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所有忙于趕路的人:慢!才能成事!
這是一個開店失敗的故事。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作者或權利人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或刪除。

這是一個開店失敗的故事。
這也是個寫如何一口一口吃成了個被餓死的胖子的故事。
什么?是不是搞錯了?胖子!餓死了?
呵呵,沒錯,胖子最后確實是被餓死的!
先來介紹下人物,小陳,山西人,去年學習的時候,30歲,剛到而立之年。今年五一的時候,他再次來到天津,對過去一段時間對他提供的支持表示下感謝,也就此宣告了他的包子創業項目劃上了一個失敗的句號。
小陳之前是做廣告生意的,隨著國家反腐,山西政局的地震,生意受到很大影響,他叔叔是搞煤礦的,現在已然逃難去了。14年中旬時他打算轉型,搞餐飲業,第一站是包子(至于他這個決定做包子的心路歷程,有機會的話,單寫一篇文章來說,也是挺有意思的)。
早幾年,廣告生意還掙錢的時候,小陳在一個正在建設的小區周邊買了一個底商,價格比較便宜,在他做包子的時候,這個小區已經蓋到第4期了,入駐人數估算也有上萬了,而且周邊還有一個大學,學生也有兩萬多,小陳就是用這個自家底商來開店,搞餐飲的。
不是創業新兵,有李記的配方和技術支持,底商位置不錯,自家房也沒有房租壓力,這一切看上去是多么的順理成章,做一個門檻相對低的包子鋪,焉有失敗之理。
呵呵...是啊!那為什么就失敗了呢?為什么呢?(小沈陽的語氣!)
小陳的店是在去年春節后3月份開業的,開業初期,生意還是不錯的,社區的居民基本都挺給面子,紛紛過來品嘗,加上小陳是本地人,親朋好友的捧場,也讓小店熱鬧不少。
一個多月以后,生意基本趨于穩定,這時小陳打算快速回籠資金,將裝修、買設備的錢迅速收回,再開展新的業務,故在當年的五一期間,推出了儲值卡業務,300塊錢一張,買包子的時候可以享受買三贈一的活動,也就是相當于包子打了75折,在各種宣傳攻勢和小陳朋友圈的轟炸下,儲值卡賣出去200多張,回收將近7萬塊的資金。
收回資金后,小陳迅速的在郊區租了一個場地,作為餡料生產車間,開始生產餡料,并將店里的餡料由原來的現場制售,改為由加工車間配送。并同時開始游說周邊的親戚朋友,想拉他們加入他的包子創業計劃,用他的字號,由親戚朋友投資并自主經營,搞品牌連鎖,擴大規模,提高品牌在本地的影響力。小陳給出的條件是,成立獨立的餐飲公司來經營招商加盟業務,前期用他的字號開店的人,都將成為這個公司股東,共同掙加盟的錢。
這時候親戚朋友看到小陳的店確實有起色,而且有一定的發展,紛紛表示可以用它的字號來開店。到9月份的時候,有兩個朋友打著小陳的字號,開了門店,還有一個親戚在自家的面館里賣小陳的包子。這些親戚朋友開的店,除了都用同一個字號外,店面的規模,裝修風格,管理的方式方法,基本都是不統一,小陳當時也沒有更多的精力來參與管理這些事情,他的所有精力都放在生產餡料和招商加盟了。
9月底,他又拿出來10萬塊的積蓄,在城里相對高端的寫字樓里租了個辦公室,開始注冊成立了獨立的餐飲管理公司,開始招聘網絡推廣人員,搞加盟推廣,11月中旬的時候,公司注冊、網站、人員、場地等招商加盟的框架基本已經搭起來了,開始在58,百度等平臺上燒錢打廣告,小陳本身是搞過廣告的,他相信廣告是最快推廣方式。
寫到這里,說實話,李記其實是很佩服小陳的,他的執行力太強了,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做了那么多事情。這個時候,小陳要管理自己的店,管理餡料的生產車間以及推廣團隊,共10多個人,而且這些人分散在3個不同的工作場所,還要偶爾給親戚朋友的店做些技術支持。
但是工作能力強,也不能掩蓋事情的缺陷,在我們多次電話溝通的時候,也談到過小陳現在的經營情況,李記當時是這樣分析的:
1.自己店不怎么掙錢,賣儲值卡賣的,導致包子的利潤很低。
2.為了維持現有的合作模式,以擴大知名度為第一要務,小陳向合作的店供應餡料的價格也很低,基本沒有什么利潤。
3.在招商加盟端,大量的錢投入在推廣環節,希望用未來的加盟費來補足門店和餡料加工車間的虧空。資金不夠充分,希望以小博大,有投機之嫌。
4.管理上混亂,各個環節沒有明確的負責人,導致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老板一個人拍板。
如果他這個時候,停下來,看一看,等一等,也許可能又是另一個局面,但是,他沒有!
果然,元旦過后,壓死駱駝的稻草就紛紛到來。
第一件事,小陳店里其中一個面案師傅不做了,這一下讓小陳沒了主意,臨近過年招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只能給另一個面案師傅漲工資,希望能堅持到新師傅的到來。
第二件事,由于管理沒跟上,小陳店里的包子,出現了問題,品質大不如剛開業的時候,消費者吐槽的很多,尤其是那些大學生,口碑受到了影響,加盟的根基被嚴重動搖。
第三件事,小陳其中一個朋友,出現倒戈的情況,由于他朋友的店不是很掙錢,他朋友打算引進其它產品來增加利潤,這個讓小陳有點憤怒,在交涉未果后,礙于面子,只能默認了這個現實。
第四件事,在招商加盟端,燒錢的每天還在繼續,有限的幾個上門考察的客戶,看到小陳幾家門店的經營狀況,似乎加盟的意愿都不是很強烈,基本都持觀望態度。
這最后一根也致命一根稻草,當然就是錢了,到今年的4月份,小陳每月的開支都在2-3萬,這樣的入不敷出的情況,實在讓他堅持不下去了。
其實,如果在最后一根稻草來臨的時候,小陳將手上所有項目都砍掉,轉而專心去經營一家店的話,自己的店還是可以保住的,但是他沒有這么做,因為那不是他想要的(這個也不知道對不對,人各有志,留給讀者們評說吧!)最終,他在一聲嘆息中,選擇了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