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牛肉干制作工藝概述

果洛牛肉干出名,不僅因為原料是優(yōu)質(zhì)的牛肉,還因它的制作工藝特別,它以新鮮牦牛肉為原料,經(jīng)過預處理、初煮、切片、復煮、脫水、冷卻包裝等工藝制作而成,其主要的加工工藝如下:
1原料選擇
牦牛是生長在地球之巔的高寒、無任何污染環(huán)境、獨特的半野生半原始珍稀動物。牦牛原始自然的生長過程,喝的是天然礦泉水,吃的是蟲草、貝母等名貴中草藥,使牦牛肉質(zhì)細嫩,味道鮮美,并且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
2預處理
制作果洛牛肉干一般選擇表面有光澤,牛肉氣味正常,肉質(zhì)略緊有彈性的新鮮瘦肉,以牛前腿、后腿精瘦肉為佳,將選好的原料肉剔去皮、筋腱、脂肪、肌膜和骨頭后,順著肌肉纖維切成肉塊,將切好的肉塊用流動清水浸泡,除去血水和污物,瀝干水分后備用。
3初煮
將瀝干后的肉塊放在沸水中煮制,水要覆蓋肉塊,為除去肉腥或異味,可添加鮮姜塊。初煮過程中要及時撇去湯汁中的污物及油沫,初煮通常1h左右,當肉塊中心血紅色剛好消退,無血水為宜,將肉塊撈出后,湯汁過濾待用。初煮是為了進一步擠出血水,并使得肉塊變硬便于切丁,初煮的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會使肉塊失水過多,收縮緊密,造成后續(xù)湯料不易被吸收而降低出品率。
4切片
將初煮后的肉塊撈出后冷卻,剔除粗大筋腱,根據(jù)工藝要求放在切片機中切成需要的丁、片、條等形狀,要求切片保持均勻一致。
5復煮
復煮湯料一般選用20%-40%的初煮湯汁,將白砂糖、食鹽等直接入鍋,其他輔料花椒、茴香等用紗布包扎入鍋,然后加入肉丁。開始大火煮制,待湯有香味時,減少火力,快收汁時放料酒和味精,文火收汁1-2h,待鹵汁收干后即可起鍋。復煮是為了牛肉干的進一步熟化和入味,復煮完成的標志是用手捏肉丁,有肉汁滲出但不滴落,此時牛肉完全成熟。
6脫水
用烘烤法對牛肉干進行脫水,將收汁的半成品肉干鋪在鐵絲網(wǎng)篩上,進烘房進行烘烤。烘房溫度保持在50-60℃,每隔1-2h上下調(diào)一次位置,并翻動肉干,避免烤焦,經(jīng)過6-8h,待肉片干柔后,取出涼透,即為成品。
7冷卻包裝
將脫水后的肉塊盡快冷卻,冬季一般自然冷卻,夏天在低溫環(huán)境中冷卻,為防止二次污染,一般要采用真空包裝。
8成品特色
生產(chǎn)出的牛肉干色澤均勻一致,呈黃褐色,厚薄、長短、大小基本均勻,有牛肉干故有的氣味和滋味,味道鮮美醇厚,甜咸適中,回味濃郁。
參考配方
牛肉50kg、食鹽1.2kg、醬油2.5kg、白糖10kg、味精1.6kg、黃酒1.5kg、五香粉0.2kg、辣椒粉0.2kg、生姜0.5kg、茴香0.1kg、味達蕾86#0.5kg、佳多美A100g。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wǎng)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quán)或其他權(quán)利,請作者或權(quán)利人持權(quán)屬證明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