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塑料編織袋
塑料編織袋按主要材料構成為聚丙烯袋、聚乙烯袋;按縫制方法分為縫底袋、縫邊底袋。目前廣泛應用于肥料、化工產品等物品的一種包裝材料。其主要生產工藝是利用塑料原料經擠出薄膜、切割、單向拉伸為扁絲,經過經緯編織得到產品,一般稱為編織袋。
- 中文名
- 塑料編織袋
- 外文名
- Plastic woven bag
- 又 名
- 切割纖維
- 開發時間
- 1966年
- 應用范圍
- 水泥包裝袋大米編織袋等
- 國標號
- GB/T 8946-1998
制作方法
塑料扁絲,塑編行業簡稱:扁絲,也有稱為切割纖維,它是生產塑料編織物的基本材料,扁絲由特定品種的聚丙烯,聚乙烯樹脂經熔融擠出成膜,然后,縱向分切成條,諸條同時加熱牽伸取向后定型,最終卷繞成扁絲紗錠,供織造編織物。
扁絲工藝
包括:原料改性,共混,著色,填充,配制,防老化,防降解問題,擠出過程的溫度,壓力,流量調節控制及擠出過程的流變行為,功耗,產率問題,牽伸過程的牽引比,吹脹比,牽伸比,結晶冷卻,取向,熱處理定型問題,卷繞過程中的成型及紗錠的質量檢測等技術問題.
扁絲工藝,又稱造紗工藝,它是塑料編織物生產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
扁絲生產工藝方法按成膜方法分有兩種,管膜和平膜,按成膜后冷卻方式分有,空冷,水冷和間冷,按牽伸加熱方式有熱板,熱輥,熱風,按紗錠卷繞成型分有,集中擺線卷繞,單錠力矩電機卷繞,磁力矩卷繞。
發展歷程
20世紀30年代,H·Jaeque通過對聚氯乙烯薄膜拉伸研究發現生產切割纖維絲和裂膜纖維的新技術。50年代,O·B·Rasmussen通過研究,利用薄膜擠出方法和拉伸設備,開始生產編織用纖維。到1965年,歐洲開始工業化生產單向拉伸扁絲,用以生產工業包裝用編織袋。我國自1966年開發出扁絲編織袋至今,產品發展迅速,已形成花色品種多樣、規格尺寸齊全的系列產品,品種質量已達到國外同類產品的水平,在國際市場上具有一定競爭力。
普通編織袋規格:30cm-120cm寬,長度可無限,可普通印刷,可彩色印刷。
應用范圍
蔬菜等農業產品包裝
再后取代紙制水泥包裝袋。
由于制品資源和價格問題,我國每年有60億條編織袋用于水泥包裝,占散裝水泥包裝的85%以上,隨著柔性集裝袋的開發應用,塑料編織集裝裝袋廣泛用于海上,交通運輸包裝工農業產品,在農產品包裝中,塑料編織袋已經廣泛用于水產品包裝、禽類飼料包裝,養殖場的覆蓋材料,農作物種植的遮陽,防風,防雹棚等材料。常見產品:飼料編織袋、化工編織袋、膩子粉編織袋、尿素編織袋、蔬菜網眼袋、水果網眼袋等。
食品包裝
米、面粉等食品包裝逐漸采用編織袋包裝。常見的編織袋有:大米編織袋、面粉編織袋、玉米編織袋等編織袋
巖土工程
從80年代開發土工布以來,拓寬了塑料編織物的應用領域,廣泛用于小水利、電力、公路、鐵路、海港、礦山建筑、軍事的工程建設中。在這些工程中,土工合成材料具有過濾、排水、加強、隔離、防滲等功能,塑料土工布就是合成土工材料的一種。
旅游運輸
旅游業中的臨時帳篷、遮陽傘,各種旅行包、旅行袋,都有塑料編織物應用。各種篷布廣泛用于運輸及儲存的覆蓋材料,取代了易于霉爛笨重的棉織篷布。施工中的圍欄、網罩等也廣泛應用于塑料編織物。常見的有:物流袋、物流包裝袋、貨運袋、貨運包裝袋等
日常生活用品
做工的,務農的,運貨的,趕集的大多數人用塑料編織制品,商店里,庫房里,家舍里,到處都有塑料編織制品。化纖地毯的襯墊材料也被塑料編織物取代,如購物袋、超市購物袋,超市環保購物袋;用于物流運輸的貨運編織袋,物流編織袋。6、抗洪物資
抗洪救災缺少不了編織袋,堤壩、河岸、鐵路、公路的修建中也缺少不了編織袋。就是防訊編織袋,防旱編織袋、防洪編織袋。
國家標準
TAGS:塑料編織袋國家標準,GB/T8946-2013
日期:2008-08-22
本標準規定了塑料包裝、 運輸、 貯存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以聚丙烯、 聚乙烯樹脂為主要原料, 經擠出、 拉伸成扁絲, 再經織造、 制袋而成的用于包裝粉狀或粒狀固體物料及柔性物品的塑料編織袋(以下簡稱袋) 。
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 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 本標準出版時, 所示版本均為有效。 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 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039-92 塑料力學性能試驗方法 總則
GB/T 1040-92 塑料拉伸性能試驗方法
GB/T 2828-87 逐批檢查記數抽樣程序及抽樣表(適用于連續批的檢查)
GB 2918-82 塑料試樣狀態調節和試驗的標準環境
GB/T 4857. 5-92 包裝 運輸包裝件 跌落試驗方法
GB/T 5009. 60-1996 食品包裝用聚乙烯、 聚苯乙烯、 聚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
GB 9687-88 食品包裝用聚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
GB 9688-88 食品包裝用聚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
產品分類
品種
按主要構成材料分為聚丙烯袋、 聚乙烯袋。
按縫制方法分為縫底袋、 縫邊底袋
試驗方法
拉伸負荷
試驗條件
按GB/T 1039 規定進行。 試樣在溫度 23℃±2℃、 常濕狀態調節4h, 并在此條件下進行試驗。
試驗設備應符合GB/T1040-1992 第6章有關設備規定: 夾具間距為 200mm,空車下降速度為 200mm/min±20mm/min。
取樣方法
以縫紉卷折面為取樣面,在每個袋上取經向、緯向、 縫邊向、 縫底向試樣各兩塊, 長300mm, 寬約為 60mm, 再修正到50mm,如最后一根超過半根則留之。 縫向試樣的兩邊縫線應適當留長,兩邊各打三道結。
記錄試樣的拉伸負荷,取其算術平均值。
試驗中如遇到試樣在夾具中破裂、滑脫等影響準確性情況時,應另換試樣重做。
耐熱性
從袋上取經向、緯向試樣各兩塊,長300mm,寬20mm。
將其表面重疊起來,在上面施加9.8 N的負荷,放入80℃的烘箱內1h,取出后立即將兩塊重疊試樣分開,檢查表面有無粘著、溶痕等異常情況。
耐跌落性
試驗環境為常溫、常濕。
試驗場地為平整水泥地面。
填充系數為0.80~0.85。
試驗質量及物料選用
TA型袋裝20kg聚丙烯、聚乙烯樹脂或密度相當的物料;
A袋裝25kg聚丙烯、聚乙烯樹脂或密度相當的物料;
B型袋裝40kg尿素或密度相當的物料;
C型袋裝50kg尿素或密度相當的物料。
試驗次序
第一條:縱向—平向—側向
第二條:平向—側向—縱向
第三條:側向—縱向—平向
將試樣置于1.2m的高度自由落下,按5.7.5規定次序作三次跌落試驗,檢查是否有袋破裂和包裝物漏失情況。
衛生性能
按GB/T5009.60規定進行。
檢驗規則
組批
同一型號、規格的產品為一批,每批不超過15萬條。
抽樣
袋的外觀和偏差合格判定按照GB/T2828規定的一次正常抽樣方案進行(見表5),每條編織袋為一個樣本單位。
批量范圍
|
樣本大小
|
合格判定數Ac
|
不合格判定數Rc
|
501—1200
|
32
|
3
|
6
|
1201—3200
|
50
|
7
|
8
|
3201—10000
|
80
|
10
|
11
|
10001—35000
|
125
|
14
|
15
|
35001—150000
|
120
|
21
|
22
|
拉伸負荷每批隨機抽樣5條,其中2條為備用,3條按5.5.3取樣測定。
其它檢驗項目按第5章規定隨機抽樣,試樣數量應能滿足所需項目的試驗要求。
檢驗分類
出廠檢驗項目為拉伸負荷。
型式檢驗
型式檢驗項目為技術要求中的全部項目,一般情況下年檢驗一次,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型式檢驗:
a) 新產品或老產品轉廠生產的試制定型鑒定;
b) 正式生產后,如結構、材料、工藝有較大改變,可能影響產品性能時;
c) 產品長期停產后,恢復生產時;
d) 出廠檢驗結果與上次型式檢驗有較大差異時;
e) 國家質量監督機構提出進行型式檢驗的要求。
6.4判定規則
樣本單位的質量判定
袋的外觀和偏差按要求進行檢驗,若全部項目檢驗均合格,則樣本單位為合格。
合格批的質量判定
袋的外觀和偏差合格判定按照GB/T2828規定進行,以每百單位產品不合格品數表示批質量,一般檢查水平為I,合格質量水平(AQL)為6.5,具體規定見表5。
拉伸負荷試驗若有不合格項目,應重新在原批中加倍取樣對不合格項目進行復驗,若復驗結果全部合格,則判定該批為合格。
耐熱試驗
若耐熱試驗不合格,則該型式檢驗為不合格。
跌落試驗
若跌落試驗不合格,則該型式檢驗為不合格。
衛生性能
衛生性能指標如有不合格,則該型式檢驗為不合格。
標志、包裝、運輸、貯存
標志
產品包裝上應有制造廠名、品名、規格、數量、標準編號、商標、出廠日期等內容。特殊要求雙方協商決定。
包裝
袋包裝應牢固、平整、適應于運輸。
每包件包裝條數由供需雙方協商決定。
每包件內應有產品合格證。
運輸
袋在運輸過程中要輕裝輕卸、避免日曬雨淋,保持包裝完整。
貯存
袋應置于陰涼、潔凈的室內貯存,貯存期從出廠日期算起,不得超過十八個月。
購買須知
下列廢舊塑料編織袋不能購買:
第一類:裝有毒、氧化性或腐蝕性化學品的塑料編織袋。這類塑料編織袋在長期盛放化學品后,化學品會進入塑料的分子間隙中,并很難除去。
第二類:裝印染等原料的編織袋,其原因和上面大同小異。
有刺激性味道,包裝有毒有害化工原料的廢塑料編織袋,一定要搞清楚能否生產或購買,否則得不償失。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