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脯
果脯是用新鮮水果經過去皮、取核、糖水煮制、浸泡、烘干和整理包裝等主要工序制成的食品,鮮亮透明,表面干燥,稍有粘性,含水量在20%以下。果脯種類繁多,著名傳統產品有蘋果脯、酸角脯、杏脯、梨脯、桃脯、太平果脯、青梅、山楂片、果丹皮等。
中文名:果脯
外文名:preserved fruit
主要原料:各類水果,舒欣脆G,糖或蜜
是否含防腐劑:否
主要營養成分:果酸,礦物質,維生素C
簡介
果脯,也稱蜜餞,是以桃、杏、李、棗或冬瓜、生姜等果蔬為原料,用糖或蜂蜜,舒欣脆G腌制后而加工成的食品。除了作為小吃或零食直接食用外,蜜餞也可以用來放于蛋糕、餅干等點心上作為點綴。果脯是明朝時期的御膳房發明的。北京和臺灣為蜜餞生產重鎮。
特點
果脯選料精、加工細,所以產品色澤好、味道正、柔軟爽口。色澤由淺黃到桔黃,呈橢圓形,不破不爛,不反糖,不粘手,吃起來柔軟,酸甜適口。京郊生產的果脯,塊形完整,色澤透明,肉質豐富,質地柔軟,酸甜可口,原果味濃,營養價值高。
分類
(一)按產品形態和風味分類
1.果脯又稱干態蜜餞,基本保持果蔬形狀的干態糖制品。如蘋果脯、杏脯、桃脯、梨脯、蜜棗以及糖制姜、藕片等。
2.蜜餞又稱糖漿果實,是果實經過煮制以后,保存于濃糖液中的一種制品。如櫻桃蜜餞、海棠蜜餞等。
3.糖衣果脯果蔬糖制并經干燥后,制品表面再包被一層糖衣,呈不透明狀。如冬瓜條、糖橘餅、柚皮糖等。
4.涼果指用鹽胚為主要原料的甘草制品。原料經鹽腌、脫鹽曬干,加配料蜜制,再曬干而成。制品含糖量不超過35%,屬低糖制品,外觀保持原果形,表面干燥,皺縮,有的品種表面有層鹽霜,味甘美,酸甜,略咸,有原果風味。如陳皮梅、話梅、橄欖制品等。
(二)按產品傳統加工方法分類
1.京式蜜餞主要代表產品是北京果脯,又稱北蜜、北脯。據傳從明代永樂十八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時,就被列為宮廷貢品。如各種果脯、山楂糕、果丹皮等。
2. 蘇式蜜餞主產地蘇州。歷來選料講究,制作精細,形態別致,色澤鮮艷,風味清雅,是我國江南一大名特產。代表產品有二類:
(1)糖漬蜜餞類表面微有糖液,色鮮肉脆,清甜爽口,原果風味濃郁。如糖青梅、雕梅、糖佛手、糖漬無花果、蜜漬金柑等。
(2)返砂蜜餞類制品表面干燥,微有糖霜,色澤清新,形態別致,酥松味甜。如天香棗、白糖楊梅、蘇式話梅、蘇州橘餅等。
3.廣式蜜餞 以涼果和糖衣蜜餞為代表產品。主產地廣州、潮州、汕頭。已有1 000多年的歷史,大量出口東南亞和歐美。
(1)涼果甘草制品,味甜、酸、咸適口,回味悠長。如奶油話梅、陳皮梅、甘草楊梅、香草芒果等。
(2)糖衣蜜餞產品表面干燥,有糖霜,原果風味濃。如糖蓮子、糖明姜、冬瓜條、蜜菠蘿等。
4.閩式蜜餞主產地福建漳州、泉州、福州,以橄欖制品為主產品。已有1 000多年歷史,產品遠銷東南亞和歐美,是我國別樹一幟的涼果產品。制品最大特點是肉質細膩致密,添加香味突出,爽口而有回味。如大福果、丁香橄欖、加應子、蜜桃片、鹽金橘等。
5.川式蜜餞以四川內江地區為主產區,始于明朝,有名傳中外的橘紅蜜餞、川瓜糖、蜜辣椒、蜜苦瓜等。
做法
制作方法
【切分】將完全成熟的鮮杏,切成兩半,去核后,裝在木盤里,杏碗口向上,密密擺好后,送去硫熏室硫熏。曬盤全部采用木材制成,四周有矮邊,底部由木板拼上,不留縫隙。盤底有橫木2根,以利重疊時通風,木盤長90~100厘米,寬60~80厘米。
【硫熏】點燃硫磺時,室內維持SO2濃度2~3%,硫磺要連續不斷地燃燒,不能熄滅,熏12小時,至果體透明,沒有生心為止,硫熏室可采用磚石和水泥結構,用載車處理,每一載車裝曬盤20~25個。進行硫熏時,室內濕度保持40~50℃。鮮杏吸收定量的SO2后,可以具有重大作用;另外還能促進干燥,防止產品變酸敗壞,有助于日后的保藏。一噸切分的原料,約需硫磺20~40公斤。
硫磺應品質優良、純潔、容易燃燒,所含雜質不可超過1%,其中含砷(砒)不超過0.015%;不含油質。應用時將硫磺粉加入5%硝酸鉀或硝酸鈉,制成顆粒狀,以幫助燃燒。
【晾曬及風干】已熏硫的杏碗,移到曬場在日光下曝曬1~2天,曬至5~7成干時,將曬盤堆疊、覆蓋在一起,令其在蔭處風吹,完成干燥作用,時間10天左右,至含水分15%即可(如直接曬干,雖無不可,但制品不甚透明,顏色暗淡)。然后將杏干貯存起來,留作加工原料使用。在晾曬時,不要將杏碗中的汁液倒掉,以便使果體吸收汁中的糖分而更加飽滿。
【加工方法】將上述的杏干放入水中浸泡及漂洗2~4小時,除去晾曬時杏干表面的雜質,并將杏干泡開,吸收水分。撈出后,擺在土盤上,杏碗口向上,送去硫熏。然后晾曬至含水量20%左右,這時產品更加透明。成品要求SO2含量不超過2000ppm(0.2%)。
具體制作方法:
1、選擇新鮮完好的水果(可曬果干的品種)去萼、去蒂、去核或桶核(如山楂),切半、切片、干燥(根據不同水果采用不同加工方法如陰干、曬干、烘干等),以盡量保持水果原風味和適當的大小形狀。干品貯藏備用。
2、配制浸漬液及輔料。浸漬液主要由甜味劑及少量的山梨酸鉀,舒欣脆G組成,輔料由復合增稠劑、檸檬酸或蘋果酸、甜味劑、山梨酸鉀組成。
3、用浸漬液浸泡果干2-3小時。使果干充分吸收后撈出,瀝凈水份并適當晾干。
4、將浸泡后的果干放入輔料中熬煮至沸,撈出瀝干。熬煮鍋用不銹鋼或搪瓷制品,也可用蒸汽、明火加熱。
5、將撈出的果干單層攤開置于烘房,烘制中保持60-70℃,恒溫干燥約1小時左右,其間翻動1-2次。
6、烘干的果脯軟硬適度,含水量在20-25%左右,外表色正光亮,甜度適中。
工藝流程
采摘講究,果實要成熟到果核與果肉能夠分離,馬上摘下送到工廠加工,鮮杏去核成兩瓣,用白糖溶液煮制,或者浸糖液用抽空壓縮機抽去果內水分。
與傳統果脯生產方法不同,采用新工藝可以生產出“鮮香果脯”、“輕糖果脯”等。另外,國外生產果脯的工藝也與我國的傳統工藝有所不同。 一、 傳統果脯制法與新工藝的比較 傳統果脯的產品大多數是屬于“重糖”產品,其外形如蜜餞,含糖量在70~75%以上,果脯的表面發粘。
工藝流程(傳統果脯) 原料選擇→鮮果加工及預處理(包括去皮、去核、切分及硫熏等)→糖液煮制(一次煮成或多次煮成)→糖液浸泡→干燥(曬干或烘干)→成品。
重糖杏脯、輕糖杏脯、鮮香杏脯及美國杏脯的理化分析比較:
理化指標產品品種 | 總糖(%) | 還原糖(%) | SO2(%) | 水分(%) | 酸度(%)(以蘋果酸計) |
重糖杏脯 | 70.2 | 61.0 | 0.096 | 20.0 | 0.56 |
輕糖杏脯 | 64.0 | 55.0 | 0.11 | 19.2 | 0.88 |
鮮香杏脯 | 60.5 | 39.2 | 0.05 | 24.0 | 0.62 |
美國杏脯 | 55.1 | 55.1 | 0.12 | 21.5 | 0.43 |
從上表可以看出,美國杏脯總糖量與還原糖含量完全相等。它的還原糖(包括果糖、葡萄糖等單糖類)不是由蔗糖經過水解轉化而產生的,而是來源于鮮杏本身汁液中的糖分,這和我國的果脯生產中慣于使用白砂糖作原料有所不同。同時,美國杏脯的甜度較低,原果味濃,酸甜可口,味道與果干相似。它所采用的原料棗鮮杏,品種好,成熟度高,含糖分豐富。產品具有果脯特點:色澤桔紅色、果體柔軟、透明等。
二、 鮮香果脯 鮮香果脯又名“生制”果脯,是采用抽真空滲糖工藝,代替傳統果脯煮制方法,而不必進行加熱。
抽真空滲糖的基本原理 由于果實中細胞間隙存在空氣,阻礙糖液的滲透,利用真空的作用,將果肉中的氣體排出,解除真空后,糖液借外部大氣壓力就能進入原先被空氣占據的空間,從而達到果體透明,完成滲糖的要求。而煮制果脯則是利用加熱的方法將空氣排出,加溫煮制時,果實細胞之間的蒸汽冷凝后,形成真空,糖液就受到外部大氣壓作用滲入果體內(稱為吃糖)。
工藝流程(鮮香桃脯) 原料選擇→洗刷→劈半→去核→0.25%NaHSO3溶液控真空40分鐘(真空度700毫米汞柱)→緩慢放氣20分鐘→原液浸泡12小時→第一階段糖液(20%)抽真空、浸泡12小時→第二階段糖液(40%)浸泡12小時→第三階段糖液(60%)浸泡12小時→烘干→成品。
制作方法 1.`原料選擇:選用7~8成熟度的桃子為原料。
2.糖液配制: 糖液中轉化糖含量要占50%左右,才能防止鮮香果脯的返砂結晶。
3.包裝: 由于鮮香果脯在加工過程中,沒有經過加熱處理,酶的活性沒有受到破壞,加上SO2含量較低,故貯藏過程中,變色現象比較嚴重。解決的辦法是,需要真空、密閉、除氧的包裝條件。
存在問題 1.包裝條件要求嚴格,如果采用馬口鐵包裝,成本較高,難以推廣應用。
2.鮮香果脯由于含糖量較少,相對來說,水果原料耗用較多,以致成本增加,例如,煮制的桃脯每100公斤成品耗用原料(鮮桃)400公斤左右,而生制果脯耗料達到500公斤以上。
三、輕糖果脯 輕糖果脯是在傳統果脯生產工藝的基礎上,采用降低果脯含糖量的措施,將“重糖”改作“輕糖”,如輕糖杏脯、輕糖桃脯、輕糖梨脯等。
輕糖果脯在煮制工藝上是用較低的糖液濃度進行煮制,將三次煮成法改為二次煮成,取消“糖炸”工序(是指將經過一次烘干的果脯再用30~32波美度的濃糖液加熱“炸”一遍,再次烘干為成品的操作)。重糖及輕糖杏脯的工藝流程比較如下:
工藝流程(重糖杏脯)黃杏→切半→去核→浸硫→第一次煮制與浸泡(糖濃度20%)→第二次煮制與浸泡(糖濃度40%)→出缸→擺屜→烘干→第三次煮制(糖濃度60%)→整型→烘干→成品。
工藝流程(輕糖杏脯) 黃杏→切半→去核→浸硫→第一次煮制與浸泡(糖濃度20~25%)→第二次煮制與浸泡(出缸糖液濃度45%)→出缸→擺屜→烘干壓干→再烘干→成品。
降低果脯甜度的另一方法是:改變過去傳統生產果脯單純使用白砂糖,用淀粉糖漿取代40~50%的蔗糖,這樣,煮制成的果脯依然是吃糖飽滿,但吃起來甜度適宜。
淀粉糖漿是葡萄糖、低聚糖和糊精的混合物。它的性質是不能結晶,并能防止蔗糖結晶。使用淀粉糖漿取代部分砂糖可使制作工藝簡化,不必在煮制時對糖液進行轉化,效果很好。淀粉糖漿的甜度較低,有沖淡蔗糖甜度的效果,使果脯甜味溫和,酸甜可口。另外,淀粉糖漿不含果糖,吸潮性較轉化糖低,使果脯的儲存性變好。例如山西省一果脯廠用葡萄糖代替白砂糖生產輕糖蘋果脯,產品受到日本等外商的歡迎。而過去生產的蘋果脯,只是很甜,而缺乏蘋果應有的果香味和味道。
四、 真空煮制果脯工藝 目前國內已經采用真空煮制生產工藝生產輕糖果脯。
工藝流程 鮮果原料→加工處理(包括去皮、去核、切分、浸硫等)→配制糖液→真空煮制→浸泡12小時→烘干→成品。
真空煮制時,糖液濃度40~50%,真空度維持在620~660毫米汞柱,糖液在50~60℃便沸騰。由于低溫煮制,使果脯保持原果的香味,維生素C損失少,又能使水分蒸發,糖液能循環利用,煮制時間約20分鐘左右,煮至果體透明,即可出鍋,連糖液一起浸泡12~24小時。同時,在配制糖液中加入40%左右淀粉糖漿,一方面可防止果脯返砂結晶,另外還可以降低甜甜度,使果脯具有甜度低,果味濃的特點。
五、國外果脯 美國、澳大利亞等一些國家,在果脯生產上已采用機械化和連續化的生產線,特點是機械化程度高、產量大,日產量可達到數十噸以上。但也有一些中小型企業,采取手工操作和半機械化的生產方式。
原料要求 國外用于制造果脯的原料,對品種方面都有特別嚴格的要求。例如制作杏脯對原料有四點要求:
1. 成熟度高,杏子要達到九成熟以上(用手按一下能塌下去一個坑凹),要軟不要硬,正與我國傳統工藝對原料的要求相反。
2. 原料要求水分少,即要“肉胎”不要“水胎”。
3. 離核的品種。
4. 含糖分多。
國外生產的杏脯、桃脯、李脯及梨脯等,味道都不十分甜,屬于我國的輕糖果脯類型。它的工藝特點是,不必用鍋煮(透),也不必抽真空,主要是靠用硫磺“熏透”,從而達到果體透明和保藏的目的。
工藝流程(國外杏脯) 杏子→漂洗→切半去核→裝盤→硫熏→晾曬、風干→浸泡→硫熏→晾曬→成品。
營養價值
果脯的營養果脯蜜餞中含糖量最高可達35%以上,而轉化糖的含量可占總糖量的10%左右,從營養角度來看,它容易被人吸收利用。另外,還含有果酸、礦物質和維生素C,由此可見,果脯蜜餞是營養價值很高的食品。
果脯中含量最多的是糖,其中轉化糖占總糖量的50%以上,這種糖易為人體吸收利用。此外,還含有大量的果酸、礦物質及多種維生素。
食用指南
根據使用包裝說明食用,散裝果脯宜盡快食用,以免受潮影響口感,更有可能導致變質無法食用等。
主要功效
功效作用方面,果脯具有增進食欲、強身健體、滋陰補虛等功效。老少皆宜,每次20克左右。
禁忌與副作用
果脯過甜,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要小心食用,選擇果脯時看清生產日期,開封即食,盡量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果脯。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