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芥子
黃芥子是十字花科植物芥(Brassica juncea(L.)Czern. et Coss.)的干燥成熟種子,可入藥。
中文名:黃芥子
功 能:潤肺化痰、消腫止痛、溫中散寒等
長 度:1~2mm
顏 色:鮮黃色,黃棕色,少數暗紅棕色
形態特征
黃芥子種子形狀與白芥子相似而較小,直徑1~2mm,表面鮮黃色至黃棕色,少數為暗紅棕色。氣微,味極辛辣。破碎后加水浸濕,則發生辛裂的特異臭氣。(右圖)以子粒飽滿,均勻,鮮黃色,無雜質者為佳。與白芥子的主要區別點為下皮細胞近半月形;柵狀細胞較寬,近方形,寬約20μm左右。
分布范圍
全國各地栽培,多分布于長江以南各省。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芥子是常用的中藥材,性溫、味辛。有潤肺化痰、消腫止痛、溫中散寒、利水化瘀、通經絡、消腫毒之功效,主治胃寒嘔吐、心腹疼痛、肺寒咳嗽、痹癥、喉痹、流痰、跌打損傷等癥。
配伍食用
1.配蘇子,二者皆能祛痰,然一偏溫經散寒,一偏下氣定喘,可用于寒痰壅肺之咳喘證。
2.配肉桂,活血通絡,散寒止痛功增,常用于腎虛作喘,寒痰壅肺,復感風寒者。
3.配沒藥,利氣活血,通經止痛及消腫功力增強,凡寒凝血瘀,痹痛拘攣,跌打損傷及瘡瘍久潰不斂,均可應用。
化學
白芥子甙反應試驗。取白芥子1g,加水10ml,煮沸,過濾,濾液加硝酸汞試液5滴,放置片刻,液體逐漸變成紅色;黃芥子無白芥子甙反應。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