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鮑菇
杏鮑菇,又名刺芹側耳,因其具有杏仁的香味和菌肉肥厚如鮑魚的口感而得名。是近年來開發栽培成功的及食用、藥用、食療于一體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種。市場上杏鮑菇產品比較多,常見的如百山祖菌菇小菜--杏鮑菇、杏鮑菇提取物、即食杏鮑菇小包裝、還有獨立包裝的小包杏鮑菇等等。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杏鮑菇
-
別稱刺芹側耳
-
界真菌界
-
門真菌門
-
亞門擔子菌亞門
-
綱層菌綱
-
亞綱同擔子菌亞綱
-
目傘菌目
-
科側耳科
?菜品特色
杏鮑菇學名:Pleurotus eryngii Quel.
別名:刺芹側耳。
杏鮑菇品種:根據子實體形態特征,國內外的杏鮑菇菌株大致可分為五種類型:保齡球形、棍棒形、鼓槌狀形、短柄形和菇蓋灰黑色形。其中保齡球形和棍棒形在國內栽培中較為廣泛。
杏鮑菇菌肉肥厚,質地脆嫩,特別是菌柄組織致密、結實、乳白,可全部食用,且菌柄比菌蓋更脆滑、爽口,被稱為"平菇王"、"干貝菇",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和如鮑魚的口感,適合保鮮、加工,深得人們的喜愛。
杏鮑菇的子實體單生或群生,菌蓋寬2-12cm,初呈拱圓形,后逐漸平展,成熟時中央淺凹至漏斗形,表面有絲狀光澤,平滑、干燥、細纖維狀,幼時蓋緣內卷,成熟后呈波浪狀或深裂;菌肉白色,具有杏仁味,無乳汁分泌;菌褶延生,密集,略寬,乳白色,邊緣及兩側平,有小菌褶;菌柄2-8cm至0.5- 3cm,偏心生或側生。杏鮑菇屬于中低溫結實性菌類。子實體發育適宜溫度圍10-15℃,通常采取室內菌袋層架栽培。栽培主料有棉籽殼、木屑,其他輔料有麩皮、糖、碳酸鈣,料:水=1:1.4-1.5。
杏鮑菇:是開發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藥用、食療于一體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種。菇體具有杏仁香味,肉質肥厚,口感鮮嫩,味道清香,營養豐富,能烹飪出幾十道美味佳肴。還具有降血脂、降膽固醇、促進胃腸消化、增強機體免疫能力、防止心血管病等功效,極受人們喜愛,市場價格比平菇高3- 5倍。
營養價值
杏鮑菇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鈣、鎂、銅、鋅等礦物質,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對人體具有抗癌、降血脂、潤腸胃以及美容等作用。
營養價值:每100克杏鮑菇含有:熱量(大卡)31.00 碳水化合物(克)8.30 脂肪(克)0.10 蛋白質(克)1.30 在蛋白質中含有18種氨基酸,其中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齊全,是一種營養保健價值極高的食用菌。
營養元素
|
含量(每100克)
|
營養元素
|
含量(每100克)
|
---|---|---|---|
能量
|
31千卡
|
蛋白質
|
1.3克
|
脂肪 | 0.1克 | 碳水化合物 | 8.3克 |
膳食纖維
|
2.1克
|
維生素E
|
0.6微克
|
硫胺素
|
0.03毫克
|
核黃素
|
0.14克
|
鉀
|
242毫克
|
鈉
|
3.5毫克
|
鈣
|
13毫克
|
鎂
|
9毫克
|
鐵
|
0.5毫克
|
錳
|
0.04毫克
|
鋅
|
0.39毫克
|
銅
|
0.06毫克
|
磷
|
66毫克
|
硒
|
1.8微克
|
煙酸
|
3.68毫克
|
葉酸
|
42.9微克
|
適宜人群
所有人都可食用
選購技巧
杏鮑菇 杏鮑菇其肉質豐厚,口感脆嫩似鮑魚,且具獨特的杏仁香味,由此得名。
【菌蓋】:菌蓋為圓碟狀,表面應有絲狀光澤,平滑、干燥、再看菌蓋是否開了,菌蓋如果開了,代表采摘遲了,孢子都已經開了,其營養就大大的降低了。直徑以3厘米左右為佳,這樣的杏鮑菇口感最好。
【菌褶】:菌褶應排列密集,顏色應呈乳白色,邊緣及兩側平,有小菌褶。
【菌柄】:先看表面的纖維,過粗代表其太老了,過細則代表太嫩而少了咬勁,熟度以七分熟的恰好,菌柄10厘米左右為佳,最后看顏色,色澤乳白光滑,肉質肥厚。
做法
杏鮑菇肉質肥嫩適合炒、燒、燴、燉、做湯及火鍋用料,亦適宜西餐;即使做涼拌菜,口感都非常好,加工后口感脆、韌,呈白至奶黃色,外觀好。
腐乳杏鮑菇
【口味】:咸鮮滑嫩
【主要材料】:杏鮑菇300克左右
【調味料】:腐乳1/2塊,生抽1小勺,白糖1小勺,芝麻醬1小勺,醋1小勺,香油1/2小勺,蒜末隨意
【做法】:
1)將杏鮑菇洗凈,放入蒸鍋蒸8分鐘;如果是干的杏鮑菇,先用水清洗干凈,放在水中浸泡,浸到柔軟即可。
2)將所有的調料攪拌均勻。
3)杏鮑菇蒸完畢后,冷卻一會,用手撕成絲最好不要用刀切成絲。
4)將調料淋在撕好的杏鮑菇上,就可以了。
雞燒杏鮑菇
【原料】:鮮杏鮑菇500克,雞肉700克。
【調料】:蔥20克,姜、味精、鹽、糖、黃酒適量,豬油70克,清湯1500毫升。
【制做】:將杏鮑菇洗凈,切成塊,雞肉剁成塊,蔥切段姜切片;鍋燒熱后放入豬油,投入蔥姜,煸出香味。放入主料煸炒片刻,烹入黃酒,加入鹽味精,糖倒入清湯,用大火燒沸后改用文火燉熟即成。
【特點】:鮮嫩、脆香、味美。
杏鮑菇炒雞絲
【原料】:鮮杏鮑菇300克,雞脯肉300克,冬筍50克。
【調料】:蔥、姜、黃酒、味精、香油、鹽少許,雞湯100毫升,雞油60毫升。
【制作】:
(1)蘑菇洗凈,雞脯肉切成絲,冬筍切絲,蔥姜切絲。
(2)鍋燒熱倒入雞油燒至七成熱,投入蔥、姜,爆出香味。放入雞絲,炒至九成熟時加入冬筍、黃酒、味精,雞湯燒沸后放入杏鮑菇和鹽煸炒,淋上香油即可裝盤出鍋。
【特點】:雞嫩菇香,滑而不膩。
生煸豌豆苗
【原料】:杏鮑菇200克,豆苗300克,冬筍40克。
【調料】:花生油60毫升,姜、鹽、料酒、味精適量。
【制作】:
(1)豆苗去根洗凈,杏鮑菇冬筍切絲,姜切末。
(2)炒鍋上旺,火倒入花生油,燒至八成熱放入冬筍、杏鮑菇、姜末,煸炒片刻放入豆苗、料酒、鹽、味精。煸炒至豆苗斷,生起鍋裝盤即可。
特點:豆苗翠綠清脆,杏鮑菇增味襯色,色味具佳。
乳汁杏鮑菇
【主料】:杏鮑菇300G 青花菜一棵 姜末1/4茶匙
【調料】:鹽1/3茶匙 糖1/3茶匙 油一茶匙 紅豆腐乳1大匙 紹興酒1茶匙高湯1杯 糖1大匙淀粉1/3茶匙
【制作】:
1.杏鮑菇切成四厘米X二厘米長段,橫切花刀備用。
2.炒鍋注入油二杯以中火燒至五成熱,入杏鮑菇油炸至軟即可撈出瀝油。
3.青花菜去外皮,取小朵嫩部花狀,洗凈入滾水中加調味料(1)氽燙至熟后,撈出瀝干擺盤備用。
4.另起炒鍋入油一大匙,先爆香姜末后,依序加入調味料(2)及杏鮑菇,以小火燒至湯汁略干,最后加淀粉水勾芡即可。
【提示】:
1.紅豆腐乳下鍋前,要先用水調勻再用油炒過,可增豆腐乳獨特之豆香味。
2.以"豆腐乳"為主要調味時,較不適合再加麻油來提香或增加表面光澤,可改用色拉油或雞油代替。
鮑汁杏鮑菇
【制作材料】:杏鮑菇2個,小棠菜心9朵,調料:鮑魚汁2匙,蠔油1匙,生抽1匙,糖半匙,鹽一點。
【制作方法】:
1.小棠菜剝去外面的大葉子作他用,只留下菜心。
2、燒開一鍋水,下少許植物油和一點鹽,把小棠菜心焯熟,擺盤備用。
3.用小半碗清水加入蠔油、生抽、糖、鹽,攪勻成調味汁備用。
4.杏鮑菇切片,熱鍋放油,先把菇片煎一下。
5.再倒入調味汁煮開,轉小火慢慢煨至菇身變軟,吸入湯汁。
6.最后調入2匙鮑魚汁,拌勻即可。
7.先將菇片擺盤,再把湯汁均勻地澆上,成品完成。
【小訣竅】:先做一個汁讓菇片慢慢吸收,煮軟、煮透,是讓菇片吃起來爽口多汁的要點。
三杯杏鮑菇
【制作材料】:杏鮑菇200公克,地瓜150公克,九層塔20公克,麻油2大匙,姜片4片,辣椒1條,蔥1/2支,蒜頭6粒,高湯1杯,海鮮用三杯醬汁2茶匙
【制作方法】:
1.杏鮑菇洗凈、切塊,并瀝干;地瓜削皮、切塊;辣椒、蔥切段,備用。
2.將杏鮑菇放入150℃六分滿的油鍋中,以大火炸至杏鮑菇的梗略呈金黃色〈約2分鐘〉,即可撈起,備用。
3.另將地瓜放入150℃六分滿的油鍋中,以大火炸至表面脫水〈呈現皺皺的樣子〉,即可撈起。
4.另熱一鍋,放入麻油,加入姜片,至姜片成卷曲狀,再放入作法1的辣椒段、蔥段、蒜頭爆香。
5.加入海鮮用三杯醬、高湯、作法2的杏鮑菇和作法3的地瓜,以大火拌炒均勻至收汁。
6.加入九層塔,一起拌炒即可。
干煸杏鮑菇
【制作材料】:杏鮑菇,洋蔥,生抽,鹽,胡椒粉。
【制作方法】:
1.杏鮑菇洗凈切片,入沸水氽燙后濾水,加少許生抽拌勻腌制15分鐘。
2.洋蔥洗凈切絲。
3.炒鍋里加入一勺油,小火將杏鮑菇片兩面都煸成微黃色盛出。
4.到入洋蔥編出香味,倒入杏鮑菇片一起煸炒。
5.加入鹽、胡椒粉調味,炒勻即可。
麻油杏鮑菇湯
【制作材料】:杏鮑菇150公克,老姜50公克,枸杞10粒,水400㏄,黑麻油100㏄,米酒3大匙,香菇素4公克,鹽少許。
【制作方法】:
1.杏鮑菇以酒水洗凈,瀝干水分后以手撕成大長塊;老姜刷洗干凈外皮,切片;枸杞洗凈后泡水約5分鐘,瀝干水分;備用。
2.熱鍋倒入麻油燒熱,加入作法1的姜片,以小火慢炒至姜片卷曲并釋放出香味,加入作法1的杏鮑菇長塊拌炒均勻,沿鍋邊淋入米酒,續煮至酒味散發,再加入水以中火煮開,以鹽和香菇素調味,起鍋前加入作法1的枸杞拌勻即可。
黑椒杏鮑菇
主料:杏鮑菇
輔料:鹽、黑胡椒、植物油
1. 杏鮑菇洗凈,擦干表面水分,從中間切成兩段,然后豎著切片。
2. 平底鍋燒熱,放植物油,將切好的杏鮑菇擺入鍋中,煎至邊緣微微發黃翹起,翻面煎,均勻撒上鹽和一點點黑胡椒粉調味,煎至表面金黃邊緣微焦即可。
臘腸炒杏鮑菇
食材:杏鮑菇,臘腸,大蒜,食用油,鹽,牛肉粉,紅辣椒。
做法:
1.新鮮杏鮑菇、紅辣椒洗凈后從中間切開,再斜刀切成小片。
2.臘腸用清水沖洗干凈后也斜刀切片。
3.鍋內倒油,燒熱放入大蒜葉煸香。
4.放杏鮑菇、紅辣椒大火炒至8成熟,加少許鹽和牛肉粉調味。
5.下臘腸煸炒,直至臘腸和杏鮑菇炒熟即可出鍋。
干鍋杏鮑菇
1、將杏鮑菇用手撕成條,五花肉切片,青紅辣椒切條,洋蔥切條,蒜切片備用。
2、將洋蔥鋪在干鍋底部備用。
3、鍋內倒入食用油,然后放入五花肉煸炒至表面微黃。
4、加入豆瓣醬、豆豉、蒜片煸炒出香味。
5、將杏鮑菇放入鍋內煸炒勻均。
6、將紅綠辣椒放入鍋內煸炒,然后加入鹽、味極鮮醬油。關火前加入雞精、香油煸炒勻均即可盛入干鍋內。
杏鮑菇炒肉片
主料:
豬肉 適量 青椒 一根
杏鮑菇 一只 胡蘿卜 一根
輔料:
鹽、雞精、蔥、姜
步驟:
1、把豬肉切成片狀,薄一些,放進容器中,加入適量生抽老抽,胡椒粉,雞精和濕淀粉攪拌均勻,腌制十分鐘,把鍋燒熱,加入適量的植物油,燒至五成熟的時候下鍋翻炒至變色后盛出備用。
2、將青椒,胡蘿卜和杏鮑菇切片,蔥姜切末,放在一旁備用。
3、再起鍋燒熱,加入植物油,先將蔥姜爆香,再下入胡蘿卜片翻炒均勻,然后倒入杏鮑菇,杏鮑菇會吸油,鍋快干的時候加入適量的水或者高湯煮一分鐘左右。
4、最后加入青椒和肉片,翻炒半分鐘,加入適量的鹽和雞精就搞定啦。
小貼士:
1、杏鮑菇比較吸油,所以倒油的時候要稍微多一些。
2、青椒一下鍋就熟,所以一定要在最后快出鍋的時候放。
食療作用
杏鮑菇具有降血脂、降膽固醇、促進胃腸消化、增強機體免疫能力、防止心血管病等功效。
1.祛脂降壓
杏鮑菇能軟化和保護血管,有降低人體中血脂和膽固醇的作用。
2.提高免疫力
杏鮑菇蛋白質是維持免疫機能最重要的營養素,為構成白血球和抗體的主要成份。
3.消食
杏鮑菇有助于胃酸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宜于治療飲食積滯癥。
備注
杏鮑菇與其他一般品種的平菇、香菇、雞腿菇等的區別是:組織緊密、富有彈性、采摘后保存的時間較一般菇要長。
生物學特點
菇體形態
杏鮑菇子實體通常中等大。單生或群生。菇蓋直徑2-12cm,初期蓋緣內卷呈半球形,后漸變平,成熟后平展但邊緣不會上翹,中央淺凹淺盤狀至漏斗形。幼時淡灰色,成熟后淺黃白色,中心周圍常有放射狀黑褐色細條紋。菌肉白色,具杏仁味。菌褶向下延生,密集。菇柄的特點是基部粗大,中實,肉質,白色。栽培通風少時呈棒狀至保齡球狀。孢子印白色或淺黃色。孢子近紡錘形,平滑。菌絲有鎖狀聯結。
生育條件
1.營養:杏鮑菇是一種分解木質素、纖維素能力較強的食用菌,需要有較豐盛的營養,特別是氮源充分,菌絲生長茂盛,產量更高。人工栽培的主料,在棉子殼、木屑、甘蔗渣、麥稈等基質上生長很好。代料栽培加輔助材料,如米糠、麩皮、玉米粉、棉子餅粉、碳酸鈣、糖等,可增進菌絲生長蔓延,增長菇蕾發生量。
2.水分:杏鮑菇比較耐旱,但含水量適宜更有利于生長發育,提高產量。菌絲生長階段,培養料適宜含水量為60%-65%,但因為在栽培時不宜在菇體上噴水,菇體所需的水分主要起源于培養料,所以調配培養料含水量時可恰當提高至65%-70%。空氣相對濕度,菌絲體生長階段60%左右即可,而現原基后子實體分化階段以90-95%為宜,子實體生長階段可恰當調低到85-90%。
3.溫度:溫度是決定杏鮑菇栽培成敗及產量高低的關鍵。菌絲體生長的溫度領域是22-27℃,最適溫度是25℃左右,高于30℃,菌絲生長不良。杏鮑菇是恒溫鞏固性菇類,溫差過大,不利原基的發生,出菇溫度領域為10-18℃,最適溫度12-16℃,低于8℃不會現原基,高于20℃以上容易涌現畸形菇,還會發生病害,引起死菇、爛菇。子實體生長溫度為10-21℃,最適溫度為10-18℃。對溫度的節制,因菌株不同而異,在引種時要特別留意懂得菌株的特點。
4.空氣:菌絲體生長階段需氧量相對較少,低濃度的二氧化碳對菌絲生長還有刺激作用,隨著菌絲的生長,袋(瓶)中的CO2濃度由正常空氣中含量的0.03%漸升到2%以上,菌絲仍能很好生長。現原基期則需要充分的氧氣,CO2濃度應下降到0.5%左右。否則原基不分化而膨大成球狀。菇體生長發育期需要空氣新鮮,CO2濃度以小于0.01%為宜。
5.光照:菌絲體生長階段不需要光線,在黑暗的環境下會加快菌絲生長。現原基和子實體的生長發育期則需要一定的散射光,適宜的光照強度為500-1000Lx。
6.酸堿度:菌絲體生長的pH值領域為4-8,最適pH為6.5-7.5。出菇階段的最適pH值為5.5-6.5。
近幾年,杏鮑菇是我國工廠化食用菌家族中的新秀,由于其質地脆嫩,具有一股淡淡的杏仁香味,適合保鮮,加工和烹調,深受消費者歡迎。再加上我國工廠化金針菇產量的驟增,促使杏鮑菇的產量也在這兩年迅速增長起來。
關于杏鮑菇工廠化產品的價格問題,記者專門向江蘇揚州市金橋高新農業開發公司劉文海總經理做了調查,據劉總介紹,如今金橋公司日產杏鮑菇在3噸左右,產品上市后除了部分從上海出口外,其他大部分以內銷到揚州和常州周邊市場為主。整體價格和前一段時間相比,稍微有些偏低,但幅度并不是很大,每公斤在7-10元左右浮動,其主要原因是由于3月下旬到4月中旬低溫天氣造成食用菌應季菇收獲期延長,大棚菇和工廠化菇類上市時間重疊。而社會上流傳的蔬菜降價事件對杏鮑菇的價格影響也是原因之一。
劉總還告訴記者:菇價總體行情無明顯波動,但是在原材料上漲、工人工資上漲的情況下,這樣的菇價就使利潤減少,從企業整體核算上講,那也屬于是降價的現象了!再加上由于金針菇的產量倍增,使很多投資食用菌行業的企業轉投杏鮑菇而使整體產量增大。不過在未來技術越來越成熟,產量不斷提高的情況下,這個情況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對于未來幾個月,隨著天氣逐漸變熱,大棚菇和大棚蔬菜的下架,杏鮑菇等工廠化食用菌的市場需求將進一步增大,而價格也會逐漸升高,
據相關專家分析預測,在今后2--3年內,工廠化杏鮑菇市場不會出現大起大落,價格浮動也不會很大。其主要原因如下:
1、杏鮑菇的栽培工藝、栽培技術較為復雜,其產量也不穩定,大規模生產基地的形成仍需一定的時間。
2、雖然近幾年工廠化杏鮑菇的產量成倍增加,但是隨著人們生活越來越富足,對于營養的需求已經遠遠大于對于價格的要求,因此市場對于杏鮑菇的需求量也會迅速增加。
鮑菇的市場分析:由于生產量的激增,導致2013年開始,價值一路狂跌,已經接近成本線了,未來市場行情將持續低迷。
栽培條件
【營養要求】:杏鮑菇是一種分解纖維索、木質素、蛋白質能力較強的食用菌,各種農副產品下腳料和栽培平菇的原料中的碳源和氮源都能吸收利用,尤以棉籽殼、廢棉、闊葉樹木屑、玉米芯等主料,適量添加麥麩、米糠、玉米粉等輔料提高氮源為最佳。因為杏鮑菇氮源越豐富,菌絲生長越好,產量越高。
【溫度與濕度】:菌絲生長階段培養料含水量60%~65%,最適溫度20℃~26℃,子實體生長發育期空氣相對濕度以85%~95%為宜,溫度調控在10℃~25℃之間,15℃~18℃為最佳。
【光照與空氣】:菌絲生長階段不需要光線,卻需要新鮮空氣:出菇期給以500~1000勒克斯的光照或散射光,加強通風換氣。通風不良,菌絲生長緩慢,原基分化延遲,菇蕾萎縮。
【酸堿度】:菌絲生長階段培養料最適PH值為6.5-7.5,出菇期PH值為5.5~6.5。
種植生產
【栽培季節】:杏鮑菇屬低溫型菌株,從播種到出菇約需50~60天,長江流域可安排10月至11月制栽培袋,11月至次年1月出菇,其它地區可適當提前或延后。
【培養料配方】:
① 棉籽殼88%、玉米混合粉10%、石灰1%、碳酸鈣1%;
② 雜木屑75%、麩皮22%、糖1%、石灰1%、碳酸鈣1%;
③ 棉籽殼50%、雜木屑30%、玉米混合粉18%、石灰1%、石膏粉l%。上述配方含水量60%~65%。
【配料制袋】:將上述培養料分別比例稱量,置拌料場地面翻拌均勻,調節含水量60%-65%。用17×33×0.004厘米的折角聚乙烯袋或聚丙烯袋裝料,每袋裝干料500克濕重約1100克左右,對角反折直插式封口。裝完后放入大空滅菌包(自制約30元,可盛500-800袋)內滅菌4~5小時,冷卻至常溫后取出。接種用食用菌無菌接種器,在接種操作平臺上兩人配合全開式打開袋口接入菌種,每750克瓶裝杏鮑菇栽培種可接料袋40~60袋。接種后置清潔衛生的室內發菌培養,保持溫度在20℃~25℃之間,空氣相對濕度70%以上。每天通風1-2次,保持空氣新鮮,大約30天左右菌絲滿袋。
【排菌床】:出菇將長滿菌絲的菌袋直立排放在出菇場地面形成菌床,打開袋口,拉直袋筒膜,筒口膜表蓋1層報紙,噴水保持報紙濕潤,調控溫度15℃~18℃、空氣相對濕度80%,促其出菇。杏鮑菇從原基形成到子實體成熟,一般需13~15天。幼菇期在袋內小氣候中生長,當菇體在封閉的袋內向上生長至距袋口2厘米時去掉報紙,讓菇體接受散射光向空間伸展,增加噴水逐漸提高相對濕度達85%-90%,促使菇體不斷長大,形成正常的子實體。
【適時采收】:當杏鮑菇子實體的菌蓋平展,中間下凹,表面稍有絨毛,孢子尚未彈射時為采收適期。采收時手握菌柄,整朵拔起。采收后清理料面,停止噴水,生息養菌7-10天可出第2潮菇,生物轉化率可達l00%。
病蟲防治
危害食藥用菌子實體的主要害蟲是跳蟲,線蟲,菇蛆等。跳蟲、線蟲主要是危害幼小的菇蕾,菇蛆主要危害成熟期的菇體。這些蟲害對食藥用菌生產危害極大,須認真防治。跳蟲又名煙灰蟲,彈尾蟲。危害食藥用菌子實體的主要是菇疣跳蟲和黑角跳蟲。
菇疣跳蟲,近白色球形,半透明,幼蟲白色,體形與成蟲相似,休眠后蛻皮,色逐漸轉暗,銀灰色,群集時灰黑色,如同煙灰,成蟲形如跳蚤,體長1.2-1.5毫米,有短狀觸須,無翅,有8對足,常在培養料和子實體表面迅速爬行,尾部有彈跳器,通常以彈跳方式活動,跳躍高度可達數10厘米高,體表有油脂,不怕水,畦內灌水時可浮水一層,如同糠麩,隨水流動,在適宜環境中,繁殖速度快,每年可發生6-7代,20-28℃時大量發生。常群集于子實體背面根部和葉片的菌孔內。特別是幼菇期,原基會被蟲體覆蓋,使菇體萎黃,感染細菌腐爛而停止生長。跳蟲是種植環境過于潮濕,衛生條件極差的指示性害蟲。
防治方法如下:
1.種植場地必須選擇衛生、通風,水源條件比較好的地方避開低洼圈廁和垃圾場,減少污染機會。
2.沒有長出子實體之前,可在周邊環境噴灑0.1%的低毒辛硫磷1-2次進行預防。如果發現蟲體后也可用同樣方法進行防治。
(1)線蟲種類較多,常見有血線蟲,菇蛆,節節蟲等。血線蟲,蟲體長3-4厘米,非常纖細,好似血線頭,成群集在菇蕾周圍1-2厘米深的土層內,危害幼小菇蕾,使菇體生長停止萎黃或腐爛。
(2)菇蛆為危害成熟期菇類的主要害蟲。體長寸許,多鉆入菇體內側,使菇體品質嚴重下降,失去商品價值。發生菇蛆,可在菇體根部,葉片之間發現蛛網狀物或蟲蛀孔等。
防治辦法:
1、局部噴灑0.3-0.5%敵百蟲水,周邊噴灑速滅殺酊。
2.綜合防治,清潔周邊環境衛生。保持清潔水源。發現病蟲害及時進行處理,防止傳播
提取物
杏鮑菇含有高蛋白、低脂肪和人體必需的各種氨基酸,更重要的是含有豐富的多糖類物質。杏鮑菇提取物主要就是杏鮑菇多糖
杏鮑菇提取物(杏鮑菇多糖)的功能
1、降血糖作用 病小鼠高血糖有防治作用,使實驗小鼠葡萄糖耐受量及耐受量曲線得到明顯改善,還能減少糖尿病小鼠飲水量。
2、增強肌體免疫功能,具有抗病毒、抗腫瘤作用,且能降低機體膽固醇含量,降血脂、防止動脈硬化。3、杏鮑菇多糖作為一種特殊的免疫調節劑,在激活T淋巴細胞中具有強烈的宿主介導性,能刺激抗體形成、增強人體免疫力、發揮抗癌作用。
參數用途
【性狀】:本品為棕褐色或棕黃色粉末,易吸濕 ,易溶于水。
【含量】:40-80%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