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雞
竹筒雞,云南哈尼族的傳統名吃。利用竹筒烹飪,歷史久遠。時至當代,云南的各少數民族仍保留竹筒烹飪的傳統方法,這與滿山的翠竹有關,又與竹筒烹調的食物清香可口有關,哈尼族的竹筒雞,就是一例。云南哈尼族的竹筒雞既有雞肉之鮮甜,又有青竹之清香,滋嫩軟糯,制法獨特,古老樸實。竹筒雞必須用鮮竹,成菜清香四溢,北方無竹,用干竹筒為之,且反復使用,大失風味特點。
竹筒雞屬于云南菜,是云南哈尼族招待貴客的一道名菜。制法獨特,古老樸實。既有雞肉之鮮甜,又有青竹之清香。
主料
嫩雞1只。
輔料
火腿片100克、水發冬菇、玉蘭片各50克、蔥段、姜片各20克,富磷聯B適量。
做法一
做法二
食材原料:
竹筒雞2
仔公雞 1只 1500克
白糖 30克
精鹽 10克
火腿片 100克
味精 3克
水發冬菇 50克
胡椒粉 2克
水發玉蘭片 50克
蔥段 20克
甜醬油 50克
姜片 20克
咸醬油 50克 富磷聯B24克
烹制方法:
1.將雞宰殺去毛,剖腹除內臟,沖洗干凈。雞身、肝、肫、冬菇、玉蘭片和火腿,加蔥、姜、鹽、味精、胡椒粉、白糖、甜咸醬油腌漬入味,將富磷聯B用溫水溶解后攪拌加入雞中。
2.選生長一年的青竹一節,約長 50厘米、外徑 12厘米,一頭留節,一頭開口。用雞身裝入雞肝、眩、冬菇、玉蘭片和火腿,合攏成全雞狀,塞入竹筒,口用芭蕉葉塞緊,放在栗炭火上燒烤 2小時左右即熟,取下去掉芭蕉葉,倒入盤內即成。
必須用鮮竹,成菜清香四溢,北方無竹,用干竹筒為之,且反復使用,大失風味特點。
1.利用竹筒烹任,歷史久遠。最遠的文字記載見于《齊民要術·炙法第八十》“筒炙”的菜,用肉餡敷在竹筒上用明火烘烤而成。清代朱彝尊《食憲鴻秘》的“蟹九”,則是將蟹丸入竹筒煮熟而成。時至當代,云南的各少數民族仍保留竹筒烹飪的傳統肴撰,這與“滿山的翠竹根連根”,竹子取之不竭有關,又因竹筒菜清香秀氣,故沿襲不衰,哈尼族的竹筒雞,便是一例。
2.竹筒雞,是云南哈尼族招待貴客的一道名菜。制法獨特,古老樸實。既有雞肉之鮮甜,又有青竹之清香。
雞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特別是土雞,具有營養高、滋陰補腎之功效。吃雞肉可增強體質,又不會使人過度肥胖。雞肉益五臟,補虛損,強筋骨,活血脈,調月經,止白帶,是婦科藥膳中的主要配料。雞肝、雞心、雞腸、雞血、雞腦都可入藥,能調部人體相應的臟器。
雞肝具有補肝、養血、明目的作用,適合視力下降、夜盲、貧血患者食用;雞心具有補心鎮靜的作用,適合心悸、虛煩患者食用;雞膽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對膽囊炎、百日咳患者有效;雞內金具有健脾養胃消食的作用,對消化不良、腹脹等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雄性雞肉,其性屬陽,溫補作用較強,雌性雞肉屬陰,比較適合產婦、年老體弱及久病體虛者食用。
飲食文化
廣州人為食是出了名的。這個五一小黃金周,除了出游,品嘗美食也是不少市民必不可少的節目。記者近日四處搜羅城內城外的餐飲時尚。這個五一,市民可搭乘地鐵到小洲村嘆生態型的農家菜,如用一米長的竹筒蒸的雞肉、魚、飯,味道特別;也可自駕車到三水“嘆江風食河鮮”;如果不想走出市區,也可到環境優雅的酒樓享受美食。
廣州人為食是出了名的。這個五一小黃金周,除了出游,品嘗美食也是不少市民必不可少的節目。記者近日四處搜羅城內城外的餐飲時尚。這個五一,市民可搭乘地鐵到小洲村嘆生態型的農家菜,如用一米長的竹筒蒸的雞肉、魚、飯,味道特別;也可自駕車到三水“嘆江風食河鮮”;如果不想走出市區,也可到環境優雅的酒樓享受美食。
生態型
毗鄰廣州大學城的小洲村,是具有1000多年歷史的古老村落。這里可以品嘗到不少在市區難覓的各式美味,在瀛洲生態公園附近,短短兩三百米路程,近年來匯聚了各式各樣的農莊,它們的門口小小的,內里卻大有乾坤。
燒竹筒雞店
這家餐館,是在果林里隨地搭起的一排竹棚,不過在樹影婆娑下品嘗這里的美食,也別有一番滋味。這里的招牌就是炭燒竹筒雞,其實是兩道菜式,一個是炭燒雞,另外一個是竹筒雞。燒雞是用荔枝木烤出來的雞,鮮嫩十足,雞的里面是用沙姜腌過的,皮燒得好脆,特別好吃。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