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買到注水肉
買回來的新鮮豬肉,絞成餡放置一段時間后,有很多水流了出來,問這種狀況是否正常。
這種情況很明顯,買回來的是注水豬肉。
今天我們就沿著這個話題,聊聊注水肉,注水肉到底注的真是水嗎?不是水的話到底注入的是什么呢?如何才能分辨豬肉是否被注了水呢?

先說說正常的生豬屠宰流程
豬在宰前一般要求停食靜養 12~24小時,宰前3個小時應充分喂水,以避免影響肉的衛生質量。
不法屠宰戶在豬屠宰之前,往豬體內注入污水、洗衣粉水、鹽水、明膠、阿托品、礬水、鹵水、工業色素和防腐劑等,以水冒充肉的重重量,導致重金屬、農藥殘留等有毒有害物質,以及各種寄生蟲、致病菌等帶入豬體。 大量灌水,豬的胸腔受到壓迫,呼吸困難,造成其組織缺氧,肌體處于半窒息和自身中毒狀態,胃腸道細菌通過血液循環進入肌肉,食用后對人體不利。 臟水注入豬胃腸后,使豬胃腸嚴重張弛,腸道蠕動緩慢。 人長期食用注水豬肉將發生蓄積性中毒,導致致畸、致癌、致突變,甚至引發疫病流行。

不良商家到底往豬里注入了什么?
一、洗衣粉水和鹽水
洗衣粉水和鹽水能滲透到豬的脂肪和細胞里,豬吸收更快,注的水不會被排泄,也不會在宰殺時流出來。
二、明膠
明膠為一種無味、無色(略帶淺黃色)、半透明、堅硬的非晶態物,不溶于有機溶劑,吸水性強、黏度高,成品為無色或淡黃色的透明薄片或微粒。 明膠不溶于冷水,但可緩慢吸水膨脹脹軟化,明膠可吸收相當于其重量 5~10 倍的水。 給豬注水后,再注入明膠,可防止水流出。
三、阿托品
阿托品從茄科植物中提取出的一種有毒的白色結晶狀生物堿, 其硫酸鹽起解除痙攣、減少分泌、緩解疼痛、散大瞳孔等作用。 用于注水豬是為了擴張血管、多蓄水。
四、其他
注入血水可使肉色變深;
注入礬水可起收斂作用;
注入鹵水能使肉色鮮艷,令蛋白質凝固而保水;
注入工業色素也會使肉品長時間呈現鮮紅色,但其物質容易產生致癌病變;
更有甚者,為延長肉的存放,水中加入防腐劑。

如何辨別注水豬肉
一、用眼看
豬肉注水后,表面看上去水淋淋的,發亮,瘦肉組織松弛,顏色較淡,呈粉紅色,肌肉纖維腫脹,皮下脂肪和板油輕度充血,呈粉紅色。
二、用手摸
注水豬肉由于沖淡了體液,所以沒有黏性,摸起來柔軟細嫩, 而沒有注過水的豬肉摸起來就沒有這樣的柔軟性。
三、用刀切
注水豬肉彈性差,刀切時粘刀, 切面小血管有血液外流,刀切面合攏有明顯痕跡。在采購時只需用刀輕輕剖開, 便可根據其干濕情況判定是否注水。
四、用紙試
將卷煙紙貼在瘦肉上,過一會揭下點燃,有明火的,說明紙上有油,肉沒有注水,反之則是注水的。
將衛生紙貼在剛切開的切面上,不注水的豬肉,一般紙上沒有明顯浸潤或稍有浸潤,注水的豬肉有明明顯浸潤。
將普通薄紙貼在肉上,正常鮮豬肉有黏性,紙不易揭下,注水豬肉沒有黏性,很輕易揭下。
關于豬肉的含水量,我國安全標準是什么?
國家相關標準規定,豬肉的水分含量不得超過 77%,水分超標容易促使細菌繁殖,油脂發生氧化,產品的實際保質期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