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蔥隸屬于百合科蔥屬,別名:香蔥、綿蔥、火蔥、四季蔥、細米蔥。上部為青色蔥葉,下部為白色蔥白。原產于西伯利亞,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分布廣泛,而以山東、河北、河南等省為重要產地。蔥是重要的調味料,食用部位為蔥葉、蔥白、蔥須,可鮮食、炒食,還可加工制成蔥干、蔥酥;蔥在食療治病上有多種功效,也是一種保健藥用蔬菜。
- 中文學名:小蔥
- 拉丁學名:Allium schoenoprasum L.
- 別 稱:香蔥、綿蔥、火蔥、四季蔥、細米蔥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單子葉植物綱
- 亞 綱:百合亞綱
- 目:天門冬目
- 亞 目:百合亞目
- 科:百合科
- 亞 科:蔥亞科
- 族:蔥族
- 屬:蔥屬
價值
編輯作調料
藥用
蔥葉,又名青蔥管,具有祛風發汗,活血通絡,解毒消腫的作用。
生長要求
編輯香蔥耐寒、耐肥、對土壤適應性廣,但抗熱耐旱力較弱。營養生長期適宜涼爽的氣候條件,發芽適溫為13~ 20 ℃,莖葉生長適溫18~23 ℃,根系生長適溫14~18℃,氣溫28℃以上生長速度慢。因香蔥的根系分布淺,需水量比大蔥少,但不耐干旱,適宜土壤濕度為70%~80%,空氣濕度60%~70%。光照強度中等,強光條件下組織容易老化,纖維增多,品質變差。適宜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壤土和重壤土地塊種植,不適宜在砂土地塊種植,需氮、磷、鉀和微量元素均衡供應,不能單一施用氮肥 [2] 。
種植技術
編輯露地栽培
4月上旬定植,6月上旬可以采收,7月份為采收盛期。夏蔥6月中下旬定植,夏季高溫可采用遮陽網栽培或套種高稈作物,8月中旬采收,9月份進人采收盛期,此時品質好,價格高。冬蔥10月中旬以后定植,使香蔥的旺長期避開中秋前的高溫陰雨,防止蔥苗過分生長,降低抗逆性。香蔥不宜多年連作,也不宜與其它蔥蒜類混茬,一般栽2~3年就要與大豆、玉米及其它蔬菜作物進行輪作換茬。
冷棚栽培
1、育苗
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冷棚內直播或育苗移栽。
2、定植
8月下旬至9月上旬,當蔥長至2片真葉,株高20 cm時開始定植。畝施有機肥3 000~5000kg、復合肥15kg作底肥。育苗畦提前1~2 d澆水,用叉起苗,少傷根,選陰天定植。連作3年以上的重茬地畝施入石灰100~ 150 kg、 熟石灰用50~ 100 kg。蔥溝與冷棚走向一致。定植不易過深,開溝3~5 cm,然后澆水,排蔥法定植。行距15cm,株距1 cm,畝密度30萬~35萬株 [3] 。
3、扣棚
扣膜時間在12月上、中旬(大雪前后),能夠保證蔥的回根和正常返青。返青后于1月上旬澆水,畝施三元復合肥、尿素各7~8kg。澆水后及時通風,保持最佳溫度13 ℃~25 ℃,若低于此溫度,應盡量保溫。土壤相對濕度70% ~ 75%,此時若溫度偏高,水分蒸發量大,可在1月中下旬補澆一次小水 [3] 。
病害防治
編輯葉枯病
紫斑病
為害部位初呈水漬狀白色小點,后變淡褐色圓形或紡錘形凹陷斑,病斑繼續擴大呈暗紫色,中部呈現同心輪紋,周圍有黃色暈圈,潮濕時病斑上有黑褐色霉狀物,嚴重時多個病斑擴展聯合成大病斑,造成葉片枯死倒折 [4] 。
防治方法
目前對葉枯病、紫斑病有較好預防作用的藥劑有70%代森錳鋅WP 500倍液、50%多菌靈WP 5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WP 500倍液等,該類藥在蔥分蘗期以前使用,10d一次,連用2~3次,對葉枯病、紫斑病有較好的預防效果。
在發病初期選用10%世高WG 1 500倍液、25%施保克EC 1000倍液、25%菌威EC 10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WP 500倍液進行防治,7~10d一次,連用2~3次,就能確保蔥白正常生長,有顯著的保產作用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