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蜂蠟(中藥)
蜂蠟,中藥名。為蜜蜂科昆蟲中華蜜蜂Apis cerana Fabricius或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nnaeus分泌的蠟。具有解毒,斂瘡,生肌,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潰瘍不斂,臁瘡糜爛,外傷破潰,燒燙傷。
- 中文學名:蜂蠟
- 別 稱:蜜蠟、蠟、蜜跖、黃蠟、白蠟、黃占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 綱:昆蟲綱
- 目:膜翅目
- 科:蜜蜂科
- 屬:蜜蜂屬
- 種:中華蜜蜂、意大利蜂
- 采收時間:春、秋季
- 用 量:外用適量
- 貯 藏:置陰涼處,防熱
入藥部位
分泌的蠟。
性味
味甘,性微溫。
歸經
歸脾經。
功效
解毒,斂瘡,生肌,止痛。
主治
用于潰瘍不斂,臁瘡糜爛,外傷破潰,燒燙傷。
相關配伍
1、治急心疼痛:黃蠟,燈上燒化,為丸芡子大,百草霜為衣,井水下三丸。(《本草綱目》)
2、治赤白痢,少腹痛不可忍,后重,面青,手足俱變者:黃蠟三錢,阿膠三錢。同溶化,入黃連末五錢,攪勻。分三次熱服。(《金匱要略》調氣飲)
3、妊娠胎動,腹痛下血:蠟一錢。以清酒二盞,煎三、五沸,投蠟令銷,頓服。(《圣濟總錄》蠟酒方)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熔化敷患處;常作成藥賦型劑及油膏基質
采集加工
春、秋季,將取去蜂蜜后的蜂巢,入水鍋中加熱熔化,除去上層泡沫雜質,趁熱過濾,放冷,蜂蠟即凝結成塊,浮于水面,取出,即為黃蠟。黃蠟丙經熬煉、脫色等加工過程,即成蜂蠟。
藥材性狀
為不規則團塊,大小不一。呈黃色、淡黃棕色或黃白色,不透明或微透明,表面光滑。體較輕,蠟質,斷面砂粒狀,用手搓捏能軟化。有蜂蜜樣香氣,味微甘。
相關論述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