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泡臺
三泡臺,又稱蓋碗,民間叫盅子,上有蓋,下有托盤,盛水的花碗口大底小,精致美觀。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三泡臺
-
別稱蓋碗茶
-
主要原料枸杞桂圓,茶葉冰糖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主要營養成分茶葉冰糖枸杞桂圓
-
主要食用功效養生
-
適宜人群所有人,所有人
-
副作用無
簡介
每到炎熱的夏天,喝蓋碗茶比吃西瓜還要解渴。到了冬天,西北群眾早晨起來,圍坐于火爐旁,烤上幾片饃饃,或吃點馓子,總要"刮"幾盅蓋碗茶。
中國是茶的故鄉,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家家有茶,戶戶品茗,客來敬茶已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美德。由于地理位置、生活方式的不同,飲茶習俗也各有差異,在甘肅,大多數人則更喜歡"三泡臺"藥茶飲。
起源
三泡臺源于盛唐時期,明清時期傳入西北, 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茶品。茶具制作玲瓏小巧,由茶蓋、茶碗、茶托三部分組成,故稱為"三泡臺"或蓋碗茶。細瓷精致,古色古香,令人賞心悅目,飲用時令人馨香甘甜,回味無窮。三泡臺,是用上等的菊花、福建桂圓、新疆葡萄干、甘肅臨澤小棗、荔枝干、優質冰糖為佐料配制而成,香而不清則為一般,香而不甜為苦茶,甜而不活不算上等,只有鮮、爽、活才為茗中佳品,呷上一口,茶的清、干果的香、冰糖的甜摻合著浸入絲絲神經……。
嫩綠的茶葉如雪花飄散般徐徐降落,褐色的桂圓和金黃色的菊花如春蕾初綻般地飄浮在水面,紅棗和杏干安逸地躺在春尖茶輔的被子上,零零落落的小個頭的枸杞忽上忽下,紅的、紫的、綠的、白的,一片怡然生機、相映成趣!縷縷煙絲般升騰的熱氣,攜著清芬幽香,沁人心脾……
蘭州三泡臺老字號,他匯中華茶道之精粹,集歷代宮廷皇家品茶之特色,繼承并發揚了遠流長的蘭州茶文化,色鮮味美,清香怡人,強身健體。
三泡臺這種茶飲獨具著蘭州的地方特色,只說這是茶飲,不夠全面,不夠深刻。三泡臺,那是蘭州這個城市必不可少的消閑生活方式,在飲用時,必須是拖著蓋碗,另一只手輕輕用碗蓋把茶碗中漂浮的茶葉刮進碗蓋里,用碗蓋把茶湯潷出,喝的時候,要吸,要發出吱溜吱溜的響聲,當茶香和果香滿口游走,會不自覺地發出滿意的贊嘆!因此,三泡臺也叫"刮碗子"。說刮碗子,那就是休閑、聊天、喧關的引申義。夏天在黃河邊的茶園子,公園里的樹蔭下,一張小桌,幾把躺椅,或三五知己,或親友家人,或兩情相悅,或祖孫三代,打著小牌,聊著小天,嗑著瓜子,刮著碗子,幾乎是老少咸宜。
配料
三泡臺茶,因配料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根據不同的季節選用不同的茶葉。在配料上,一般有紅糖磚茶、白糖清茶、冰糖窩窩茶。身體不好的人可根據病情選用不同的茶水,如清熱泄火可用冰糖窩窩茶;胃塞的人可用紅糖磚茶;欲促進消化可用白糖清茶。日常保健的"八寶茶",除了放茶葉以外,還要放紅棗、枸杞、核桃仁、桂圓、芝麻、葡萄干、果脯等。回族泡蓋碗茶,需用滾燙的開水沖一下碗,然后放入茶葉和各種配料,沖入開水,加蓋。泡茶時間一般為二至三分鐘。
做法
1.大火燒開水壺中的水,沖入蓋碗,用夾子夾住茶碗輕輕搖晃,用開水把茶碗均勻地燙一遍。
2.將所有材料放入茶碗,再次燒開壺中的水,緩緩沖入茶杯,加蓋悶2分鐘。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