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頌面包
可頌面包是一道面包類美食,以可頌面包、巧克力、草莓等為主料,以適量薄荷為輔料,該美食通過烤箱烘烤的方法制作而成。
- 中文名
- 可頌面包
- 別 名
- 羊角面包
- 記載年限
- 1683年
- 記載地址
- 土耳其
歷史典故
“可頌”在法語里是“羊角”的意思。又稱“羊角面包”。在1683年時,土耳其軍隊大舉入侵奧地利的維也納,但是卻久攻不下,心焦之余,土耳其將軍心生一計,決定趁夜深人靜時分,挖一條通到城內(nèi)的地道,以在不知不覺中攻入城內(nèi)。不巧的是,夜深人靜時分,他們的鶴嘴鏟子鑿?fù)恋穆曇舯徽谶B夜磨面粉,揉面團的面包師傅發(fā)現(xiàn),連夜報告給國王。結(jié)果,土耳其軍無功而返。為了紀念這個面包師,全維也納的面包師,將面包做成土耳其軍旗上的那把彎月形狀,以表示是他們先見到土耳其軍隊的。 但是,對于基督徒而言,“牛角面包”卻象征“基督的死亡與再生”。在圣體儀式中,當基督徒將“牛角面包”和象征“基督血液”的紅酒搭配一起時,表示對基督的身體與血的尊重,并沉思基督再生的當時對亞述人而言,拜月是非常重要的儀式。在圣餐時,亞述人以如彎月造型的“牛角面包”與紅酒做為圣餐的食物。同樣地,到了波斯人的手里 ”在死亡儀式中,交給死者,表示“保證再生”的象征物。在4世紀的當時死者的石碑上,就刻著一名男子離開妻兒,到另一個世界去,在臨行之前,妻子交給孩子一個“牛角面包”,要孩子交給他父親,
表示確信他未來會再生。
表示確信他未來會再生。
在巴黎還有另外一個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希臘巫師曾寫過一封信給月亮女神,在信箋封口處,蓋著一個彎月的圖章。當時的圖章,都是面包師傅以面包做成的“圓戒指”形。后人則將這個圖案做成現(xiàn)在的“牛角面包”。在過去,約12世紀的時候,某些法國的鄉(xiāng)下地方稱呼他們?yōu)?ldquo;小的牛角”,而牛角的形狀又使人聯(lián)想到“彎月”。在當時,每到了“逾越節(jié)”時,修道院的僧侶們總會制做成簍的“牛角面包”,做為“逾越節(jié)”的餐點,表示“基督再生”之意。十八世紀末,奧地利公主Marie-Antoinette d'Autriche嫁給了路易十六(當時還是皇孫),Croissant就傳入了法國。1770年,Marie-Antoinette d'Autriche(維也納人)把羊角面包正式的帶入法國。在1770年以前已經(jīng)存在。有歷史紀錄在1549年在巴黎皇室有羊角面包。
現(xiàn)今,Croissant加上一杯溫暖的牛奶,早已成為法國人最典型的早餐形式。
Croissant材料:
面粉250g。糖60~80g。牛油100g。啤酒酵母20g。蛋4顆。鹽少許。果醬適量。
Croissant做法:
將過篩的面粉與糖混合,加入軟化的牛油、加入溫水的酵母和4顆蛋黃。面團搓揉約15分鐘后,將蛋白加上鹽打泡后一并放入面團中。將面團分成數(shù)個小面團,將之塑成等腰三角形。再將少許的果醬一一放在三角形的一角,并且小心地將三角形卷起成柱體。把可頌放置涂上油的烤盤上,并放入微溫的烤箱中約1~2小時,使之發(fā)酵。放入230℃的烤箱約10~15分鐘,待可頌略成深色即成可頌
巧克力草莓款
主料
輔料:
薄荷(葉)適量
做法
1.可頌面包攔腰剖成兩半;
2.夾進巧克力片、草莓片、香蕉切片、薄荷葉即可。
做法二
輔料
-
黃油165克
-
奶粉8克
調(diào)料
-
食鹽5克
-
細砂糖25克
-
水140克
可頌面包做法
1.留出140克黃油,將其它原料混合打至面團光滑的擴展階段,立即搟成大片放入冰箱冷凍30分鐘
2.冷凍面團的時候?qū)?40克黃油放在桌上撒高粉,將片黃敲打成薄片
3.冷凍好的面團搟開,第一步中留出的黃油放中間,四角折上來,捏緊收口
4.將面團搟成長方形的大片后,自左右各1/3處向中間折,完成第一次3折
5.一次三折完成后的面團旋轉(zhuǎn)90度,再次搟開三折,兩次三折之后的面團放入冰箱冷藏15分鐘后再進行第三次三折
6.將三次三折折好的面團搟開至 4毫米厚,用利刀修去側(cè)邊后,分割成底邊為9厘米,高為18厘米。的等腰三角形(迷你為7:12)
7.將三角形從底邊開始卷起來,尖角朝下,排入烤盤中,放溫暖濕潤處,低于35℃,進行最后發(fā)酵
8.發(fā)酵結(jié)束,表面刷蛋液在表面一層上,入預(yù)熱220℃的烤箱,中層,上下火,18分鐘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quán)或其他權(quán)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