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肉燒餅
博山肉燒餅起源于明清時期傳統的博山肉燒餅,是山東淄博博山的一種漢族傳統美食。其以制作工藝復雜,味道咸香走上了人們的餐桌,它的特點集中了餅皮香脆、餡味咸香、芝香味美。博山肉燒餅從嚴格意義上講,并不是用火烤,而是用爐內的高溫熱氣炙,所以會特別酥嫩,剛出爐的燒餅即有芝麻和面的香氣,更有鮮肉的鮮美。而且由于新鮮調制肉餡的原因,使得形成一面酥嫩,另一邊卻是柔軟。在2015年中央二套《第一時間》欄目組的中國早餐更是將它搬上了熒屏,從此便讓更多人知道了他。
據史料記載,餅類食品,在漢魏時代北方已普遍食用。《釋名》云:“餅,并也。溲麥而使合并也。”蒲松齡曾舉例說明“若湯餅、胡餅、蒸餅之屬。湯餅即今之面條;蒸餅即今之饅頭;胡餅即燒餅是也。”可見燒餅由來已久。博山過去經營燒餅者有很多,僅城郊區各街道不下數十家,但最有名的當數博山東門外東關街的“劉家燒餅鋪”,掌柜是劉時安,他曾在博山“郝家燒餅鋪”學過徒,掌握了“打燒餅”的技藝,并經后數十年不斷改進,形成了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博山燒餅。如今博山燒餅已不僅局限于淄博地域,也開始像周邊地市發展,眾多城市中現如今也能看到他的身影。正宗的博山肉燒餅呈蟹殼黃色,皮薄,肉餡多,表皮芝麻多,兩面火色均勻。剛出爐的燒餅具有肉香、油香、芝麻香、蔥花香,吃起香酥可口,使入聞之饞涎欲滴,它不僅是一種美味食品,還是饋贈親友的禮品。
中文名
博山肉燒餅
英文名
boshanroushaobing
生產制作
(1)采用上等面粉。過去生產燒餅大都用兩種面粉,一是濟南“成豐面粉廠”和周村“大有面粉廠”的面粉;再是當地加工的面粉。前者面白,后者勁大,各有特色。燒餅面要求和的軟硬適度,達到發而不酸,勁大拉不斷,方為上乘。
(二)餡料好。燒餅餡用鮮豬肉,肥瘦相間,其他配料用章丘大蔥,萊蕪姜以及脫皮芝麻。
(三)火候好。打燒餅的技藝是“三分案子七分火候”。打燒餅須盤砌特制的燒餅爐,用磚壘砌,高約一米八左右,呈正方形邊長八十厘米左右(無絕對尺寸),上部壘進一個中型水缸的一半多作爐缸底鑿一園口,作添加燃料和貼燒餅的進出口。貼燒餅時先用鹽水在爐壁上刷一遍,以增加附著力,否則貼不住容易“滴爐”(即脫落)。燃料最好用無煙、質硬、火力強的“青碘”,這樣慢火烤勻,無煤煙味,燒餅出爐噴香四溢。
不知傳承多少年的老手藝,老口味,如今的社會這樣正宗傳統的經典小吃越來越少。相比之下周村的燒餅從實行機械化制作以來,口感、味道大不如前。博山肉燒餅,還是一如既往秉承傳統的焦炭爐子制作,沒有一絲一毫的懈怠。
食用指南
剛出爐即可食用,此時餅香酥脆肉餡咸香,但也要注意經高溫炙烤后內部有熱氣會被燙傷。
如果放涼后也可直接食用,少了份酥脆但是卻很筋道,也可放置烤箱中上下火180攝氏度2-3分鐘即可恢復酥脆。
營養成分含量
(指100克可食部食品中的含量,僅供參考)
熱量 | 493(千卡) | 硫胺素 | 0。22 (毫克) | 鈣 | 51(毫克) |
---|---|---|---|---|---|
蛋白質 | 21.8(克) | 核黃素 | 0.01(毫克) | 鎂 | 26(毫克) |
脂肪 | 39.1(克) | 煙酸 | 1.1(毫克) | 鐵 | 1.6(毫克) |
碳水化合物 | 40.6(克) | 維生素C | 0(毫克) | 錳 | 0(毫克) |
膳食纖維 | 2.1(克) | 維生素E | 0.39(毫克) | 鋅 | 0.36(毫克) |
維生素A | 0(微克) | 膽固醇 | 80 (毫克) | 銅 | 0.15(毫克) |
胡羅卜素 | 1.3(微克) | 鉀 | 122(毫克) | 磷 | 105(毫克) |
視黃醇當量 | 65.9(微克) | 鈉 | 62.5(毫克) | 硒 | 12.16(微克) |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