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蝎子
原料:
精選羊蝎子1500克(羊蝎子一定要選內蒙古以西的小綿羊),五色蔬菜(如白菜、豆腐、木耳、油菜、胡蘿卜等)各100克,鯽魚1條(重約1千克)。
調料:
鹽20克,雞精50克,料酒150克,老抽50克,胡椒粉3克,蔥、姜各30克,香料包(花椒25克,辣椒30克,白胡椒粒50克,當歸5克,豆瓣50克,陳皮8克,甘草10克,草果、砂仁、八角各5克,小茴香4克,山奈3克),大棗、枸杞各10克,雞湯1千克。
制作方法:
(1)羊蝎子剁成7厘米長的段,用清水浸泡3小時,撈出放入沸水中大火汆3分鐘,撈出控水備用;鯽魚宰殺,去鱗去內臟后洗凈備用。
(2)取一不銹鋼鍋,加入清水7.5千克、羊蝎子段大火燒開,放入料酒、老抽、香料包、蔥、姜小火燒開,打去浮沫改小火燉30分鐘,加雞精30克調勻后再燉5分鐘離火,撈出香料包.
(3)將羊蝎子取出放在火鍋的外圈內,將雞湯放入火鍋內加鹽、胡椒粉、大棗、枸杞、雞精20克調勻后上桌,上桌后桌下點酒精爐,將鯽魚放入火鍋內蓋上蓋子小火加熱,跟五色蔬菜涮食。
北京羊蝎子火鍋正規配方及制作工藝
介紹:羊蝎子其實就是對羊脊椎骨的稱呼,并不是火鍋中加了蝎子,而是用羊脊椎骨再加上羊的其它骨頭一起熬出來的湯,制作并不復雜,關鍵在于如何吊湯。羊脊椎骨需整根,羊的其它骨頭需斬斷。
原料:
羊脊椎骨6根(約10千克),花椒450克,白蘿卜500克、胡蘿卜200克,味達蕾70#12克、鹽40克、味精15克、雞精10克、胡椒粉5克,調味滋補料包1個。
調味滋補料包配方:
大棗6枚、黨參3根(約6克)、泡好枸杞6克、蔥白段15克、去皮姜片10克,白芷1克。
制作方法:
(1)選料:
羊蝎子應選用一年內的綿羊脊椎骨,而且要求上面要帶一定量的羊肉。最好選用新鮮的、五速凍過的。其次,還要用一些其他羊臀頭瑞且骨頭砸斷后要有骨髓,這些都不可忽視。
(2)吊湯:
以35千克的水為例,需用羊脊椎骨6根(約10千克),每根長約50厘米,用刀剁成兩段。先將其用沸水汆透,用細鐵絲捆起來(主要是便于撈出)。羊骨頭汆透后,用刀剁成小段,使骨頭的骨髓能夠露出來,其它羊骨頭的用量約互千克。450克花椒,用加有白酒的清水浸泡30分鐘,撈出裝入潔凈的紗布中包裹起來。洗凈的白蘿卜500克、胡蘿卜200克都切小塊,也用紗布包起來。鹵桶底部墊入竹算子,上放花椒包,再放竹算子,依次放羊碎骨,捆好的脊推骨,注人35千克清水,大火燒45分鐘.待羊椎骨六成熟時,撈出來,用中火繼續熬1。5小時至湯色濃白,撈出羊碎骨及紗布包,此時湯剩約21千克左右。
(3)火鍋的調配:
用容量4千克的火鍋盆,加調味滋補料包1個,鹽40克、味精15克、雞精10克、胡椒粉5克、注入吊好的湯,取一根煮好的脊椎骨,用刀順椎骨縫切成小節,放入火鍋盆,燒開后上桌,上桌時可跟泡好的粉絲、白菜葉、凍豆腐、鴨血、豆腐各一盤,將鍋中的羊椎骨食完后即可涮食青菜之類的原料。
(4)同時可根據本地飲食習慣,將湯調制成川式紅湯。方法是:在調配好的火鍋中加入老油及辛辣料、麻椒等,即可成為紅湯羊蝎子火鍋。在此基礎上也可隨帶紅油、蒜泥、麻醬、乳香汁等味碟。食完羊蝎子還可以測時令蔬菜、小肥羊片、肥牛及主食等。
諸葛烤魚
配方
原料:魚一斤半左右,芹菜節15克,黃瓜15克,香菜紅椒絲香蔥絲各5克。
調料:干辣椒100客,干花椒15客,郫縣豆瓣100克,老油200克,味精雞精各10克,料酒10克,鹽5克,鮮香雞膏(雞肉味濃,濃縮性強,不可多用,至多10克)10克,白湯克,永川豆10克,姜蒜米各15克,孜然20克,鮮湯250克。
制作方法:一魚殺后去鱗從背部開刀去內臟洗干凈,打一字花刀,加料酒鹽味精各5克淹10分鐘
二:魚上烤架烤10分鐘到九成熟,刷一層老油(可根據實際操作情況改變刷油的次數,一般掌握在兩次最好,第一次在魚烤到5到6成熟時刷,第二次在即將烤熟時刷,這樣可以保證油的香味充分進入魚肉中),撒孜然粉再上烤架稍微烤1分鐘,裝入墊有洋蔥絲的不銹鋼盤備用
三:炒鍋放混合油(豬油和植物油各一半)一兩,下姜蒜豆瓣醬永川豆中火炒香加剩余的老油,鮮香雞膏,鮮湯,再下入雞精白糖調味,最后下芹菜節黃瓜節大火燒開倒在裝魚的盆中。
四:另起鍋放混合油30克,燒到五成熱下干辣椒干花椒中火炒香,淋在魚上加香蔥絲香菜紅椒絲點綴即可
提示:
做這類菜需要注意烤的火候不要太旺(用特制烤架,以木炭做燃料),火苗保持在微微發黃光即可,太旺會把原料烤糊;而且整個烤制過程要不斷翻動原料,使之均勻受熱。
老油是這類烤菜最關鍵的調味料,下面是老油的配方:
原料:菜油2500克,牛油1000克,色拉油2000克,雞油1000克,干辣椒250克,青花椒50克,豬油1500克,郫縣豆瓣1500克,生姜100克,醪糟汁500克,八角100克,山奈50克,桂皮50克,小茴香50克,草果25克,紫草25克,香葉10克,香草10克,公丁香5克。
制法:1、菜油,色拉油,雞油分別煉熟(煉熟后再使用口味更香);牛油切成小塊;郫縣豆瓣剁細;干辣椒入沸水鍋中煮約2分鐘后,撈出絞成蓉即成糍粑辣椒;生姜拍破;大蒜去皮剝成瓣;大蔥挽結;冰糖敲碎;八角,山奈,桂皮掰成小塊;果草拍破。
2、炒鍋置中火上倒入菜油,色拉油,雞油燒熟,放入牛油熬化,投入生姜,蒜瓣,蔥爆香,接著下入郫縣豆瓣,糍粑辣椒,青花椒,轉用微火慢慢炒約1-1.5小時,至豆瓣水氣炒干,香氣四溢且辣椒微微發白時,撿出鍋中蔥不用。
3、隨即下入八角,山奈,桂皮,小茴香,草果,紫草,香葉,香草,公丁香,繼續用小火炒約15-20分鐘,至鍋中香料色澤變深時,下入冰糖,醪糟汁,用小火慢慢熬至醪糟汁中的水分完全蒸發(即沒有水蒸氣時)。這時將鍋端離火口,加蓋焐至鍋中原料冷卻,面上浮的一層油即是老油。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作者或權利人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