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羥基硬脂精
- 中文名
- 羥基硬脂精
- 外文名
- oxystearin
- CNS號
- 00.017
- INS號
- 387
- 別 名
- 氧化硬脂精
介紹
羥基硬脂精,又名氧化硬脂精,為部分氧化的硬脂酸和其他脂肪酸的甘油酯的混合物,分子式為C21H42O5,相對分子質量為374.55518,
性狀
棕黃至淺棕色脂狀或蠟狀物質??谖洞己?。溶于乙醚,己烷和氯仿。
用途
食品抗氧化劑:延緩食品氧化變質、提高食品穩定性和延長貯存期的食品添加劑。
食品抗氧化劑:延緩食品氧化變質、提高食品穩定性和延長貯存期的食品添加劑。
使用標準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規定:
食品分類號 | 食品名稱 | 最大使用量 | 備注 |
02.01 | 基本不含水的脂肪和油 | 0.5g/kg |
抑制油脂氧化
天然油脂暴露在空氣中會自發地發生氧化反應,氧化產物分解生成低級脂肪酸、醛、酮等,產生惡劣的酸臭和口味變壞等,這一現象就稱為油脂的自動氧化酸敗,此現象是油脂及含油食品敗壞變質的主要原因。油脂的自動氧化遵循自由基(也稱游離基)反應機制,它包括以下4個階段(式中以RH代表脂肪或脂肪酸分子)。
第一階段:引發在第一階段反應中,脂肪分子(RH)被熱、光或金屬離子等自由基引發劑活化后,分解成不穩定的自由基R·和H·。由于自由基能重新結合成RH、RR、H2等,因此,易于消失。但當有分子氧存在時,自由基可以與O2反應生成過氧化物自由基。然后,此過氧化物自由基又和脂肪分子反應,生成氫過氧化物和自由基R·,通過自由基R·的鏈式反應,又再傳遞下去。此時就是沒有活化劑的引發,自由基也能不斷產生。隨著反應的進行,更多的脂肪分子轉變成氫過氧化物,氫過氧化物進一步變化,產生更多的自由基。當自由基和自由基或自由基和自由基失活劑(以X表示)相結合,產生穩定化合物時,反應便告結束。
反應過程中產生許多短鏈羰基化合物,如醛、酮、羧酸等,是產生酸敗和劣味的主要物質,而大量過氧化物的存在,對人體也會產生不良結果。
抗氧化劑的作用機理最主要是終止鏈式反應的傳遞;
抗氧化劑的自由基A·沒有活性,它不能引起鏈式反應,卻能參與一些終止反應。
注意事項
抗氧化劑只能起到阻礙氧化反應.延緩食品開始敗壞的作用,但不能改變已經變壞的后果。因此,在使用抗氧化劑時,必須正確掌握在早期階段使用,以發揮其抗氧化作用。
油脂的氧化酸敗是自發的鏈式反應,在鏈式反應的引發期之前加入抗氧化劑,即能阻斷過氧化物的產生,切斷反應鏈,從而發揮其抗氧化作用,達到防止氧化的目的。反之,抗氧化劑加入過遲,即使加入較多量的抗氧化劑,也已無法阻止氧化鏈式反應及過氧化物的分解反應,往往還會發生相反的作用。這是因為抗氧化劑本身是易被氧化的還原性物質,被氧化了的抗氧化劑反而可能促進油脂氧化。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