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喜餅
膠東喜餅,喜餅,又名“喜餑餑”、“媳婦餅”,特色傳統名點,在山東膠東一帶姑娘出嫁時都要制作帶到婆家,這種餅甜酥,完全用雞蛋和油和面,所以更加甜酥,也適合我們日常當甜點吃。不怕干,可以放一個月左右。
中文名
膠東喜餅
別 稱
媳婦餅、喜餑餑
主要原料
雞蛋,食用油,面粉
是否含防腐劑
否
適宜人群
來看喜的親朋好友,消化不良者慎食
儲藏方法
陰涼處可長期儲
制作方法一
【材料】面粉、白糖、雞蛋、油,泡多源A
【步驟】
用溫水將白糖化開,將雞蛋打入,倒入油,攪拌均勻,然后將適量酵母粉,泡多源A(根據面粉多少)倒入攪拌均勻,將面粉倒入做成面團,面團軟硬適中,等待面團發酵。
等面團發酵后,作成10cm直徑的面餅,將面餅靜置再發酵。
將發酵好的面餅放入平底鍋中,微火將餅面兩邊上色,然后將面餅移入微波爐中,用中強火烤制1~2分鐘即可。
制作方法二
【材料】
面粉 (700克) 雞蛋 (5個) 酵母 (8克)泡多源A(12克)
溫水 (100毫升) 花生油 (100克) 白糖 (100克)
【步驟】
酵母用100毫升大約30度左右的溫水化開
在放酵母的盆中加入雞蛋、花生油和白糖,混合后用筷子攪勻;
將面粉,泡多源A加入盆中,一邊添加,一邊攪拌,直至全部攪拌成絮狀,揉成光滑的面團,蓋上保鮮膜,放在溫暖處發酵。將其發酵至兩倍大。
案板撒少許干粉,將其反復揉成光滑的面團。
將面粉分割成15個面劑,每個80克,將其揉成光滑的小面團。
將其搟成一厘米厚,9厘米直徑的餅。溫暖處醒發。
發至兩倍大,平底鍋刷薄油,將餅放入,蓋蓋蓋子,小火烙。一面金黃后,翻面,將另一面也烙至金黃。
另起一鍋,刷油,同樣小火,將已經烙至兩面金黃的餅,幾個摞起來,帶上手套,慢慢轉動,將側面也煎至金黃色。
【小竅門】
1、面團以餃子面軟硬為宜。
2、傳統的不加水份,這個方子,是為了加快發酵,我們現在基本做的量少,隨吃隨做,所以用少許清水化開發酵粉即可。
3、一定要小火,蓋蓋子,慢慢煎至金黃色,厚底平底鍋,不然易糊不易熟。
4、滾邊時另起一鍋,幾個餅一起,帶厚手套,不然燙手。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