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硅酸鈣
硅酸鈣是白色粉末。無味。無毒。溶于強酸。不溶于水、醇及堿,多為針狀結晶。在加熱至680~700℃時脫出結晶水,結晶外形無變化。由硅酸和生石灰及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進行水熱反應生成硅酸鈣微晶料漿,經過濾,洗滌,干燥制得。
硅酸鈣由碳酸鈣和二氧化硅在高溫下煅燒熔融而成。由于生成條件的不同,結晶形態不同,用途也不同。主要用作建筑材料、保溫材料、耐火材料,涂料的體質顏料及載體,助濾劑,糖果拋光劑,膠母糖撒粉劑,大米涂層劑,懸浮劑,分析試劑。
- 中文名
- 硅酸鈣
- 外文名
- Calcium Silicate
- CAS號
- 1344-95-2
- 分子式
- CaSiO3
- EINECS號
- 233-250-6
- 用 途
- 適用于鋼鐵、石化、陶瓷、玻璃等
簡介
中文名稱:硅酸鈣
中文別名:微孔硅酸鈣;活性硅酸鈣;無水硅酸鈣; 偏硅酸鈣; 鈣標樣; 有機金屬鈣標準溶液
英文別名:CS lafarge;Calcium hydrosilicate;Calcium metasilicate;Calcium polysilicate;Calcium silicate,synthetic nonfibrous;Calflo E;Calsil;Florite R;Marimet 45;Micro-cel
EINECS號:233-250-6
水溶性:不溶于水
溶度積(室溫):2.5×10-8
分子量:116.16
分子式:CaSiO3
制取:

性能特點
1.強度高:在容重相近時,它是無機硬質絕熱材料中強度最高的保溫材料。
2.耐熱性:在使用溫度范圍內不變形。
3保溫隔熱性:導熱系數比其它硬質塊狀絕熱材料低。
4.為無石棉產品防火阻燃。
5.抗菌防霉耐老化抗腐蝕保證健康環境。
生產方法
1、由氧化鈣和二氧化硅在高溫下煅燒熔融而成。
2、將純石英與碳酸鈣按CaO/SiO2為1∶1(摩爾比)混合,放入鉑坩堝中于1500℃以上充分熔融后,將鉑坩堝在水中急冷。將制得的偏硅酸鈣玻璃體放入鉑坩堝中,加熱至800~1000℃,即開始結晶而生成β-CaSiO3。
3、利用α-CaSiO3的冷卻進行制備。在純固態下α-CaSiO3向β-CaSiO3轉移是困難的,即使相當慢的冷卻,也很難使轉化進行。因此,往α-CaSiO3中加入其重量幾分之一左右的偏釩酸鈣,促進轉化。
食品使用


硅酸鈣(Calcium silicate)是由不同比例的CaO和SiO2組成,包括硅酸三鈣(3CaO·SiO2)和硅酸二鈣(2CaO·SiO2),分為無水和有水2種。
性狀與性能:硅酸鈣系白色至灰白色易流動粉末,在吸收較多水分后仍然較好地保持其流動性。一般不溶于水,但可與無機酸形成凝膠,相對密度為2.9,其5%的懸濁液的pH為8.4~10.2。常用作抗結劑、助濾劑、懸浮劑等。
毒性:ADI值不作特殊規定。一般可以認為是安全的。
使用: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規定,硅酸鈣作為抗結劑可用于乳粉(包括加糖乳粉)和奶油粉及調制產品,干酪和再制干酪及其類似品,可可制品(包括以可可為主要原料的脂、粉、漿、醬、餡等),淀粉以及淀粉類制品,食糖,餐桌甜味料,鹽及代鹽制品,香辛料及粉,復合調味料,固體飲料,酵母及酵母類制品,最大使用量按照生產需要適量使用。FAO/WHO規定,硅酸鈣用于干燥乳清粉及乳清制品的最大使用量為10 g/kg,用于糖粉和葡萄糖粉的最大使用量為15 g/kg,用于鹽及代鹽制品最大使用量為按照生產需要適量添加。FDA規定該產品可用于餐桌用鹽及各種食品的抗結劑(最大添加量不超過食品質量的2%)用于發酵粉最大添加量不超過食品質量的5%。
急救措施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吸入。如果吸入,請將患者移到新鮮空氣處。 如呼吸停止,進行人工呼吸。
皮膚接觸。用肥皂和大量的水沖洗。
眼睛接觸。用水沖洗眼睛作為預防措施。
食入。切勿給失去知覺者通過口喂任何東西。 用水漱口。
主要癥狀和影響,急性和遲發效應
據我們所知,此化學,物理和毒性性質尚未經完整的研究。
計算化學數據
分子量:116.1617 (g/mol)
分子式:CaSiO3
氫鍵供體數量:0
氫鍵受體數量:3
可旋轉化學鍵數量:0
準確質量:115.924262
同位素質量:115.924262
同位素質量:115.924262
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TPSA):63.2
重原子數量:5
形式電荷:0
復雜度:18.8
同位素原子數量:0
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共價鍵單元數量:2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