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面饅頭篇~面筋特性分析

蔡記米酒饅頭經米酒酵子老面制得,老面團經過長時間的發酵,在酵母菌和其它一定數量和種類的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產生二氧化碳、乙醇、乳酸、醋酸等物質以及少量的風味物質,經堿中和后,制品產生特有的風味和口感,這是與單純的酵母發酵所不同的,這種風味和口感也是其它發酵方法所無法取代的,因此很多中國人都非常喜歡老面饅頭。老面中的微生物共同作用產生乳酸、醋酸等幾種有機酸,乙醇和有機酸之間又進一步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一定數量的芳香物質-酯類。長時間的發酵還會形成極少量的醛類、酮類等化合物,它們也是重要的風味物質和風味輔助物質。
饅頭的感官評價

面團發酵過程中面筋含量的變化;小麥營養豐富,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礦物質、纖維素、酶和水,還含有獨特的能夠構成面筋的蛋白質。面粉中的蛋白質是面筋的組成成分,所謂面筋,就是將面粉添加適量的水揉成一團,泡在水里面一段時間后用清水將淀粉及可溶性成分洗去,最后剩下的軟膠狀物質,也成為粗面筋或濕面筋,面筋是小麥能夠做成特有食品的物質基礎。面筋含量高的面粉制作出來的食品韌性高、嚼勁強。面筋在饅頭制作中形成網絡結構,從而具有很好的持氣性,使得饅頭外觀豐滿而光滑。濕面筋含量對面團發酵速度及饅頭品質影響較大。濕面筋含量越低,面團發酵越快,但饅頭筋力小,易塌陷、嚼勁差。濕面筋含量越高,面團發酵困難,但是持氣性好、筋力強,嚼勁好。

但是,隨著面團發酵時間的延長,面團面筋含量逐漸下降。麥膠蛋白和麥谷蛋白是面筋的主要成分,面團發酵過程中產生酒精,而麥膠蛋白可溶于60%~70%的酒精中,導致麥膠蛋白的溶解,同時麥谷蛋白為形成面筋的主要產物,而發酵時間過長,其氧化作用、酶解、醇和酸的作用會導致面筋網絡結構的破壞,其含量會相對減少。長時間的發酵會使已經形成的面筋溶解破壞,最終使面團洗不出面筋。

老面團隨著發酵時間的增加,饅頭的比容呈現先下降,后穩定的趨勢。在發酵過程中面筋中含硫氨基酸的-SH 或-S-S-鍵受到氧化或還原使蛋白質相互結合,形成大分子的網絡結構,使面團的持氣能力增強,面團膨脹,達到發酵目的,從而使饅頭的體積變大。所以饅頭的體積的大小主要是由面團形成的面筋網絡及持氣能力影響,隨著發酵時間的增加,面團發酵形成的酸對面筋蛋白有很強的破壞作用,造成了原來形成面筋網絡結構的破壞,持氣能力減弱,在二次和面的時候又沒有添加新的面粉,所以就很難有大量的面筋絡結構的形成,來增加面團的持氣能力,最終造成饅頭體積呈先下降的趨勢。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作者或權利人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