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最有名的是湘西臘肉。生活在湘西的土家族和苗族人自古至今便有熏制臘肉的習俗,且制作臘肉有其獨特的工藝和手法。每年一到冬至,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做臘肉(下水鮮吃,正肉、豬頭、豬腳、豬肝、豬肚、豬心、豬肺、豬舌、豬耳等全部用于做臘肉)。在湘西土家山區的農家堂屋中間,家家都有一個冬季不熄的大火塘。火塘里任何時候都架著一個個很大的樹蔸或樹樁在燃燒,火塘上面則有一個能夠升降的大鐵鉤,懸掛著鼎鍋或水壺,用于煮飯燒水。把腌好晾干的肉條掛在火塘上面高高的屋梁上,利用火塘上升的青煙自然地去熏制肉條。由于這樣的煙熏過程時間長,緩慢而充分,加之燃燒的樹蔸或樹樁不少都有特殊的香味,故這樣熏制出的臘肉雖其貌不揚,但其口味咸香,油而不膩,嚼在口里滿嘴生津,齒頰留香而深受消費者的青睞。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作者或權利人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