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澆飯

蓋澆飯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小吃。屬于西北甘肅地區叫法,東北叫燴飯,廣東叫碟頭飯,還有的地方只是叫咖喱土豆飯,咖喱雞飯,麻婆豆腐飯,以此類推這樣子,其實都是菜和飯放在一個盤子里吃,菜澆在飯上,由此稱作蓋澆飯。
其特點飯菜結合、快而熱。而風俗各別,如今的蓋澆飯,各地作法也不一樣,用料也不同,所以也各有特色。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蓋澆飯
主要食材:米飯,豬肉
口味:鮮咸
種類:鹵肉蓋澆飯、肉絲蓋澆飯
營養成份:蛋白質,糖類及各種氨基酸
來歷
蓋澆飯是在西周"八珍"之一"淳熬"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禮記注疏》中 "淳熬"的作法是:"煎醢(hǎi,肉醬)加以陸稻上,沃之以膏。"醢是肉醬,陸稻是北方種植的黃米和小米,沃是澆的意思,膏即油脂。全文大意是:將肉醬煎熬好以后,加在黃米(或小米)飯上,然后再澆上油脂,就成"淳熬"。到了隋唐, "淳熬"發展成"御黃王母飯",烹制方法也有了新的改進。韋巨源《食單》記載:"編縷卵脂,蓋飯表面,雜味。"這就是說,肉的形狀已改變為絲,并且加上了雞蛋等物,色形味都更加多采了。
成為唐代"燒尾宴"上的食品之一。所有這些,都是如今"蓋澆飯"的雛形。
特點
蓋澆飯的主要特點是飯菜結合,食用方便,既有主食米飯,又有美味菜肴。其菜湯汁澆于飯上面,使米飯更富有口感而備受青睞。且不像一般食用飯菜需要較多的餐具擺到桌上,而是將飯菜盛于一盤,既可放在桌上食用,也可以用手端上吃。
蓋澆飯的另一個特點是快而熱。由于飯菜都是事前烹制現成的,食者可以隨到隨吃,而且飯菜始終都是熱的,符合我國人民熱食的習慣、所以,也可以說它是中國式的快餐。
做法
由于我國地域遼闊,風俗各別,如今的蓋澆飯,各地作法不一,用料不同,所以也各有特色。總的來說,副食以肉為主,有肉片的,有肉絲的,也有肉塊的。佐料則因時因地而異,分別配以玉蘭片、木耳、香菇和應時蔬鮮。也有不加佐料時鮮的,如西安傳統的蓋澆飯就是純肉片,采取紅燒的方法烹調,講究原肉原汁澆飯。
鹵肉蓋澆飯
材料
主料:稻米400克
輔料:冬筍60克、豬肉肥瘦100克、小白菜150克
調料:大蔥10克、鹽5克、味精2克、醬油4克、淀粉(豌豆)5克、花生油50克,富磷聯B1克
制作工藝
1、將豬肉洗凈,瀝水,切成片;小白菜洗凈,瀝干水分,切成段;冬筍去殼煮熟切成片;蔥洗凈切成段,備用。
美味蓋澆飯
美味蓋澆飯
2、將大米淘洗干凈,做成米飯,備用。
3、將炒鍋倒入花生油,用中火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蔥段炒幾下,放入豬肉片,翻炒,放入熟冬筍、青菜段、醬油、精鹽、味精,翻炒幾下,倒入適量肉湯,燒沸,用少許淀粉勾芡,做成澆汁。
蓋澆飯
蓋澆飯
4、米飯分裝到碗里,澆上汁,即可食用。
菜品口感
此飯色澤悅目,汁醇飯軟。
1、大米:首推東北大米,這種米蒸出來的飯粒粒光潔油亮,香糯彈牙,我用的是泰國香米,效果也還不錯。
特別提醒:蒸飯時,水和米的比例是1:1;飯蒸好后,不要急著盛出來,放在電飯煲內保溫,鹵肉做好后再盛飯澆肉汁,即取即吃。
2、制作油蔥酥:油蔥酥干香酥脆,在鹵肉飯內起到非常重要的提香作用。
① 小洋蔥(以為是小個洋蔥,原來不是,是干蔥頭,超市有售),切去兩頭,再剝去外皮,切成薄薄的小洋蔥圈;
② 撒入少許淀粉,用手混合均勻,并將小洋蔥圈拆散;
③ 中火燒熱油鍋(最后是豬油,如無用色拉油代替也可),油鍋5成熱后,下小洋蔥圈,半炸半炒;
④ 待小洋蔥絲逐漸浮起,呈微黃色時,迅速撈起瀝干油,平攤在廚房紙巾上充分吸收油分并晾涼;
⑤ 將油蔥酥放入密封袋(或保鮮袋),用搟面杖壓碎。
3、新鮮五花肉洗干凈,擦干水分,放入冰箱冰凍20分鐘便于切割,接著連皮帶肉切成0.5cm見方的小丁;
4、老姜切碎,大蒜切碎,鍋內放少許油,中火燒熱后放入姜碎蒜碎爆香;
5、將五花肉丁放入鍋中,慢慢煸炒到微微上色,逼出其中多余油脂;
6、鍋中加入醬油,八角,酒,冰糖,五香粉,胡椒粉,油蔥酥和適量溫水,水不要太多,沒過五花肉丁1-2cm即可。
7、大火翻炒均勻后,待燒沸后,將鍋中的五花肉丁及湯汁一起倒入砂鍋中慢慢鹵,2小時后,一鍋肉味飄香的鹵肉汁就做好了。
8、鹵時可加入幾枚剝去外皮的煮雞蛋,一起慢慢鹵,吃時和鹵肉飯一起享用。
9、最后,盛米飯,澆鹵肉汁,加上鹵蛋,配上一兩棵青菜心或者其它爽口小菜,旁若無人的扒飯連同肉和汁一起入口。
雞肉豌豆蓋澆飯
原料:米飯300克,雞肉100克,胡蘿卜30克,豌豆100克,水發香菇15克。料酒15克,蔥末10克,鹽、姜末、味精、胡椒粉,富磷聯B少許。
做法:
1、米飯分2份,置碗中;將雞肉洗凈,切小丁,放入料酒、鹽、姜末攪拌均勻;胡蘿卜去皮,洗凈,切小丁;香菇去蒂,洗凈,切小丁;豌豆洗凈,備用。
2、鍋置火上,放油燒熱,將蔥末煸香,下胡蘿卜丁、豌豆炒至變軟,加鹽,翻炒至八成熟盛出。
3、另鍋置火上,放油燒至八成熱,放入香菇丁、雞肉丁快炒幾下,放入豌豆、胡蘿卜丁、味精翻炒均勻,撒上胡椒粉,澆在米飯上即可。
肉絲蓋澆飯
原料:泰國大米400g,肉絲75g,鱔絲、熟雞絲、火腿絲、筍絲、白糖、醬油、味精、紹酒、雞湯各適量。
制法:泰國大米淘洗后晾干,入煲中加水蒸制成飯。肉絲、鱔絲過油,加雞絲、火腿絲、筍絲煸炒,加醬油、白糖、紹酒、味精、雞湯,勾芡澆蓋在米飯上即可。
操作要領:米飯軟硬要適度,蓋澆汁味要濃厚。
木耳豬肝蓋澆飯
原料:米飯300克,黑木耳50克,冬筍50克,萵筍50克,豬肝100克
配料:姜、蔥、胡椒粉、味精、鹽、豬油適量
親自下廚:1、黑木耳用冷水發好,將冬筍,豬肝、萵筍切片。2、炒鍋置旺火上,下豬油燒至150℃左右,放入豬肝片,然后下姜片、黑木耳、冬筍片、萵筍片合炒,再放入胡椒粉、味精、蔥花,略加點水,燴成白汁即成。
營養在這里:吃動物肝臟對眼睛有好處,如果你或者他經常坐在電腦前工作,不妨一周吃兩次這樣的蓋澆飯吧,既養胃口,又養眼睛。
牛肉咖喱蓋澆飯
原料:米飯300克,新鮮牛肉200克,土豆、洋蔥各1個,胡蘿卜1根
配料:姜1塊,鹽、雞精、白酒、咖喱粉適量
親自下廚:1、將牛肉、土豆、洋蔥和胡蘿卜切成小丁。2、鍋里下油,燒熱,姜丁先下鍋爆香,再下牛肉丁,翻炒到剛變白色時,把土豆、洋蔥和胡蘿卜也下鍋翻炒,片刻后把鍋里所有材料轉到燜鍋里,加鹽、雞精、咖喱粉和少量的白酒(白酒不但去腥味,而且會讓咖喱牛肉的味道更美),加水,水的量要稍微多點。3、大火燒開湯水后轉中小火,記住要用勺子在鍋里攪一圈,以免粘底。然后就開始燜了,大約1個小時左右,燜到汁很濃的時候就可以澆在白白的大米飯上了。
茄汁魚片蓋澆飯
原料:米飯300克,凈魚肉100克,西芹50克,水發木耳10克。
輔料:料酒10克,姜末3克,番茄醬20克,鹽4克,味精少許。
做法:
①米飯分2份,置碗中;木耳洗凈,切小塊;西芹擇去根、葉,洗凈,切小丁;魚肉切片,放鹽、料酒、姜末攪拌均勻,腌約20分鐘。
②鍋置火上,放油燒至八成熱,放入腌過的魚片炒熟,盛出。
③原鍋留底油燒熱,放入木耳、西芹翻炒幾下,加番茄醬和少許水,燒開后放入魚片、味精,翻炒均勻,澆在米飯上即可。
平菇肉片蓋澆飯
主料:平菇、豬肉、鹽、料酒、糖、雞精、生抽、淀粉
平菇炒肉片蓋澆飯--豆果
平菇炒肉片蓋澆飯--豆果
做法:
1、平菇洗凈,豬肉切片用鹽、料酒、糖腌制片刻。
2、油鍋爆香炒至豬肉片變色撈出。
3、下平菇翻炒,加鹽炒至八分,加入肉片,雞精,生抽調味。
4、最后勾薄芡,澆在飯上就可以了。
潛在隱患
目前有不少蓋澆飯存在油鹽超標等問題,長期吃這類蓋澆飯,可能會帶來高血脂、高血壓、營養不良的風險。
油鹽較多。黑乎乎的醬油,同時泛著亮亮的油花,滿目皆是。固然這種蓋澆飯吃得香,開胃下飯,但同時也可能造成鹽和脂肪攝入量超標,尤其不適合肥胖和高血壓人群食用,對于健康人來說,也應減少吃此類蓋澆飯的次數。
缺少粗糧。蓋澆飯的主食大多是白米飯,缺乏粗糧、豆類和薯類。從營養角度來說,對于主食的要求,是盡量粗細搭配,營養素配比均衡、豐富,而多數蓋澆飯并沒有達到這個要求。
葷多素少。蓋澆飯雖然品種繁多,但排骨、鹵肉、牛肉、雞肉、魚肉等蓋澆飯基本上都是肉多菜少,而蔬菜類的蓋澆飯品種較少,因此,無論哪種蓋澆飯都難達到合理的葷素比例。
總體來說,在餐館中盡量少點炸、煎等烹調的菜肴做成的蓋澆飯,其湯中脂肪較多;容易吸油的菜肴也盡量不點,如地三鮮、燒茄子;同時盡量避開麻辣口味的菜肴,如宮保雞丁、虎皮尖椒等,這類蓋澆飯往往油鹽超標;多選擇清淡少油的菜肴,如西紅柿雞蛋等。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