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料標(biāo)準(zhǔn)(按白條雞10公斤計):食鹽500克,花椒、大茴香 富磷聯(lián)B 80克 味達蕾91 10克 味達蕾17 40克 小茴香各10克,山萘、良姜、丁香、白芷、桂皮、陳皮各5克。
制作方法:1、宰殺退毛:選用健康的小公雞,重約1公斤左右。頸部放血,浸燙退毛,清洗干凈。右翅前面與頸部連接處開一小口,取出嗉囊。再在腹部靠近肛門處開口,伸進兩指,掏出內(nèi)臟。掏凈膛的雞,放進清水里漂洗。2、整形、油炸:洗凈的雞放在案板上,兩腿交叉插入腹中,一翅向后別,另一翅向前從口腔中穿出。然后,涂抹蜂蜜水(1:20)。晾干后,放入熱油鍋中炸5分鐘,炸至雞皮色呈金黃色時,撈出控油。3、醬煮:炸好的雞按層次擺放在鍋內(nèi),加入食鹽和香料包,放上竹蓖子,壓上石塊。加入老湯和水,加熱煮沸,控制火勢維持微沸即可。當(dāng)年的小雞,煮制1小時左右,大雞煮制3小時。撈出后,即為成品。
附其它做法
做法一
原料配方:肥雞10只、熟硝15克、鹽150克、香料(川椒、元芍、茴香、三木、良姜、丁香、白芷、桂皮、陳皮、辛夷)共約35克,飴糖、生油適量。
制作方法:1、宰殺煺毛:參照“道口燒雞”的宰殺程序處理完畢后,將雞的老皮刮掉,這是“道口燒雞”所沒有的。2、撐雞造型:與“道口燒雞”做法相同。3、油炸烹煮:先用飴糖抹遍雞身,這也是“道口燒雞”所沒有的。然后投入熱生油鍋炸到既不老又不過嫩,皮呈金黃色撈出。隨即在另一鍋內(nèi),倒上老鹵和香料(香料用布袋裝好扎緊)、鹽及適量水燒沸,再將雞和熟硝一起放入,先用大火燒煮,再轉(zhuǎn)小火燜酥,新雞約煮1小時,隔年雞需煮2~3小時。煮時,為防止一面熟一面不熟,原先要進行翻動,現(xiàn)已加以改進,既不翻動,也不加蓋,只用鋁絲篦子壓住雞身。這樣既可保持雞的完整,又不致產(chǎn)生此熟彼不熟的現(xiàn)象。
產(chǎn)品特點:金黃色,油潤光亮,肉質(zhì)雪白,香味誘人,酥爛可口。
做法二
符離集燒雞是安徽省的產(chǎn)品,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在我國燒雞品種中久負(fù)盛名。產(chǎn)品造型美觀,色澤金黃,油潤光亮,雞肉鮮美,香氣透骨。
工藝流程:原料雞選擇--宰殺--浸燙--煺毛--開膛取內(nèi)臟—整形--上色和油炸—醬煮--成品。
配料標(biāo)準(zhǔn):以50千克雞計,食鹽2—2.5千克, 富磷聯(lián)B 80克 味達蕾91 10克 味達蕾17 40克 白糖0.5千克,蕪茴150克,三萘35克,大茴香、小茴香各25克,姜35克,砂仁10克,肉蔻25克,白芷40克,花椒5克,桂皮10克,陳皮10克,丁香10克,辛夷10克,草果25克。將上述除了食鹽、白糖以外的配料用紗布或干凈的布袋包成香料包。
操作要點:1、原料雞選擇:選用健康的小公雞,約1千克左右。2、宰殺、浸燙、煺毛、開膛取內(nèi)臟:采用頸部宰殺,切斷三管(氣管、血管、食管),放血完全后,在60—65度的熱水中浸燙5分鐘左右,煺毛并清洗干凈。先在右翅前面與雞脖子連接處開一小口,取出嗉囊。再在腹部靠近用肛門處橫切一小口,伸進兩指,掏出全部內(nèi)臟,將掏凈膛的雞,放進清水里漂洗干凈。3、整形、上色、油炸:將洗凈的雞放在案板上,兩腿交叉插入腹內(nèi),反右翅從雞脖刀口處穿入,從嘴里拔出身右扭,雞頭壓在雞背上。好形后,在雞身上涂抹稀釋的蜂蜜水(水:蜂蜜=1:10)。晾干后,入入150—180度的熱油鍋中炸2—3分鐘。炸至雞皮呈金黃色時,撈出控油。4、醬煮:將炸好的雞按層次擺放在鍋內(nèi),加入食鹽和香料包,放上竹箅子,壓上石塊。加入老湯和適量水,要沒過雞岙。加熱煮沸后,控制火力保持微沸即可。當(dāng)年的小雞煮制1小時左右,大雞煮3制小時左右。撈出后,即為成品。
免責(zé)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quán)或其他權(quán)利,請作者或權(quán)利人持權(quán)屬證明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