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果(Pepino Melon)原名為香瓜茄,又名長壽果、鳳果、艷果,原產(chǎn)南美洲,屬茄科類多年生雙子葉草本植物。果實成熟時果皮呈金黃色,外形似人的心臟。其果肉味道獨特、脆爽多汁、不酸不澀,和酸角一樣,是一種受歡迎的水果 。
中文名
人參果
外文名
Pepino Melon
別 稱
仙果、香艷梨、艷果、草還丹
屬 性
年生草本植物
科
屬茄科
原產(chǎn)地
南美州安第斯山北麓
高 度
50~100cm
生活習性
喜溫暖和干燥的氣候
定義
人參果是一種年生草本植物, 屬茄科,原產(chǎn)于南美州安第斯山北麓 。人參果植株高約1米 ,分枝旺盛 ,易造型,每株能掛果 5~20個。果橢圓形,成熟時底色玉白,點緩紫紅花紋,而且可在枝上懸掛5~6個月不脫落,可作為掛果盆景,具有觀賞價值 ,人參果營養(yǎng)價值較高,具有保健功能,可生食,也可做菜 。
營養(yǎng)成分
果肉中含有較高的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等,同時富含氨基酸、維生素C和硒及鉬、銅、鋅、鐵等十來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保健功效。它是一種營養(yǎng)較為全面的蔬果兩用食品,食用能補充人體所需,具有營養(yǎng)保健價值 。
形態(tài)特征
人參果是多年生植物,植株高50~100cm,莖外被白色的柔毛,較柔軟,多分枝,近圓形。無托葉,葉互生,單葉,葉橢圓形,基部楔形,先端尖銳,全緣,網(wǎng)狀葉脈。花兩性,聚傘花序,具花5一12朵,小花梗細長,0.5一0.8cm。花尊較小,直徑1cm左右,尊片5,淡綠色,三角形。花冠5裂,藍紫色,白色相間。雄蕊5枚,著生于花冠基部,并與裂片互生,花藥2室,裂孔開裂;雌蕊1枚,子房由2個心皮構(gòu)成,上位,由假隔膜分成多室,胚株多數(shù),中軸胎座。果實為漿果,呈心形,上面有紫色的條紋 。
生態(tài)習性
人參果是亞熱帶水果,對土壤的要求不甚嚴格,但是在腐殖質(zhì)較多的沙質(zhì)土壤中生長更好。其性喜溫暖和干燥的氣候,生長適宜的溫度為18~25℃,如果氣溫低于0℃,幼苗就會受到凍害,特別是我國北方冬季天氣寒冷,需要及時將其移人室內(nèi)越冬。它一年四季都能夠開花結(jié)果,一般從開花到幼果出現(xiàn)大約7d左右,從幼果出現(xiàn)到果 實成熟50~70d 。
分布范圍
現(xiàn)產(chǎn)于青海、甘肅、四川、貴州、云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安徽、河南、陜西、廣西等地。海拔在1000~2000米左右。
主要價值
藥理價值
人參果具有廣泛的藥理作用,且安全性高,具有 廣闊的市場前景。尤其在保健食品方面,除增強免疫力及 緩解體力疲勞等功能產(chǎn)品開發(fā)外,還可作為老年性癡呆、糖尿病及血管疾病患者等的輔助治療產(chǎn)品,功效可涉及輔助降血脂、輔助降血糖、抗氧化、輔助改善記憶、改善睡眠、減肥等 。
經(jīng)濟價值
人參果的果實脆嫩多汁,爽甜多汁,清香味美,不僅含有豐富的鈣和蛋白質(zhì),又有較低的糖類和脂肪,還含有硒和鉆等18種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據(jù)科學測定,每克鮮果含鈣9.10mg,硒3.0mg,尤其是硒元素能夠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它被譽為“綠色的保健珍品”。此外,如果將其制成盆景,不但能美化居室,而且具有較好的觀賞價值 。
栽培技術(shù)
人參果的栽培技術(shù)有2種:一是種子繁殖,即有性繁殖;二是扦插繁殖,即無性繁殖 。
扦插繁殖
(1)人參果發(fā)生側(cè)枝多,扦插簡單,易成活 。
(2)選擇地勢高、平坦、土壤肥沃、疏松、近幾年未種過茄 科作物的地塊作苗床 。
(3)扦插時最好選擇30厘米以上、粗壯柔嫩、無病蟲害的 枝條。枝條選好以后剪成 12 厘米長的小段,去掉葉片,留下葉柄。 冬季扦插時枝條僅入土 3~5 厘米即可,插條可適當縮短。要隨剪隨插,成活率才高。為促進枝條生根,枝條下端應(yīng)剪成斜面,并在50-200微升∕升萘乙酸或吲哚乙酸中快速蘸一下枝條下部的1/3段。扦插時要先澆足水,然后扦插。全部插完后,要普遍 撒一層細土,以防止土壤水分蒸發(fā) 。
(4)溫度過高過低都不利于根和新枝萌發(fā) 。
種子繁殖
人參果一年四季都可播種。在露地條件下,以春季最為適宜。 秋季雨水多,應(yīng)采取遮蔭防雨措施。 插前應(yīng)浸種催芽,當10 厘米地溫穩(wěn)定到 12℃以上時即可播種。播種后溫度白天保持 25-28℃,夜間不低于15℃,高溫時節(jié) 育苗要嚴格控制溫度不超過 28℃。在澆足底水的前提下,出苗前 一般不澆水,出苗之后再根據(jù)土壤水分狀況適度澆水。在底肥充足的情況下,苗期一般不再施用化肥,可以葉面噴肥。當種子拱土時,撤去覆蓋物,并在床面撒一層細土,以加強保濕,增加土壓力,減少戴帽出土 。
栽培管理
(1)栽培地選擇
栽種地選范圍廣泛,像是:黏土地、沙瓤地、山地等等, 都可種植。但是,滿足溫室高產(chǎn)種植的條件,最好選擇在透風性好、土質(zhì)較疏松、排水較好的場地 。
(2)整地施肥
早期施足基肥,用充分腐熟的農(nóng)家肥,每公頃用量8000~10000千克。用法將1/2的基肥鋪撒在地面,配合土壤深翻,確保用肥與壤土的混合均勻。剩余的基肥,按照栽培行距開溝,配用磷 酸二銨,每次30~40kg,溝施。同時,覆土,加水,起壟。一般按80~100 cm×40~50 cm的大小行栽培,壟高15 cm,深15~20 cm,在畦中間最好也開灌水溝,畦面鋪地膜,在高畦上形成膜下暗灌的形式 。
后期的追肥管理,人參果喜歡肥沃的土壤,在生長過程中, 應(yīng)該根據(jù)植物的生長來完成。在人參果植物的整個生長期內(nèi),頂部敷料的數(shù)量不得少于兩倍,一個在苗期,另一個在開花期,每次追肥時,都必須掌握各種營養(yǎng)成分的比例。不能過度使用或施 用某種肥料,再就是追肥時,要注意肥料的濃度,避免直接接觸 人參果的根部,導(dǎo)致根部被燒掉,影響營養(yǎng)吸收和運輸。種植后,要及時給固定的根部澆水,并注意植物的需水時間 。
(3)定植管理
人參果定植時的適宜溫度指標是最低氣溫不低于5℃,10cm地溫穩(wěn)定在12℃以上。栽苗前2天澆小水,以便起苗不散坨。起苗時盡量保全根系,并選莖粗、節(jié)短、無病蟲害的健壯苗定植。 秋冬茬因定植時天氣尚溫暖,可采用明水定植。即在定植溝 內(nèi)按株行距先栽苗,然后澆水。這種方法省工,澆水量大,有利 于緩苗。在寒冷季節(jié)定植時,最好采用先干栽,后分株澆水的方 法。水滲完時再稍覆土。以后再進行1~2 次分株澆水,緩苗后再順溝澆水。覆蓋地膜的,一般都是開穴后栽苗覆土再澆水,水滲后填土封嚴膜口 。
(4)修剪
人參果的扦插苗,可萌生1~4個主枝,主枝各結(jié)節(jié)又能萌發(fā)多個側(cè)枝。具體主枝、側(cè)枝留多數(shù),要根據(jù)季節(jié)、密度等等情況不同而做出調(diào)整。通常情況下,較密的留2個主枝,較疏的留3個主枝。早期側(cè)枝一個不留,中期留1~2個側(cè)枝,這樣后期能保證 5~7個側(cè)枝。栽種較密的,可不留側(cè)枝,確保通風和光照密度。 多余的側(cè)枝,集中收集,可做飼料用 。
(5)采收
人參果幼果呈淺綠色,待到幼果七八成熟,膨大到一定程度 時,表皮會有淺紫色的花紋,此時營養(yǎng)成分含量最高,是熟食炒菜最佳的采收時期。但是,要做水果或蔬菜食用,則要等到完全成熟。標志時:紫色花紋明顯,表皮呈金黃色。 適時的采收,對提升坐果率效果不錯。而有特殊需求,待采收的成熟果實可掛果2~3個月,對保證果實的新鮮度效果不錯。 采收下來的果實,通常情況下,要貯藏在8~10℃的屋子內(nèi) 2~3個月的實踐。或者,嘗試用保鮮膜包裹貯藏。但是,高溫時節(jié)切記不要貯藏時間過長 。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quán)或其他權(quán)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