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制品調香中的一般法則
調香包含兩個方面:賦香、提香。提香(突出本香)就是去腥、提香,即去除原料的腥臭等異味以及植物蛋白的本身不良的氣味,發掘出肉類原料本身的香味;賦香:就是賦予產品一種風味。賦香是外因,提香是內因,調香應內外兼顧。
1、提香(突出本香):去腥臭、提香、發掘出肉類原料本身的潛力。
一般來說,無論豬、雞或牛肉在生狀態下都有腥的味道,肥膘或脂肪都有膩的味道,另外,肉灌制品80~95℃低溫蒸煮,肉的根基香味沒有反應出來,并且,腸體外都有一層腸衣包裹,肉的腥、膩、臭味散發不出來。
能起到很好增香作用的原料是香精和天然香辛料同時使用,在這一點上,很多廠家存在誤區。例如,有些廠家只在產品中使用香精(賦香原料)而不使用香辛料,香精只有賦香而沒有卻除腥、膩、臭的功效,有些廠家只使用香辛料,雖去除腥,但提香效果很差。
香辛料的種類很多,大茴香、胡椒、花椒、肉桂、丁香、辣椒、姜、大蒜等體現各種風味的香辛料:
去腥臭:白芷、桂皮、良姜
芳香味:肉桂、月桂、丁香、肉豆蔻、眾香子
香甜味:香葉、月桂、桂皮、茴香
辛辣味:大蒜、蔥、洋蔥、鮮姜、辣椒、胡椒、花椒
甘香味:百里香、甘草、茴香、葛縷子、枯茗
2、賦香:就是賦予產品一種風味,原料有天然香辛料、香料、骨髓精膏。
一般肉制品的調香分三步做:
1)去腥臭:因為各種原料肉都有腥臭味,如果不徹底去除或遮蓋的話,它會直接影響產品的口味或出現腥臭味。
2)調頭香:所謂的頭香就是產品切開后,表現出來的香氣是否純正誘人。
3)調口香和留香:所謂口香是入口之后是肉的天然風味和香氣,所謂留香是產品咽下之后留下的余香。
去腥臭:0.1-0.2%(天然香辛料)
頭香: 0.1-0.2%(如BCF-101、BCF-301)
尾香、留香:0.2-0.4%(豬肉膏、牛肉膏、雞肉膏)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作者或權利人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