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棗
(大棗)
大棗,又名紅棗、干棗、棗子,起源于中國,在中國已有八千多年的種植歷史,自古以來就被列為“五果”(栗、桃、李、杏、棗)之一。紅棗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P以及鈣、磷、鐵和環磷酸腺苷等營養成分。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有維生素王之美稱,具有養顏治療失眠之功效。
大棗雖然營養價值高,但是牙齒不好的要少吃,可以泡水喝,還有可以熬紅糖大棗枸杞湯,營養價值也不錯,而且不傷牙齒。
中文學名:大棗
拉丁學名:Ziziphus zizyphus
別 稱:紅棗、干棗、棗子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鼠李目
科:鼠李科
族:棗族
屬:棗屬
種:大棗
分布區域:原產中國,我國大部分地區
主要種植區域:新疆、山西、陜西
其他種植區域:河北、山東、河南、甘肅
形態特征
大棗
棗(Ziziphus jujubaMill.),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10米。枝平滑無毛,具成對的針刺,直伸或鉤曲,幼枝纖弱而簇生,頗似羽狀復葉。成“之”字形曲折。單葉互生;卵圓形至卵狀披針形,少有卵形,長2~6厘米,先端短尖而鈍,基部歪斜,邊緣具細鋸齒,主脈自基部發出,側脈明顯?;ㄐ⌒?,成短聚傘花序,叢生于葉腋,黃綠色;萼裂,上部呈花瓣狀,下部連成筒狀,綠色;花瓣;雄蕊,與花瓣對生;子房室,花柱突出于花盤中央,先端裂,核果卵形至長圓形,長1.5~5厘米,熟時深紅色,果肉味甜,核兩端銳尖?;ㄆ?-6月,果期9-10月。
本品呈橢圓形或球形,長2~3.5cm,直徑1.5~2.5cm。表面暗紅色,略帶光澤,有不規則皺紋?;堪枷荩卸坦?。外果皮薄,中果皮棕黃色或淡褐色,肉質,柔軟,富糖性而油潤。果核紡錘形,兩端銳尖,質堅硬。氣微香,味甜。
生長習性
暖溫帶陽性樹種。喜光,好干燥氣候。耐寒,耐熱,又耐旱澇。對土壤要求不嚴,除沼澤地和重堿性土外,平原、沙地、溝谷、山地皆能生長,對酸堿度的適應范圍在pH5.5-8.5之間,以肥沃的微堿性或中性砂壤土生長最好。根系發達,萌蘗力強。耐煙熏。不耐水霧。
地理分布
生長在溫帶地區的小喬木,主要分布于中國、朝鮮半島、黎巴嫩、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在中國南北各地都有分布。因其經濟價值,在各個時期被移植到日本、歐洲南部、北美洲。
我國大部分地區有產,主產于新疆、陜西、山西、河北、河南、山東、四川、貴州等地。
分類學
名稱大棗;拉丁文名Ziziphus zizyphus.植物界;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鼠李目;鼠李科;棗屬;棗種。
品種分類
目前有300多個品種,有紅棗、南棗、圓棗、金絲棗、布袋棗、扁棗、相棗、脆棗、大糖棗、無核棗等。嬰幼兒吃棗泥,老弱者吃大棗,比吃其他果品好。
靈寶大棗
有著極高的營養及藥用價值。靈寶大棗可潤心肺、補腎胃、療熱寒。棗肉所含單寧、硝酸鹽、酒石酸可入西藥,所含維生素P是治療高血壓的特效藥物。中醫主要用于治療肝炎,另外,大棗還具有降血脂、降膽固醇等重要作用。
寧陽大棗
品質中上,9月中旬成熟。寧陽大棗品種主要有:圓鈴、長紅、酸鈴、六月鮮等果實平均每枚重17克,最大的可達50克以上,其特點:果實碩大、果皮薄、紫紅、有光亮,果肉肥厚、細膩扯絲、清甜可口,營養豐富、耐貯運等。
黃河灘棗
黃河流域兩岸地帶培育的大紅棗,俗稱"灘棗",
學名"木棗",特點顆粒碩大,呈圓柱形,色如墨玉,果肉甜軟潤香,素稱"人參果"。 在山西、陜西黃河交界,山西臨縣、柳林,陜西清澗縣,陜西佳縣都是有名的黃河灘棗之鄉。
新鄭大棗
河南新鄭的“新鄭大棗”,素有 “靈寶蘋果碭山梨,新鄭大棗甜似蜜”的盛譽。
阜平大棗
河北阜平、大棗產量占全國第五。它具有個大(平均單果重8-10g、皮薄、肉厚、核?。ê巳獗葹?:18)、可食率高(98%),干棗含糖量高(67%左右)等特點。
行唐大棗
行唐大棗主要有玉城脆棗、墩子棗、長棗等多個品種。行唐的紅棗可以直接食用,也可用固態發酵的方法釀造成紅棗白酒。
金絲小棗
主要產自山東樂陵、慶云、無棣,河北滄州。無核,含糖量高,掰斷可拉出絲
冬棗
河北黃驊地區為主產區: 甜脆適合鮮食,在冬春上市;山東沾化也出產優質冬棗,是當地特產,在秋末冬初成熟,果大脆甜,但不易儲存。
板棗
山西的“板棗”: 板棗為中國四大名棗之首,成熟后為黑紅色,果肉白綠色,制干后的好棗,皮無皺折,豐滿有彈性,肉淡紅色。
樓蘭紅棗
新疆若羌地區(塔里木樓蘭絲路)的“若羌紅棗”中國獨一無二的樹上吊干,冰川融水灌溉,最高溫差28度,所以造就若羌紅棗個大美觀,橢圓形,曬干為深紅色,才下果時肉脆棗甜,曬干后肉軟甜潤。
和田玉棗
新疆和田地區的和田玉棗營養和保健價值極高。它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纖維素;紅棗營養十分豐富。
臨澤小棗
產自甘肅,肉質致密,多汁,鮮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5~43%,維生素C含量高一般為662.7mg/100g,制干率56%,含糖分72~80%:果皮韌性強,極耐貯藏運輸。
金絲大棗
產自河北贊皇縣,贊皇大棗歷史上曾多次貢奉朝廷,被譽為“貢棗。
主要價值
大棗中尚含有維生素C、核黃素(Riboflavine)、硫胺素(Thiamine)、胡蘿卜素(Carotene)、尼克酸(Nicotinic acid)等多種維生素。此外, 大棗中尚含樹脂、黏液質、香豆素類衍生物、兒茶酚(Catechol)、鞣質(Tannin)、揮發油、13種氨基酸及鈣、磷、鐵、硒等36種微量元素。
藥用價值
紅棗所含有的環磷酸腺苷,是人體細胞能量代謝的必需成分,能夠增強肌力、消除疲勞、擴張血管、增加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肌營養,對防治心血管系統疾病有良好的作用;中醫中藥理論認為,紅棗具有補虛益氣、養血安神、健脾和胃等作用,紅棗對慢性肝炎、肝硬化、貧血、過敏性紫癜等病癥有較好療效;紅棗含有三萜類化合物及環磷酸腺苷,有較強的抗癌、抗過敏作用。大棗能潤心肺、止咳、補五臟、治虛損、除腸胃癖氣,還能安中養脾、平胃氣、通九竅、助十二經等。
性味歸經
味甘,性溫,無毒。
功效主治
用于乏力便溏,婦人臟躁。預防輸血反應,降低血清谷丙轉氨酶,抗腫瘤,抗氧化 ,降血壓、降膽固醇,保肝護肝,提高免疫力,防治腦供血不足,抗過敏,防治心血管病,防治骨質疏松和貧血。
食用價值
美容
滋潤肌膚,益顏美容。民間有“一日食仨棗,百歲不顯老”、“要使皮膚好,粥里加紅棗”之說。
取紅棗50克,粳米100克,同煮成粥,早晚溫熱食服,對美容皮膚大有益處。究其原因是紅棗中大量的維生素B可促進皮下血液循環,使皮膚和毛發光潤,面部皺紋平整,皮膚更加健美。
減少老人斑
紅棗中所含的維生素C是一種活性很強的還原性抗氧化物質,參與體內的生理氧氣還原過程,防止黑色素在體內慢性沉淀,可有效地減少色素老年斑的產生。
其他
保肝護肝
紅棗中所含的糖類、脂肪、蛋白質是保護肝臟的營養劑。它能促進肝臟合成蛋白,增加血清紅蛋白與白蛋白含量,調整白蛋白與球蛋白比例,有預防輸血反應、降低血清谷丙轉氨酶水平等作用。用紅棗50克、大米90克,熬成稠粥食之,對肝炎患者養脾護肝大有裨益。用紅棗、花生、冰糖各30至50克,先煮花生,再加紅棗與冰糖煮湯,每晚臨睡前服用,30天為一療程,對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有一定療效。
防止落發
紅棗有健脾養胃之功能?!捌⒑脛t皮堅”,皮膚容光煥發,毛發則有了安身之處,所以常食營養豐富的紅棗可以防止發脫落,而且可長出烏黑發亮的頭發。
健胃補腦
中醫常用紅棗養胃健脾。如在處方中遇有藥力較猛或有刺激性藥物時,常配用紅棗,以保護脾胃,紅棗中含有糖類、蛋白質、脂肪、有機酸,對大腦有補益作用。用紅棗與面粉制成棗糕,能養胃補腦。
可以促進睡眠
紅棗,有補脾、養血、安神作用。晚飯后用紅棗加水煎汁服用即可;或者與百合煮粥;臨睡前喝湯吃棗,都能加快入睡。用鮮紅棗1000克,洗凈去核取肉搗爛,加適量水用文火煎,過濾取汁,混入500克蜂蜜,于火上調勻取成棗膏,裝瓶備用。每次服15毫升,每日2次,連續服完,可防治失眠。
另外紅棗還有補充鈣質,防治遺精,防腹瀉等作用。
益脾餅
用于脾胃寒濕,消化不良,飲食減少,腹瀉或便溏。
棗參丸
有氣血雙補之功。
甘麥大棗湯
用于婦女臟燥,無故悲傷欲哭,喜怒無常,不能自主,心煩不安。
注意事項
生吃時,棗皮易滯留在腸道中不易排出,因此吃棗時應細細咀嚼。
棗皮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燉湯時應連皮一起烹調。
棗雖然可以經常食用,但一次最好別超過20枚,吃得過量會有損消化功能,引發便秘。過多食用大棗會引起胃酸過多和腹脹。
腐爛的大棗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會產生果酸和甲醇,人吃了爛棗會出現頭暈、視力障礙等中毒反應,重者可危及生命,所以要特別注意。。
紅棗具有補血的效果,一般認為最適合女性食用,但有些情況下卻并非如此:月經期間有眼腫或腳腫、腹脹現象的女性不適合吃紅棗,否則水腫的情況會更嚴重;體質燥熱的婦女不適合在月經期吃紅棗,否則會造成月經量過多。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