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糟肉
紅糟肉亦稱糟母肉,傳統特色菜肴。系以糯米、紅麴加上糖,鹽發酵成糟母,再將雞、鴨等肉類放入其中淹制而成,兼具酒香及肉香,且有滋補之效。紅糟肉過去是客家人珍貴的過年菜肴,現則已普遍化,平常日子就可嘗其美味。
|
|
熟五花豬肉300克,芥蘭菜(或油菜心或塔棵菜)200克。
調料:紅糟①50克,白糖1匙半,細鹽、味精各適量,豬油75克。
制法:1.將已經煮熟的五花豬肋條肉,切成3厘米長、0.3厘米厚的大片。
2.凈鍋燒熱,用冷油滑鍋后,放50克油,燒至油六、七成熱時,放紅糟煸香煸散,再放熟肉片煸炒出油,然后加黃酒、白糖、細鹽、味精及二匙湯水,略燒,至鹵汁稠濃、調味基本都滾包上肉片,再加熱油生光,盛在盤中央。
3.凈鍋燒熱,放少量油,燒至油六、七成熱時,放綠葉菜煸炒,并加細鹽、味精,待柔軟斷生,即倒在漏勺中,瀝去湯汁,盛放在肉片周圍(裝長腰盆,可裝在盆子的兩端)。
特點:色澤紅亮,綠菜相襯。鹵汁緊包,香咸帶甜,外型如廣東叉燒肉。
關鍵:1.紅糟烹制菜肴,必須先加適量水蒸或燒軟化開。
2.用紅糟爆炒烹制的菜,不宜有湯汁,而且不可勾芡,否則就會失去紅糟特色。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