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料:羊肉40斤,羊肚、羊腸各8斤,羊心、羊肝、羊肺、羊頭皮各4斤。
工具:電熱燉捅,一次可熬湯250斤。
香料包:陳皮、白胡椒粒各25克,干辣椒段20克,小茴香15克,桂皮8克,白蔻7顆,香葉5片,八角3個,沙姜、丁香各2顆。
食材的初加工:
1、羊骨用刀背敲斷,羊肉改刀成5斤左右的大塊,分別放入細流水下沖6小時去掉血污,撈出瀝干,將羊骨汆水備用。
2、羊心從中剖開;羊腸加白醋、鹽搓去異味;羊肚切開,加面粉、蔥姜搓洗干凈;羊肝、羊肺、羊頭皮洗凈。將這些羊雜分別放入盆中,沖水6小時待用。
3、鯽魚宰殺治凈,炒鍋滑透,放入羊油150克燒至六成熱,下入鯽魚小火兩面煎黃,撈出瀝油,包入紗布中。
制作方法:
(1)將汆過水的羊骨墊入桶底,投入香料包,上面依次擺進裹好紗布的煎鯽魚,以及羊肚、羊腸、羊肉,添入清水150斤,大火燒開撇去浮沫,煮60分鐘至羊肉成熟,撈起晾涼,切成薄片;再煮30分鐘,羊肚、羊腸也已成熟,撈起晾涼,羊肚切粗絲,羊腸改節段。
(2)鍋中再依次放入羊頭皮、羊心、羊肺、羊肝,大火燒開打去浮沫,煮15分鐘后撈出羊肝,改刀成片;再煮25分鐘,撈出心、肺晾涼,切成薄片;再煮10分鐘,羊頭皮成熟,撈出晾涼、切片。將切好的原料分別放入托盤備用。
(3)此時鍋中剩下羊骨、鯽魚,繼續保持大火燉3小時,羊湯變白、變濃時即可。熬羊骨時可繼續加入羊肉、羊雜等料燉煮,每加4斤料要添入熱水10斤,避免羊湯過濃。
走菜流程(2斤羊雜的量):
(1)炒鍋用羊油滑透,留羊油50克,下入姜片20克、蒜瓣、蔥段各15克爆香,放入羊雜700克、羊肉300克大火炒5分鐘。
技術關鍵:
1、電熱燉桶不糊底,鐵鍋熬湯需墊篦子。
一般餐廳多用鐵鍋熬制羊湯,為了防止糊底.鍋底需墊入一層竹篦子,而電熱燉桶的底部自帶孔眼,且因為靠電和蒸汽共同加熱,通過閥門控制火力的大小,能在最短時間內讓湯汁沸騰,并使原料受熱均勻,一般不會糊底,可直接燉制。
2、40斤羊肉6條魚。
熬制羊湯時,除了羊骨,另一個必不可少的原料是鯽魚:一般選用每條二三兩重的,宰殺治凈后用羊油煎至金黃,為了防止魚骨泄到湯里,通常要為其穿上一層“紗衣”,魚羊同煮,香中透鮮。需要注意的是,鯽魚的量不可過多,不然會掩蓋羊湯的本味,一般40斤羊肉配6條鯽魚即可。
3、原料分層放,優先肉肚腸。
原料的放置方法也很有講究:羊骨、鯽魚放在桶底直接受熱,能最大程度地沖出骨中的蛋白質,使湯汁濃白鮮香;之后按照原料成熟的時間,依次分層放入各種羊雜及羊肉。
原料太多,而桶的容量有限,一般需要分次煮制。其中羊肉、羊肚、羊腸一定要最先入鍋,先沖出羊肉中的呈鮮物質使湯汁味美,而羊肚可幫助湯汁變白,羊腸則是湯汁濃稠的利器。待將這三種原料煮好,羊湯已經初具雛形,集鮮、白、濃于一體,這時再放入心、肝、肺、頭皮等料,湯汁就能為其補味。需要注意的是,羊肝煮制時間過長口感會綿粉,大火煮15分鐘即可。
4、羊肉不汆水,大火燉出香。
一般餐廳在制作羊湯時,要將羊肉汆水去腥膻味,但簡陽羊湯卻是將生羊肉和羊雜長時間沖水后直接下鍋.加香料去膻提香,羊肉的鮮味一點兒也沒有流失,全部濃濃地收在一鍋中。5、羊骨熬5次,遞減加清水。
30斤羊骨可反復添水熬5次,除第一次加羊肉外,其余幾次都不用加,但加水量 要逐次遞減,以保證羊湯的濃白。另外每添一次水,都需要專人站在桶邊打沫,浮沫聚集后立即打出,若被沖散,熬好的湯汁就會變得渾濁。
5、羊油炒羊雜,添湯分兩次。
簡陽羊湯與其他羊湯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走菜時需要將羊肉、羊雜放入鍋中加羊油炒制,去掉水分、吸收鍋氣,使成菜帶上一股小炒的香味。一般2斤肉配6斤湯,添湯時需要注意,不要一次全部倒入,而是先倒入小部分,如果一次添湯過多,燒沸所需時間太長,剛炒好的鍋氣全部散掉,羊湯就會失去那種爆炒后的香味。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作者或權利人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