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記五香驢肉
曹記五香驢肉所屬地區:天津小吃。介紹:天津風味小吃。營養成分豐富,含有蛋白質、鈣、磷、鐵等。風味獨特,香飄津門。曹記五香驢肉已有200多年的歷史,1938年入津經營,現已傳至第五代人。1984年被評為天津市飲食業最佳食品。
中文名:曹記五香驢肉。制作材料1:驢肉50千克,硝酸鈉7.5克。制作材料2:豬骨頭10千克,粗鹽1500克。制作材料3:凈母雞5只,蔥段、蒜各500克。特色:鮮香味美,軟爛可口。工藝:熬煮汆燉燴燜法。
|
|
1菜品概述
俗話說:“天上龍肉,地下驢肉。”五香驢肉本位豫東食品,以色佳味美、外觀油潤、內外紫紅、肉質細膩、營養豐富、入口香爛、余味深長而聞名。其中屬曹記五香驢肉最負盛名,營養成分豐富,含有蛋白質、鈣、磷、鐵等,已有200多年的歷史,1938年入津經營,遂成天津名吃。
2菜品簡介
天津風味小吃。營養成分豐富,含有蛋白質、鈣、磷、鐵等。風味獨特,香飄津門。
曹記驢肉是京津地區漢族傳統名菜之一。因創始人姓曹而得名,在北京流傳至今已有二百余年歷史。曹記驢肉,精選新鮮優質驢肉,配以多種香料,放進鍋里慢火煮七至八個小時。曹記驢肉,富含蛋白,酥爛易嚼,味道鮮美,遠近聞名。
多年來,“曹記驢肉”以肉質酥爛、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味道醇厚、咸香可口的特點受到天津消費者的歡迎。八十年代它被收錄進《天津名吃》及《中國名吃大辭典》等書中。近年播出的電視劇《廚神》第29集提到中國四大驢肉時,也把“曹記驢肉”列為其中之一。
3菜品原材
主材 | 驢肉50千克,硝酸鈉7.5克,豬骨頭10千克,粗鹽1500克,凈母雞5只 |
輔料 | 蔥段、蒜各500克,花椒50克,姜塊200克,八角75克,桂皮150克,小茴香 |
配料 | 丁香、山奈、肉蔻、草果、金橘、砂仁、青皮、白芷、蔻米等各少許 |
4詳細步驟
1.將驢肉洗凈,切成約1000克的塊,放入冷水中浸泡,去掉血水再洗凈,瀝干水分,入鍋用旺火煮1小時,改用小火煮1小時,撈出。2.豬骨頭洗凈,砸裂與洗凈的母雞一起放入大鍋內,制成白湯。
3.蔥段、姜塊、蒜瓣、八角、花椒、桂皮、小茴香、丁香、肉蔻、草果、金橘等裝入兩個紗布袋,制成香料袋。
4.白湯置旺火上燒開,放入香料袋、驢肉、粗鹽燒沸,撇去浮沫,用微火煮約4小時至驢肉酥爛,取出晾涼,便可改刀食用。
5制作要領
1.母雞宜選用老母雞煮湯更鮮;
2.煮制時湯要足,以免湯不足入味不足。
6歷史文化
曹記五香驢肉曹記五香驢肉已有200多年的歷史,1938年入津經營,現已傳至第五代人。1984年被評為天津市飲食業最佳食品。冀州曹記驢肉發端于咸豐年間北京鮮魚口,曹記驢肉”傳到第三代曹建功時,已是光緒年間,其經營場轉移到碼頭李鎮。曹建功(1878—1962),冀州小王莊人,他通過探索,加入數味中藥,除去了驢肉性中的寒涼,做得肉質酥爛、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味道醇厚、咸香可口,食后對身體有滋補功效。他先后在煙家霧村和千戶營定居,在冀州碼頭李鎮打出了“和順號驢肉”的招牌。三十年代中期,他的二子曹福堂和三子曹立海去天津發展,開了一家“冀州榮祥曹記飯店”(俗稱冀州館),主營曹記驢肉、冀州燜餅和炒菜。1936年曹建功二子曹福堂和三子曹立海去天津發展,在天津發展成天津“八大家食品”(天芙、天盛、天順、岳勝齋等)之一,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冀州曹記驢肉載譽津門,名播全國。
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中期,天津中立園飯店的“曹記驢肉”享譽津門,許多文藝界人士和社會知名人士經常光顧。
據說,連劉少奇和王光英也到中立園吃過“曹記驢肉”。改革開放后,“冀州曹記驢肉”進入發展史上的鼎盛時期。1983年,“曹記驢肉”在天津舉辦的“食品展銷會”上被評為最佳食品。
同年,中立園飯店在國家工商局注冊了“冀州曹記驢肉”商標。同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萬里同志在視察天津食品一條街時品嘗了“曹記驢肉”,并贊不絕口。著名畫家黃胄食后畫驢,并幽默地在畫上題字“曹記驢肉,刀下留情。”
7營養價值
現代科學證明驢肉:蛋白質含量比豬、牛、羊為高,其含量在20~25%之間;氨基酸的含量及其比例更適合人體的需要,消化吸收率高;脂肪含量較低,小于體重的1%,因此驢肉是一種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的肉類;脂肪熔點較低,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利用率較高;驢肉中除含有蛋白質、脂肪外,還有含氮浸出物,這些物質不僅能增進食欲,而且能增加肉的香味和味道;碳水化合物以糖原為主,一般不足1%,還含有少量的葡萄糖和麥芽糖;無機鹽及微量元素總量約在1%左右,主要有硫、鉀、磷、鈉、氯、鎂、鈉、鈣、鐵、鋅等,其中以鉀、磷、硫、鈉的含量較多。驢肉適宜所有人群食用,身體瘦弱者更適宜。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