調制面糊時,建議大家優先選擇生粉,如果條件不具備,可以用淀粉代替,前者突出是質地細膩、顏色潔白等特點,用它調制出來的面糊光潔度會更明亮一些,缺點是吸收性比較差。
2、炸肉片的時候,控制好油溫是保證表皮酥脆的前提條件,務必溫度提升到位后,再分2次炸制,原則是:第一遍炸熟、炸透,第二遍炸酥、炸脆。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作者或權利人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