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蝦籽
蝦籽又叫蝦蛋,是蝦子的卵加工而成。蝦籽分海蝦籽、河蝦籽兩類,凡產蝦的地區都能加工蝦籽。每年夏秋季節為蝦籽加工時期。蝦籽及其制品均可做調味品,味道鮮美。
蝦籽以遼寧的營口、盤山、江蘇的南通、東臺、大平、射陽、高郵、洪澤等地區生產較多。
- 中文名:蝦籽
- 別 稱:蝦蛋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適宜人群:所有
- 副作用:無
產品質量
蝦籽有二種:一種海蝦籽;一種河蝦籽。海蝦籽以色紅或金黃、粒圓、身干、味淡、無灰渣雜質為佳。
營養成分(以食用部分100克的含量計):水分17.0克,蛋白質44.9克,脂肪2克,碳水化合物24.2克,鈣244毫克,磷801毫克,鐵69.8毫克,蝦青素10-20毫克
食用方法
一般先用清水洗去灰渣后,可用作燒豆腐、燒肉類、燒鮮菜、蒸蛋、煮湯等。比如燒豆腐,先將豬肉剁爛炒一下,再將豆腐及蝦籽、蔥、醬油等調味品放入燒熟,起鍋放點豆粉汁、味精即成味美可口的蝦籽燒豆腐。
保管方法
用木箱包裝為宜,內襯防潮紙,四周放礦子石灰(用布包裝),存放在陰涼通風處。用壇子盛裝最好,可以防止生蟲發霉。如發現生蟲,可用1%硫磺熏后再存放。
蝦籽又叫蝦蛋,是蝦卵的干制品,每年夏秋季節為蝦籽加工時期;蝦籽及其制品均可做調味品,味道鮮美。
烘培好的蝦籽嘗紅色。要放冷凍室。放常溫會被空氣氧化。顏色會變成醬色。
營養分析
蝦籽含高蛋白,因為較高含量的蝦青素(蝦籽的紅顏色的成分,)因此助陽功效甚佳,腎虛者可常食。
適宜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
1. 蝦籽含高蛋白,較高含量的蝦青素,助陽功效甚佳,腎虛者可常食;
2. 凡對蝦子過敏之人忌食;高脂血癥,動脈硬化,急性炎癥和面部痤瘡患者忌食。
烹飪指導
蝦籽是調味的良方,但略帶些腥味,只要預先在干凈的鍋中慢火炒過,或用姜片、蔥條與滾水再滴幾滴紹興花雕酒,將蝦籽加入,隔水蒸5分鐘左右,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其他相關
蝦籽具有濃郁的鮮味,明代已有食用記載,舊時是烹調中的重要鮮味調味品,用于許多菜品或面條、餛飩等食品。清代《本草綱目拾遺》引《食物宜忌》謂:蝦籽“鮮者味甘,腌者味咸甘,皆性溫助陽,通血脈”。
備注
蝦蛋加工方法:將抱卵的鮮蝦放入清水中,輕輕攪動,使蝦卵散入水中,再撈出瀝干后用鍋焙干,出鍋晾涼即成。
烹飪美食
蝦籽管廷
原料:管廷12根,雞湯100克,蝦籽5克,醬油15克,水發冬菇3個,紹酒15克, 熟筍片15克,濕淀粉10克,小蔥末10克,熟豬油250克 (約耗75克),姜末10克 ,精鹽25克
制作: 1. 先半管廷外面的大油疙瘩擇去洗凈,以筷子頂住稍細的一頭,從另一頭把管廷翻過來洗凈,放入湯鍋煮至八成熟撈出。然后在管廷上段隔0.3厘米剞一斜刀,再切成4百米倀的段。冬菇菇切成片。
2. 鍋置旺火上,放入熟豬油,燒至四成熱時下管延,炸至刀花張開后,倒入漏勺瀝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