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麥
燕麥(拉丁學名:Avena sativa L.)為禾本科植物,《本草綱目》中稱之為雀麥、野麥子。燕麥不易脫皮,所以被稱為皮燕麥,是一種低糖、高營養、高能食品。燕麥性味甘平。能益脾養心、斂汗。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可用于體虛自汗、盜汗或肺結核病人。煎湯服,或“舂去皮作面蒸食及作餅食。”(《救荒本草》).燕麥耐寒,抗旱,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強,能自播繁衍。燕麥富含膳食纖維,能促進腸胃蠕動,利于排便,熱量低,升糖指數低,降脂降糖,也是高檔補品之一,在貧苦地區是不可缺少的干糧。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燕麥
拉丁學名
Avena sativa L.
別稱
皮燕麥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單子葉植物綱
目
禾本目
科
禾本科
亞科
早熟禾亞科
屬
燕麥屬
種
燕麥
族
燕麥族
分布區域
山區、高原
食用價值
做粥,糕點
工業價值
調制美白化妝品
藥用價值
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
日 照
長日照
生態習性
陸生植物
分布區域
世界性栽培作物
溫 度
喜涼爽,忌高溫
植物通高
高60~120厘米
土 壤
酸性土壤
水 分
濕潤,忌干燥
特殊用途
飼料
毒 性
無毒
生活型
一年生草本
形態特征
一年生草本;根系發達,稈直立光滑,葉鞘光滑或背有微毛,葉舌大,沒有葉耳,葉片扁平;圓錐花序(panicle),穗軸直立或下垂,向四周開展,小穗柄彎曲下垂;穎寬大草質,外稃堅硬無毛,有或無芒;穎果腹面具有縱溝,被有稀疏茸毛;成熟時內外稃緊抱子粒,不容易分離,這與莜麥(裸燕麥)不同。
具頂生圓錐花序。小穗含2至數花,大都長過2厘米,柄彎曲,脫節于穎之上及諸小花之間,亦有不斷者,穎具7~11脈,長于下部小花,外稃質地多堅硬,具5~9脈,有芒或無,芒多自稃體中部伸出,芒柱扭轉而曲;雄蕊3枚,子房有毛。
該種似野燕麥Avena fatua Linn.,其主要性狀為小穗含1~2小花;小穗軸近于無毛或疏生短毛,不易斷落;第一外稃背部無毛,基盤僅具少數短毛或近于無毛,無芒,或僅背部有1較直的芒,第二外稃無毛,通常無芒。
地理分布
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及廣東、廣西和華中等省區多為栽培。谷粒供磨面食用,或作飼料,營養價值很高。模式標本采自歐洲。
北緯41°~43°是世界公認的燕麥黃金生長緯度帶,那里是海拔1000米以上高原地區,年均氣溫2.5℃,日照平均可達16小時,是燕麥生長的最佳自然環境。
燕麥在中國種植歷史悠久,遍及各山區、高原和北部高寒冷涼地帶。歷年種植面積1800萬畝,其中裸燕麥1600多萬畝,占燕麥播種面積92%。主要種植在內蒙古、河北、河南、山西、甘肅、陜西、云南、四川、寧夏、貴州、青海等省、自治區,其中前4個省、自治區種植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90%。
種植燕麥有210個縣,但集中產區是內蒙古自治區的陰山南北,河北省陰山和燕山地區,山西省朔州西山山區、太行山和呂梁山區,陜、甘、寧、青的六盤山、賀蘭山和祁連山,云、貴、川的大、小涼山高海拔地區。近這些年來,全國播種面積下降到1500萬畝,但由于新品種的不斷推廣和栽培技術水平的提高,平均畝產從50公斤提高到75公斤。
生長環境
溫度
燕麥喜涼爽但不耐寒。溫帶的北部最適宜于燕麥的種植,種子在2-4℃就能發芽,幼苗能忍受-2~-4℃的低溫下環境,在麥類作物中是最耐寒的一種。中國北部和西北部地區,冬季寒冷,只能在春季播種,較南地區可以秋播,但須在夏季高溫來臨之前成熟。
水分
燕麥生長在高寒荒漠區,但種子發芽時約需相當于自身重65%的水分。燕麥的蒸騰系數比大麥和小麥高,消耗水分也比較多,生長期間如水分不足,常使子粒不充實而產量降低。因此燕麥的根莖往往長達一米左右,以便能汲取更多的水分。
土壤
在優良的栽培條件下,各種質地的土壤上均能獲得好收成,但以富含腐殖質的濕潤土壤最佳。燕麥對酸性土壤的適應能力比其他麥類作物強,但不適宜于鹽堿土栽培。
栽培技術
燕麥是長日照作物。喜涼爽濕潤,忌高溫干燥,生育期間需要積溫較低,但不適于寒冷氣候。種子在1~2 ℃開始發芽,幼苗能耐短時間的低溫,絕對最高溫度25℃以上時光合作用受阻
。蒸騰系數597,在禾谷類作物中僅次于水稻,故干旱高溫對燕麥的影響極為顯著,這是限制其地理分布的重要原因。對土壤要求不嚴,能耐pH5.5~6.5的酸性土壤。在灰化土中鋅的含量少于 0.2ppm時會嚴重減產,缺銅則淀粉含量降低。
播種期因地區而異。中國華北、西北、東北為春播區,生育期80~115天;西南為冬播區,生育期230~245天。燕麥需水較多,而中國主產區又屬于旱作農區,因此,通過早秋耕、耙、耱、鎮壓等辦法蓄水保墑極為重要。
宜選用苜蓿、草木犀、豌豆、蠶豆等豆科作物為前作。土壤瘠薄的地塊,可連續采取輪歇壓青休閑的輪作制。灌溉地要選用抗倒伏、耐水肥、抗病的良種。
種子處理與播種:燕麥喜濕喜肥但耐貧瘠,春播秋收,生長期較長,適生范圍廣。要精細整地,并施足基肥,保持墑情。要做好種子拌種處理。下種前要選擇優質品種,用800倍的新高脂膜溶液浸泡種子,搭撈后再藥劑處理即可精量播種。
春播燕麥區為避免干熱風危害,土溫穩定在5℃時即可播種。旱地燕麥要注意調節播種期,使需水盛期與當地雨季相吻合。秋翻前宜施用半腐熟的有機肥料作基肥,播種時可用種肥。旱地播種密度每畝基本苗20~22萬,灌溉地每畝25~35萬。
分蘗初期或中期追肥、澆水,后期要控制徒長。積水易致倒伏。燕麥出苗后要保持足夠墑情和肥力,并噴施新高脂膜保溫保墑增肥效,增加有效分蘗率。要適時施足起身肥灌漿肥,要消滅雜草,強壯植體,防止倒伏。在抽穗期要噴施一次壯穗靈,提高授粉能力和灌漿質量,增多穗粒數,增加千粒重。
病蟲防治
燕麥的主要病害是堅黑穗病、散黑穗病和紅葉病;局部地區有稈銹病、冠銹病和葉斑病等。多使用抗病良種及采取播前種子消毒、早播、輪作、排除積水等措施防治。主要害蟲有粘蟲、地老虎、麥二叉蚜和金針蟲等,可通過深翻地、滅草和噴施藥劑等防治。野燕麥是世界性的惡性雜草,可通過與中耕作物輪作,剔除種子中的野燕麥種子,或在燕麥地播種前先淺耕使野燕麥發芽,然后整地滅草,再行播種等方法防治,也可采用化學除莠劑。
主要價值
營養價值
據中國醫學科學院衛生研究所綜合分析,中國裸燕麥含粗蛋白質達15.6%,脂肪8.5%,還有淀粉釋放熱量以及磷、鐵、鈣等元素,與其它8種糧食相比,均名列前茅。燕麥中水溶性膳食纖維分別是小麥和玉米的4.7倍和7.7倍。
燕麥中的B族維生素、尼克酸、葉酸、泛酸都比較豐富,特別是維生素E,每100克燕麥粉中高達15毫克。此外燕麥粉中還含有谷類食糧中均缺少的皂甙(人參的主要成分)。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比較全面,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含量的均居首位,尤其是含賴氨酸高達0.68克。
燕麥米煮的粥富含鎂和維生素B1,也含有磷、鉀、鐵、泛酸、銅和纖維,可以降低膽固醇,對脂肪肝、糖尿病、便秘等也有輔助療效。未經烹制的燕麥麩富含鎂、維生素B1、磷、鉀,也含有鐵、鋅、葉酸、泛酸和銅。燕麥片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傷口愈合。
藥用價值
燕麥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防治大腸癌、防治心臟疾病的醫療價值和保健作用,已被古今中外醫學界所公認。
2011年7月至10月,歷時121天的時間,北京大學醫學部專家組在內蒙古包頭市展開了一場全胚芽裸燕麥米調理干預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科研活動,來自全國15個省市的404位糖尿病患者,有96.5%的糖友餐前餐后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脂肪肝以及胰島細胞的修復等身體各項指標均得以改善。全世界首次用一種糧食去干預糖尿病,并取得豐碩成果。
對于因肝、腎病變,糖尿病,脂肪肝等引起的繼發性高脂血癥也有同樣明顯的療效。長期食用燕麥米,有利于糖尿病和肥胖病的控制。
飼用價值
燕麥葉、秸稈多汁柔嫩,適口性好。據《家畜飼養學》報道,裸燕麥秸稈中含粗蛋白5.2%、粗脂肪2.2%、無氮抽出物44.6%,均比谷草、麥草、玉米稈高;難以消化的纖維28.2%,比小麥、玉米、粟秸低4.9~16.4%,是最好的飼草之一。其籽實是飼養幼畜、老畜、病畜和重役畜以及雞、豬等家畜家禽的優質飼料。
燕麥-----補充營養控制食欲
營養專家陳教授解釋說,燕麥作為一種古老的糧食作物,生長在海拔1000~2700米的高寒地區,具有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特點;同時燕麥中富含可溶性纖維和不溶性纖維,能大量吸收人體內的膽固醇并排出體外,這正符合現代所倡導的“食不厭粗”的飲食觀。而且燕麥含有高粘稠度的可溶性纖維,能延緩胃的排空,增加飽腹感,控制食欲。
含有燕麥的飲食結構有助于長期控制能量攝入,緩慢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對血糖的影響。燕麥纖維還可減輕饑餓感,當然就可以有助于減輕體重。
美容價值
燕麥除了有天然的保健功能外,還具有很高的美容價值。人們很早就已經懂得利用燕麥來治療皮膚干燥和痊癢。據考古專家考察,古代埃及后妃們就有燕麥水洗浴的習慣。
燕麥中含有燕麥蛋白、燕麥肽、燕麥β葡聚糖、燕麥油等成分。具有抗氧化功效、增加肌膚活性、延緩肌膚衰老、美白保濕、減少皺紋色斑、抗過敏、等功效。在美國、日本、韓國、加拿大、法國等國家稱燕麥為“家庭醫生”、“植物黃金”、“天然美容師”。
燕麥米煮粥的湯汁,可以直接敷在臉上,或者浸泡壓縮面膜后敷臉。
保濕潤膚
燕麥β-葡聚糖是一種線性無分支粘多糖,通過β-(1-3)和β-(1-4)糖苷鍵把β-D-吡喃葡萄糖單位連接起來,形成一種高分子的聚合物,因其含有大量的親水基團,可以吸收水分或鎖住皮膚角質層水分,燕麥β-葡聚糖具有非常好的保濕功效,可以促進成纖維細胞合成膠原蛋白,促進傷口愈合,具有良好的皮膚修復功能。此外,燕麥β-葡聚糖特有的理化性狀,能賦予皮膚光滑如絲綢般的質感,給人愉悅、舒適和高雅的感覺。
蛋白質是燕麥最主要的成分之一,蛋白質經酶解可得到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這一類分子中都含有親水基團,可以吸收水分或鎖住皮膚角質層水分,具有非常好的保濕功效。大分子量的燕麥蛋白可以在較低濃度下成膜,起到包埋或隔離小分子物質的作用,可快速傳遞活性成分或定時釋放,改善發質和干澀皮膚。蛋白質、多肽和氨基酸還是組織和細胞生長發育必須的營養物資,在化妝品中添加這些物質,還可以滋潤肌膚、營養細胞、促進皮膚組織健康的生長發育。
燕麥富含優質油脂,主要由不飽和脂肪酸組成,燕麥油脂質成分和水合特性能在油中乳化大量的水分,可以作為表皮層水合保濕劑的有效載體;燕麥油還可以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油膜,起到長效保濕的作用;燕麥精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成分,能夠軟化皮膚,滋潤養顏,給予舒適的膚感。
美白祛斑
皮膚的顏色主要決定于表皮內黑色素含量的多少,人體中的黑色素是由黑色素細胞產生的,在黑素細胞內,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等的催化下經過一系列生化反應生成黑色素。在黑色素的形成反應中,酪氨酸酶是主要的限速酶,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即可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同時,抗氧化劑能夠抑制黑色素生成的生化反應,因而也可以減少黑色素的形成。
燕麥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能夠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生物活性成分,其抑制能力與化妝品常用的美白劑——熊果苷接近,但燕麥提取物的成本要比熊果苷低得多。此外,燕麥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成分,這些物質可以有效地抑制黑色素形成過程中氧化還原反應的進行,減少黑色素的形成,淡化色斑,保持白皙靚麗的皮膚。
抗皺抗氧化
燕麥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質,酚酸類有:咖啡酸、阿魏酸、香豆酸、安息香酸、香草酸、芥子酸、原兒茶酸、水楊酸、沒食子酸、丁香酸等;類黃酮化合物包括:5,7,4’-三羥基黃酮;3’,4’,5,7-四羥基黃酮和4’,5,7-三羥基-3’,5’-二甲氧基黃酮,還有維生素E、燕麥蒽酰胺等等,這些物質都可以有效地清除自由基,減少自由基對皮膚細胞的傷害,減少皺紋的出現,淡化色斑,保持皮膚富有彈性和光澤。
燕麥蒽酰胺,又稱燕麥生物堿,是燕麥特有的物質,燕麥蒽酰胺不僅具有清除自由基抗皺的功效,還具有抗刺激的特性,尤其當紫外線照射對皮膚產生不利作用時,它具有有效去除膚表泛紅的功能,對過敏性皮膚具有優異的護理作用。
滋潤護發
頭發有一定的防御和保持體溫的功能,但對于人類來說,更重要的是頭發可以作為人的第二性征,頭發的疏密、質量和外觀修飾特征,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的容貌和精神氣質,因此,洗護發產品在日化和美容行業占有很大的比重。
頭發的基本成分是角質蛋白,燕麥蛋白質可在頭發表面形成保護膜,潤滑頭發表層,減少摩擦力,從而減少因梳理等引起的頭發損傷。燕麥蛋白質類還可以提供營養,促進頭發的健康生長。
頭發含水量的變化對頭發質量和表觀性狀影響很大,如果頭發吸水過多,會引起頭發內蛋白質間氫鍵的破壞,從而使原有的發型及體積發生變化,甚至產生梳理困難等現象;如果頭發失水過多,頭發過度干燥,頭發靜電增加,導致亂發、飄發等現象。燕麥蛋白質在頭發表面形成保護膜可以保持頭發內水分的相對穩定,從而保持頭發的光滑、柔順和亮澤。
食用價值
燕麥讓人易飽且能量持久
燕麥比較常見的食用方法是用燕麥米煮粥,燕麥粉也可做食物,也可以搭配牛奶什錦做做成混合食品、松餅、甜酒和飲料,也常被加入湯、肉麥粥,還可用于制作蛋糕、果凍、啤酒和飲料。燕麥麩可以單獨食用,如熬制燕餅、蛋糕和面包里,也可以和其他食物一起食用。
晉西北群眾在長期生活實踐中摸索了花樣繁多的燕麥吃法。
西北地區的人們都是“三生三熟”的吃法。
以五寨為例,在面板上可推成刨花狀的“貓兒朵窩窩”;可搓成長長的“魚魚”;用熟山藥泥和莜面混合制“山藥餅”;用熟山藥和燕麥拌成小塊狀再炒制成“谷壘”;將生山藥蛋磨成糊狀和莜面掛成絲絲的“圪蛋子”;小米粥煮撥魚魚的“魚鉆沙”;燕麥包野菜的“菜角”;更直接地將燕麥炒熟加糖或加鹽的“炒面”等等,各具風味,百吃不厭,燕麥食品常常用以待客,并作為禮物相贈。
食療功效
富含淀粉、蛋白質、脂肪、B族維生素、尼克酸、葉酸、泛酸、鈣、鐵等營養成分,具有益肝和胃、養顏護膚等功效。燕麥還能夠抗細菌、抗氧化的功效,在春季能夠有效的增加人體的免疫力,抵抗流感。
食物相宜
燕麥+牛奶:有利于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及多種微量元素的吸收。
燕麥+山藥:益壽延年,是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的食療佳肴。
燕麥+南瓜:益肝和胃,潤腸通便,降血壓,降血脂。
燕麥米
燕麥經加工,可制成去殼破壁的燕麥米、燕麥粉、燕麥餅干、燕麥片、燕麥糕點,食路越來越寬了。燕麥除果腹之外,還有醫藥保健作用,用于產婦催乳、嬰兒發育不良以及老年體弱癥。
燕麥含高蛋白低糖,是糖尿病人的極好食品,脂肪中較多的亞油酸可降低膽固醇在心血管中的積累,降血脂,對動脈粥樣硬化性冠心,日進食100克燕麥米后,臨床可見,膽固醇、B脂蛋白、甘油三脂及體重都明顯降低,對于因肝、腎病變、糖尿病等引起的繼發性高血脂癥也有同樣明顯療效。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