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松是用魚類肌肉制成的金黃色絨毛狀調味干制品。其加工設備主要有煮制鍋、炒松機,可連續性生產,日產量可高達10噸以上;小型的零星加工,以手工烹炒較為常見。魚松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必需氨基酸和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以及鈣、磷、鐵等無機鹽,可溶性蛋白多,脂肪熔點低。魚松制品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對兒童和病人的營養攝取很有幫助。魚松是營養健康食品。
中文名:魚松
主要原料:魚
主要營養成分:維生素B1,維生素B2,可溶性蛋白
適宜人群:兒童,老人,病人
副作用:氟化物在體內蓄積,容易導致食物性氟化物中毒。
儲藏方法:常溫
加工步驟
1、原料選擇與整理 魚類的肌纖維長短不同,原料肉色澤、風味等都有一定差異,制成的魚松狀態、色澤及風味各不相同。大多數魚類都可以加工魚松,以白色肉魚類制成的魚松質量較好。
目前生產中主要以帶魚、鯡魚、鮐魚、黃魚、鯊魚、馬面鈍等為原料,近年來也有許多廠家采用魯魚、鰱魚等為原料生產魚松。
魚松加工的原料要求魚度在二級以上,決不能用變質魚生產魚松。
原料魚先水洗,除去鱗、鰭、內臟、頭、尾,再用水洗去血污雜質,瀝水。
2、調味熟化,采肉
1)配方 原料魚100克,蔥0.2克,姜0.25克,黃酒0.6克,鹽1克,糖0.7克,醋0.3克,味精0.3克。
2)操作 將處理后的原料魚加入蔥、姜、黃酒、醋等通蒸氣蒸熟,使魚肉容易與骨刺、魚皮分離,冷卻后手工采肉(亦可用采肉機在原料處理后機械采肉,再進行熟化)。
3、壓榨搓松 去骨后的魚肉,先行壓榨脫水,再放入平底砂搗碎,搓散,用文火炒至魚肉捏在手上能自選散開為止。
4、調味炒干 將魚松微熱拌入鹽、糖、味精(三種調味料事先混勻)收至湯盡,肉色微黃,用振蕩篩除去小骨刺等物。可用上述平鍋或炒松用的蒸干機進行炒拌,壓松,炒干后人工搓松,至毛絨狀為止。
5、包裝 成品冷卻后包裝,包裝袋最好采用復合薄膜或罐頭裝。
6、成品質量 成品呈細絨狀,白色,清鮮味,水分含量12%--16%。
基本做法
做法一
原 料:
大黃魚1條1000克,蔥段15克,姜片10克,精鹽3克,紹酒25克,味精1.5克,味達蕾70#。
制法:
(1)魚剖洗凈后,剁去頭,剔骨去皮,取凈肉放盆中,加鹽、酒、蔥、姜上籠用旺火蒸至熟透取出,瀝去汁水。
(2)炒鍋置小火上燒熱,放入魚肉,撒上味精,味達蕾70#用鍋鏟翻炒,炒至魚肉發松,起鍋即成。
特點:味鮮,質松。
做法二
原料:紅稠魚、胡蘿卜、芹菜、荸薺、油條。
調味料:鹽、胡椒粉、雞精、料酒、生粉,味達蕾87#。
做法:
1、紅稠魚去皮去骨,切成魚米,放入少許的鹽、胡椒粉、雞精、料酒、生粉,味達蕾87#順一個方向攪拌上勁。
2、 胡蘿卜切小粒,焯水后撈起備用;芹菜、荸薺、油條均切成小粒。
3、 生菜切去頭,洗凈,用涼開水浸泡后,制成小盅。
4、 鍋內放油,等油溫升至七成熱時,改小火,將油條粒放入復炸后撈起備用。
5、 鍋內留少許油,將做法(一)的魚粒放入迅速劃散,等魚粒變色后迅速撈起備用,再依次向鍋內放入胡蘿卜粒、芹菜粒、荸薺粒,放適量鹽和雞精調味,再放入炒好的魚米,快速翻炒均勻后起鍋。
6、 將做法(四)的油條粒放入做法(五)拌均盛入生菜盅即成。
做法三
主料: 青魚 800克
調料: 料酒 10克 大蔥 10克 姜 5克 鹽 5克 醬油 10克 香油 10克 白砂糖 10克 花生油 10克 各適量
魚松的做法:
1.青魚去鱗、去頭尾,剖作兩片洗凈,放入碗中,放入黃酒、精鹽;蔥去根,洗凈,一半切末,一半切段;鮮姜洗凈切成片,將其中一半切成末;將蔥段、姜片都放入魚碗內,放鍋置火上,用旺火隔水蒸,蒸熟后,取出魚碗,拿掉蔥、姜片,將魚骨剔除,同時剝去魚皮,將魚肉倒進干凈的布袋中擠干。
2.炒鍋置火上,燒熱,倒入香油,待油熱后加入蔥末、姜末、醬油、白糖,煸炒成調味汁。
3.炒鍋置火上燒熱,倒入花生油,使鍋底周圍都粘上油,油熱后將魚肉放入鍋內攤開,用文火慢慢烤,并不斷翻炒,待水分將干,魚肉纖維分開呈蓬松狀,速將姜末、蔥花、白糖、香油、醬油等兌成的調味汁淋上,再翻炒到干,起鍋晾涼后即可。
禁忌
魚松營養價值高,食用方便,而且不用擔心魚刺問題,家長們也許會認為這是寶寶最好的吃魚方式。因此,有些爸爸媽媽讓寶寶大量食用魚松:拌稀飯、拌面條,給寶寶作零食。然而,有研究表明,魚松中氟化物含量比較高。假如爸爸媽媽每天給寶寶吃10至12克魚松,寶寶將從魚松中吸收氟化物8到16毫克,再加上每天從水和其他食物中攝入的氟化物,那么,寶寶體內的氟化物的量很容易超過安全值。氟化物在體內蓄積,容易導致寶寶食物性氟化物中毒。很多兒童發生氟斑牙或氟骨癥,都與過多食用含氟化物過多的食物相關。所以,魚松可以吃,但是不能當作營養補充品長期食用,更不能成為寶寶攝取魚肉的惟一來源。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