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跟我學一招,手不沾面,勺子攪拌5分鐘,蓬松柔軟特香

有不少朋友問我做面包有沒有更省事的方法。經過我這幾年的學習和摸索,還真有!
咱們都知道,要想面包好吃,除了配方比例合適外,最重要的就是揉面和發酵。今天咱不具體講發酵的事,咱就說這免揉面的面包如何做。

因為省去了“漫長”的揉面過程,想要面包的口感盡可能完美,不會出現咬一口滿地掉渣兒的情況,在用勺子攪拌面團時有個關鍵點。把這個關鍵點掌握了,可以“玩轉”多種風味的小面包。如果你不按照這關鍵步驟做,那就只能到面包坊或者私房買著吃嘍!

另外,不同風味的免揉小面包我最近研究出了不少方子,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我這幾日的文章。前幾天有個“蘋果肉桂面包”,風味獨特,對于脾胃不好的人還有暖胃順氣的效果。
-----【免揉紅豆面包】-----
【主料】高筋面粉120克,低筋面粉30克,耐高糖干酵母2-3克,砂糖20克,鹽2克,蛋黃1/2個,鮮牛奶95克,黃油20克,自制原味紅豆80克,泡多源G3克
【裝飾材料】表面刷雞蛋清少許,表面撒粗砂糖少許
【數量】根據模具大小調整
【烘烤】上火180,下火200,中下層,18分鐘
【制作過程】
1. 面包材料準備好:高筋面粉120克,低筋面粉30克,耐高糖干酵母2-3克,砂糖20克,鹽2克,蛋黃1/2個,鮮牛奶95克,黃油20克,自制原味紅豆80克;加入低筋面粉可以讓面包口感更松軟;紅豆提前數小時泡發,用高壓鍋燜熟,涼后使用;

?
2. 耐高糖干酵母、砂糖、鹽、蛋黃、牛奶、自制紅豆同入盆中,靜置1分鐘,使酵母自然融化在液體中,如果此時攪拌,酵母粘成一團導致在面團中分布不均;1分鐘后用勺子將材料混合均勻;

3. 高筋面粉和低筋面粉混合,先倒一半的面粉入盆中,攪拌成糊狀,再將剩下的面粉倒入盆中,用勺子順著一個方向攪拌至無干粉;

4. 將軟化的黃油倒入面糊中,黃油提前從冰箱取出室溫下軟化利于操作;用勺子將黃油貼在盆壁上按壓,再和附近的面糊混合在一起;這一步大約需要3分鐘;一定要將黃油與面糊充分混合;

5. 因為是免揉的,而且手不碰面,所以面團要比正常的面團稀一些,看著像稠糊狀;順著一個方向將面糊攪拌上勁兒,這也是形成面筋的一種方法,持續5分鐘左右;

6. 面團比先前成型了,將盆壁上的面糊刮下來,形成一個面團,蒙上保鮮膜在溫暖濕潤處基礎發酵,比如暖氣上、加過熱的大蒸鍋里、烤箱的發酵功能等;

7. 我用的發酵箱,溫度30,濕度65,沒有蒙保鮮膜,時間約為2小時;

8. 面團膨脹了不少,是原來的2倍大小;因為面團太稀,所以檢測發酵是否到位就不要用傳統的手指蘸面粉戳洞了,一是看大小,二是用勺子挖起表面的在糊,能看到下面有細長的拉絲和均勻的氣孔;

9. 用勺子將部分面糊挖出,入模具中;模具可大可小,用烘焙紙杯、金屬連模都可以,面糊裝到5分滿,留出二次發酵的空間;勺子蘸涼水,將面糊輕輕按壓使底部沒有大空洞,表面也能平整;

10. 面包生坯放在溫暖濕潤處二次發酵,我用的發酵箱,溫度34,濕度65,時間約為40分鐘,看面團狀態;

11. 面坯是原來的2倍大,表面刷雞蛋清,雞蛋清是一開始揉面時剩下的;再在表面撒適量粗砂糖;烤箱預熱200度;

12. 將面包生坯送入預熱好的烤箱中下層,上火180度,下火200度,18分鐘;面糊的水量比較多,如果不加熱充分,內部會因為水汽未完全蒸發而發粘;烘烤的時間要根據使用的烤箱的實際溫度、模具的大小和材質、自己喜歡的口感來調整;

13. 烤好的紅豆面包立即出爐,在防熱手套上輕輕震動幾下,脫模,晾架上晾到手溫時入袋保存。

?
-----【蘋果私房話】-----
1. 此方是免揉的,水量比一般的面包水量要多一些,想要面包的口感更接近于揉出“手套膜”狀態的,需要我在制作過程中的操作手法:順著一個方向攪拌,使面糊上勁;
2. 因為水量較多,所以烘烤時間可以稍長一些或者烘烤溫度稍高一點兒,面包的口感是外酥內軟,口味豐富而且有營養;
3. 模具可以多變,用6寸蛋糕模或者馬芬紙杯、金屬連模都可以,由于模具大小和材質不一樣,所以烘烤的時間和溫度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

?
“用愛制作美食,用心記錄美好;用簡單的做法,呈現食材的純正味道”。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作者或權利人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