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豆包是一種用黃米面團包裹豆餡蒸后質黏的主食品種,俗稱豆包,是關東一帶的傳統名食。黏豆包原為滿族祭品,后廣行遼寧各族,成每家必食之品。每到年關或農忙時節,戶戶要蒸黏豆包。黏豆包是東北小吃之一,采用大黃米或糯米包入紅豆餡蒸制而成,具有色澤金黃,口感香軟,耐饑的特點。
原為滿族祭品,后廣行遼寧各族,成每家必食之品。每至臘月,民間皆以糯米面為皮,包以紅小豆餡,謂之豆包兒。做法:熱水和面,紅小豆煮熟為餡。
原料
黃米面、干面粉,紅小豆、發酵粉,白糖、桂花醬、油
制作方法
特點
色澤金黃,口感香甜軟糯,耐饑
由來
以前,農民每天都吃兩餐,天亮吃早餐,然后勞動,天黑吃晚餐。對于從事重體力勞動的農民來說,受不了兩餐間隔時間太長。因此,每年初冬時節,農家都要做抗餓的黏豆包,放在室外凍實,以備開春下地勞動時蒸食。
黏豆包是我國北方常見的傳統發酵食品,而糯玉米是發酵黏豆包的良好原料,品質分析表明,糯玉米粉平均含氨基酸8.3%,其中賴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高16%~74%,平均含蛋白質10.6%,比普通玉米高3%~6%。籽粒中的水溶性蛋白和鹽溶性蛋白的比例較高,而營養價值不高的醇溶蛋白的比例較低。用糯玉米發酵制成的黏豆包營養豐富。玉米含有豐富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肌醇、膽堿及礦物質,不僅可以降低膽固醇,對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循環系統病癥有療效。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