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學(xué)做重慶小面 ,一看就能學(xué)會(huì),快收藏
面條最好吃法之一——重慶小面!在家學(xué)做重慶小面|超詳細(xì)技術(shù)配方和制作流程!一看就能學(xué)會(huì),快收藏!重慶小面,是重慶四大特色之一,是一款發(fā)源于重慶的一種特色傳統(tǒng)小吃。重慶小面是指麻辣素面,分湯面和干溜兩種類型,麻辣味型。重慶面還包括重慶小面和有臊子的面食,如牛肉、肥腸、豌豆雜醬面、榮昌鋪蓋面等。重慶面富于變化,在面店,可以要求店家制作個(gè)人定制口味,如要求店家"干熘"(拌面)、"提黃"(偏生硬)、"加青"(多加蔬菜)、"重辣"(多加油辣子)等等。佐料是重慶面的靈魂,一碗面條全憑調(diào)料提味兒。先調(diào)好調(diào)料,再放入煮好面條。麻辣味調(diào)和不刺激,面條勁道順滑,湯料香氣撲鼻,味道濃厚。今天給大家分享這款重慶小面的制作工藝,希望會(huì)對(duì)大家有所幫助。

一、秘制紅油配方及制作方法
1、辣椒選擇與功效介紹:四川二荊條辣椒:微辣,主顏色紅亮;重慶朝天椒:味辣,主辣味;貴州子彈頭(燈籠椒):微辣味香,主香味。
2、炒辣椒:冷鍋放少許油(潤鍋即可),辣椒下鍋小火不停翻炒,炒至辣椒形態(tài)飽滿,微微泛黃色時(shí)關(guān)火,出鍋冷卻后碾碎成辣椒渣,裝進(jìn)容器,加入40g白芝麻、鹽10g(增辣)待用。
3、材料配比:主料:1000g油(色拉油),辣椒粉150g(1:1:1,三種辣椒混用)。輔料:洋蔥50g,花椒8克,大蔥50g,老姜40g,大蒜40g。香料:草果10g,山奈8g,良姜5g,桂皮5g,香葉6g,白豆蔻4g,小茴香5g,八角15g,香果8g,紫草12g(提顏色,可用可不用),味達(dá)蕾90#適量。
4、制作辣椒油方法:冷鍋下入冷油,放入洋蔥(切片),花椒,大蔥(拍破),生姜(拍破),大蒜(拍破),八角,草果(拍破去籽),山奈,紫草,良姜,桂皮,香葉,白寇,香果(拍破)小火慢炸,炸制姜蔥蒜等微微金黃后,關(guān)火,將上述材料全部用漏勺打撈干凈,丟棄不要。開火,將油燒至高溫冒煙后,用小勺從油鍋里舀一點(diǎn)油滴到辣椒粉上,如果辣椒粉微微變黑,說明油溫合適,先倒一半油在裝辣椒面的容器里,用勺子不停攪拌,攪拌均勻后,再將剩下的油全部倒入容器,再次攪拌均勻。用不銹鋼容器裝起來密封靜置一晚上即可使用
二、油炸花生米制作方法
材料:選用顆粒飽滿的花生米500克(最好是紅皮花生米)、色拉油
制作油炸花生米的方法:冷鍋放冷油,花生米倒入冷油中,開小火慢慢炸,用勺子不斷翻動(dòng)(以免花生米被炸糊),炸至花生皮微微泛黃為止,關(guān)火,用漏勺將花生米打撈出來,濾干油,放入容器自然冷卻。花生米完全冷卻后,將其碾碎至瓜子一半大小,即成花生碎。
三、小面秘制燃油制作方法
材料配比:1000g油(色拉油)、大蔥(切成段)50g,生姜(切片)40g,洋蔥(切片)40克,芹菜40克,大蒜(拍破)40克,花椒5g。香料:八角10g,山奈3g,草果10g(拍破去籽),桂皮4g,小茴香5g,香葉4g,白豆蔻4g,香果8g(拍破),味達(dá)蕾62#適量。
小面秘制燃油的做法:冷鍋放色拉油,開火,將準(zhǔn)備好的生姜片,大蒜,大蔥段,洋蔥片,芹菜葉子放入鍋內(nèi),接著放入山奈,八角,草果,桂皮,香葉,炸至10分后放入小茴香,繼續(xù)炸,等到炸干炸黃后關(guān)火,用漏勺將上述材料打撈丟棄不要,只要油,即為燃油。
四、豬油的制作方法
最好是市場上買回豬板油,切成4厘米見方的塊,冷鍋放入鍋中慢慢熬制,待油全部出盡,將油渣打撈干凈,練好的豬油用容器封閉保存,自己煉制的豬油味道更香,實(shí)在太忙就從市場買現(xiàn)成熬制好的豬油。注意:做面館必須要用到豬油,無豬油不香。(這個(gè)不能偷懶)
五、秘制醬油的制作方法
準(zhǔn)備材料:醬油500g,清水30g、紅糖粉20g、味精5g、姜片10g、大蔥段10g。
具體做法:醬油倒入鍋中,開火,紅糖用清水?dāng)嚢枞诨蟮谷脲佒校谝来畏湃虢笫[段,中小火慢煮10分鐘左右,加入味精攪拌均勻,關(guān)小火,煮至醬略顯濃稠的時(shí)候,關(guān)火起鍋,即為成品。
六、豌豆的加工處理
市場直接購買500g干豌豆,提前用冷水泡10小時(shí),泡漲后濾干水,倒入高壓鍋,加入水淹沒碗豆1公分,加入食用鹽3g,待高壓鍋上氣后關(guān)小火,壓15分鐘,即為成品。
七、芽菜的加工處理
選材:選用宜賓碎米芽菜500g,如果購買的芽菜太咸,需要先用水清洗一下,濾干水分再用。
炒制:冷鍋倒入色拉油80克,油燒熱后,關(guān)小火,倒入芽菜,炒出香味后出鍋,即為成品。
八、姜蒜水的制作方法
材料:姜50g、大蒜100g、滾開水500g、鹽2g、
做法:大蒜拍碎剁碎后倒入盅缽內(nèi),在盅缽里面放入2g鹽,加入少量清水,搗成蒜蓉;老姜拍碎剁碎,倒入盅缽內(nèi),加入少量清水,搗絨至爛;將蒜蓉、姜蓉裝入容器內(nèi),滾水沖調(diào),待冷卻可用。
注意:1、在搗蒜的時(shí)候加入的水不要很多,但是一定要加水,這樣可以使蒜味更好的融入水中。2、姜蓉里面不用加鹽,姜不能去皮搗。3、姜蒜水快用完時(shí),可以再次加開水沖調(diào),這個(gè)是可以反復(fù)使用的,但是要每天更換。
九、糖色的制作方法
準(zhǔn)備材料:白砂糖50g,色拉油3g,清水15g。
做法:加入色拉油潤鍋,放入白糖,小火慢慢熬化,用勺子不斷攪拌防止粘鍋,見到起黃色泡沫后,加入清水,繼續(xù)用勺子不停攪拌,如果水加多了,多熬一會(huì),收一下多余的水分,關(guān)火起鍋,裝如容器,即為成品。
十、高湯的詳細(xì)制作方法
用料配比:水40斤,豬筒子骨5斤(敲碎),雞架子骨2個(gè)。料酒25g,老姜100g(洗干凈拍破),白胡椒顆粒15g。雞精200g,味精160g。小茴香3g,白豆蔻2g,香葉2g,桂皮2g,八角4g,香果(拍破)3g。(上述香料可以用也可以不用,不用香料湯更白,用香料香味更足)。
做法:1、豬骨和雞架子骨先用滾開水煮5分鐘(去血水),然后放入高湯桶,加入40斤清水,依次放入老姜,料酒,白胡椒,開大火煮開后,關(guān)小火慢熬3個(gè)半小時(shí)-4小時(shí),在放入雞精,味精,攪拌均勻,即為成品。
2、如果使用香料,需要將所有香料一起裝入紗布袋,用溫水浸泡20分鐘后,在放入高湯桶,袋子要大一點(diǎn),香料在熬制過程中會(huì)膨脹,要預(yù)留一定空間。
十一、重慶小面碗底調(diào)料制作方法
準(zhǔn)備材料:蔥花,香菜,姜蒜水,花生碎,紅油,花生醬,燃油,芽菜,豬油,醬油,鹽,味精,雞精,花椒粉,熬制好的高湯
準(zhǔn)備炒好的臊子:酸菜肉絲,泡椒雞雜,雜醬臊子,壓好的豌豆,紅燒牛肉,紅燒肥腸,渣渣面臊子,紅燒排骨臊子
一碗用量:雞精,味精,各約0.5克左右,姜蒜水1克左右,其他也均在1-2克左右,具體根據(jù)當(dāng)?shù)乜谖兜鹊雀鞣N因素調(diào)試即可,這樣一份完整的小面醬料的方法就完成了。
免責(zé)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quán)或其他權(quán)利,請(qǐng)作者或權(quán)利人持權(quán)屬證明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shí)更正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