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銀花茶
金銀花茶屬于花茶類,是用優質綠茶為素坯,加以新鮮金銀花按金銀花茶窨制工藝窨制而成。夏季為金銀花的采摘期,花初開時為純白色,翌日變為黃色,香氣逐漸散失,因此以開花當天采摘最好。
金銀花茶味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疏利咽喉、消暑除煩的作用。優質金銀花茶,外形條索緊細勻直,色澤灰綠光潤,香氣清純雋永,湯色黃綠明亮,滋味甘醇鮮美,葉底嫩勻柔軟。
- 中文名:金銀花茶
- 茶葉類別:花茶 功 效:清熱解毒、通經活絡、護膚美容適
用:老幼皆宜
主要產地:河南封丘、山東平邑、河北巨鹿
歷史發展
金銀花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是以不同的部位入藥的。宋代以前只用莖、葉,以花入藥始于宋代,清代之前則莖、葉、花同等入藥;貴花而賤藤始自清代,民國時期才對不同產地的金銀花做出優劣之分。金銀花作茶飲用出自清代,《本草求真》“金銀花”條提到:“江南地方,以此代茶。”《植物名實圖考》記載:“吳中暑月,以花入茶飲之,茶肆以新販到金銀花為貴,皆中州產也。”
在泡茶飲用、制造藥露、防治瘟疫等方面,金銀花均優于忍冬藤,于是在1928年由紹興和濟藥局刊印的曹炳章《增訂偽藥條辨》對不同產地的金銀花做出優劣之分:“金銀花,產河南淮慶者為淮密,色黃白,軟糯而凈,朵粗長,有細毛者為最佳。禹州產者曰禹密,花朵較小,無細毛,易于變色,亦佳。濟南產者為濟銀,色深黃,朵碎者次。毫州出者朵小性梗,更次。湖北、廣東出者,色深黃,梗朵屑重,氣味俱濁,不堪入藥。”
2002年,國家衛生部《關于進一步規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明確了金銀花既是食品又是藥品,長期食用無毒副作用。
自然地理
產地分布中國金銀花的種植區域主要集中在四川廣元朝天、山東、陜西、河南、河北、湖北、江西、廣東等地。河南封丘、山東平邑和河北巨鹿為中國三大主要產地,山東平邑縣和湖南隆回縣被國家林業局評為“中國金銀花之鄉”。
生長環境
金銀花的適應性很強,對光、熱、濕度條件要求不高,只要滿足年均光照時數在1300-1800小時,年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左右,均可良好生長。金銀花對土壤要求不嚴,山坡、梯田、地堰、堤壩、瘠薄的丘陵都可栽培,土質疏松、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泥沙土最為適宜,最佳栽培海拔為600-1200米。野生金銀花多生于較濕潤的地帶,如溪河兩岸、濕潤山坡灌叢、疏林中。
加工工序
主料制備金銀花茶以精制綠茶胚為主料,用量為90%左右。采摘一芽二葉或一芽三葉的鮮茶葉作原料,按照“高溫剎青、快速搓揉、完全烘烤”的綠茶制作工藝制成茶胚,要求茶條緊結、葉片幼嫩、含水量不超過4%(手捻葉成粉,手折梗即斷),并剔除老葉、茶梗雜物,篩去茶末。
鮮花采摘
5-7月為金銀花采收期。在此期間,當花蕾由綠變白,上部膨大,下部青色時,即可采收。如有已開放的花朵,也要一同采收。在一天之內,應在上午9時以前采摘,此時露水未干,不會傷及未成熟的花蕾,而且花的香氣最濃,也便于保持原有花色。采摘按鮮蕾采摘標準從花序基部采下,輕采輕放。
茶胚吸香
按每10公斤茶胚配用鮮金銀花5-6公斤的比例備料。視鮮花多少,均勻分裝入數個(用尼龍紗窗布縫制的)網袋中攤平。將茶胚和花袋隔層攤放在潔凈木箱中,即放一層茶就放一袋花,再放一層茶,把容器口封嚴讓茶葉吸香。2-3小時后,從容器中提出花袋,取出茶胚混勻,再將茶胚與花袋隔層攤放容器中進行二次吸香,然后取出茶和花袋。
花茶配制
茶葉吸香后,把金銀花提出置于陽光下曝曬,當銀花手搓可成粉時,即可與吸香茶葉按1比10的比例混合均勻,最后秤重包裝即為成品。金銀花必須在陽光下曬干,不宜烘干,否則難以保持原有色澤。
價值功能
主要功效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通經活絡,護膚美容的功效,能降壓、降低血清膽固醇,增加冠脈血流量,預防冠心病和心絞痛;抑制腦血栓的形成;改善微循環,清除過氧化脂肪沉積,促進新陳代謝,延緩衰老,潤膚祛斑。
具體功效: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對多種致病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霍亂弧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2、殺菌作用。對肺炎球菌、腦膜炎雙球菌、綠濃桿菌、結核桿菌、志賀氏痢疾桿菌、變形鏈球菌等有抑菌和殺菌作用,對流感病毒、孤兒病毒、皰疹病毒、鉤端螺旋體均有抑制作用。
3、疏熱散邪作用。對外感風熱或溫病初起,身熱頭痛、心煩少寐、神昏舌絳、咽干口燥等有一定作用。
4、涼血止痢作用。對熱毒痢疾、下痢膿血、濕溫阻喉、咽喉腫痛等有解毒止痢涼血利咽之效。
5、消炎解毒作用。對癰腫疔瘡、腸癰肺癰有較強的散癰消腫,清熱解毒作用。
特殊禁忌
金銀花藥性偏寒,不適合長期飲用,僅適合在炎熱的夏季暫時飲用以防治痢疾。虛寒體質及月經期內不能飲用,脾胃虛弱者不宜常用。金銀花性味寒涼,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在暑天使用較為合適。
品茗指南
鑒別方法1、香氣的新鮮靈活程度,與香氣的陳、悶不爽相對立。
2、香氣的濃厚深淺程度,與香氣淡薄浮淺相對立,一般經過三次窨花,花香才能充分吸入茶身內部,香氣較為濃厚耐久。
3、香氣純正不雜,與茶味融合協調的程度,與雜味、怪氣、香氣悶濁相對立。這種香氣的質量鑒別,只有評茶師和飲茶愛好者長期品嘗積累經驗,才能細細地辨別出來。
品飲技巧
泡飲金銀花茶,首先欣賞金銀花茶的外觀形態,取泡一杯的茶量,放在潔凈無味的白紙上,干嗅金銀花茶香氣,察看茶胚的質量(烘青、炒青、曬青及嫩度、產地等),取得金銀花茶質量的初步印象?;ǜ缮珴砂變?、明亮,為好花干的標志;黃褐深暗,為花干質差的表象。
對于沖泡茶胚特別細嫩的金銀花茶,因茶胚本身具有藝術欣賞價值,宜用透明玻璃茶杯,沖泡時置杯于茶盤內,取金銀花茶二三克入杯。用初沸開水稍涼至90℃左右沖泡,隨即加上杯蓋,以防香氣散失;手托茶盤對著光線,透過玻璃杯壁觀察茶在水中上下飄舞、沉浮,以及茶葉徐徐開展、復原葉形、滲出茶汁湯色的變幻過程,稱為“目品”。
沖泡3分鐘后,揭開杯蓋一側,鼻聞湯中上升的香氣,有興趣者,還可湊著香氣作深呼吸,充分領略香氣,稱為“鼻品”。
茶湯稍涼適口時,小口喝入,在口中稍事停留,以口吸氣、鼻呼氣相配合的動作,便茶湯在舌面上往返流動一二次,充分與味蕾接觸,品嘗茶味和湯中香氣后再咽下,如是一二次,才能嘗到名貴金銀花茶的真香實味。
選購技巧
編輯在選購金銀花時,可以從金銀花的外形、色、氣、味等方面入手識別質量。正品金銀花長2-3厘米,表面黃白色或綠白色,氣清香,味淡、微苦。如果表面呈棕色或紅棕色,則多由紅腺忍冬或山銀花冒充,有的是陳舊藥材或因存儲不當造成的。如金銀花柔毛、腺毛模糊不清或不可見,則是不法商家為增加重量在金銀花中摻了滑石粉或面粉。
等級標準
分級 | 水分 | 長度 | 開放程度 | 雜質 | 碎末 | 顏色 |
---|---|---|---|---|---|---|
一級 | ≤10% | ≥2.5cm | ≤2% | 無 | ≤2% | 花色翠綠,湯色清亮,無雜色花蕾 |
二級 | ≤10% | 1.5~2.5cm | ≤5% | ≤1% | ≤3% |
花色翠綠或黃綠,雜色花蕾含量≤3%,湯色較清
|
三級 | ≤10% | ≤1.5cm | ≤8% | ≤3% | ≤5% |
翠綠或黃綠,雜色花蕾含量≤5%,湯色清亮
|
存儲方法
1、避免光照。茶葉受陽光照射易引起色變和質變。貯存在白色透明玻璃瓶中的茶葉,受陽光照射,內含的少量水分便會蒸發,引起茶葉返潮、變黃或發生霉味,因此要在避光器皿中保存茶葉。2、防止走氣。宜將茶葉分成小份額分開貯存,需多少取多少。如果大量貯存在一起,經常開蓋取用,茶葉的香氣便會揮發而走味,空氣中的水分也會進入,茶葉易受潮、變質。
3、防止茶葉返潮。茶葉本身含水量很低,但茶葉中所含的烯萜類物質吸潮性很強。因此,宜用干凈的白棉紙、牛皮紙將茶葉分裝成小包,存放在壇罐中。
4、避免接近熱源。即使放在密封罐中的茶葉,也不能放在易產生水汽和有熱源的灶臺、鍋爐旁,以防熱氣熏蒸和受潮而變質。
5、防異味竄入。茶葉中的烯萜類物質,有較強吸收異味的特性,所以存放茶葉的器皿中,切忌同時貯存有異味的物品,否則茶葉就會很快變味,尤其不能存放在有樟腦丸的箱柜中。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