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條
辣條又叫大面筋、素牛筋等,它是以小麥粉或其他谷物、豆類為主要原料做成的一種食品。 辣條是一種零食。
辣條含有大量食品添加劑(十幾種、二十種)。 尚無統一制作標準,市面上辣條廠家一般按照地標執(zhí)行生產,執(zhí)行標準一般為DB41/T515-2007和GB2760。
湖南農業(yè)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原院長夏延斌說,辣條是面粉加水、加鹽、加糖擠壓熟化出來,然后調味而成的產品,是農產品加工的零食。關于添加劑,只要按國家標準添加都不會對人身健康有影響,所以不能說辣條是垃圾食品。
近年來,在網絡文化的催化下,辣條被奉為“童年味道”的象征,以500億元年產值成為休閑零食中頭號“網紅”。
2019年3月15日,2019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3·15晚會曝光了危險的辣條,生產條件極不衛(wèi)生,無任何衛(wèi)生防護措施。工作人員承認,蝦扯蛋辣條成分除了面粉就是各種添加劑。
中文名
辣條
外文名
Spicy bar / Spicy gluten/hot strip/spicy strip
別 稱
辣片,辣椒條,麻辣,大面筋,素牛筋等
主要原料
小麥粉,食用鹽,香辛料,味精(谷氨酸鈉),食品添加劑,植物油
是否含防腐劑
是
發(fā)展歷史
辣條起源
辣條,起源于湖南平江,行業(yè)叫面筋,平江人叫麻辣,因為辣條一開始就是麻辣味,麻辣才地道。辣條是以面粉為主原料,通過擠壓熟化,調味而成,非油炸、麻辣味的休閑零食。
湖南平江縣具有十分久遠的醬干、麻辣醬干、麻辣豆筋制作歷史,是平江產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
1998年湖南發(fā)生特大洪水災害,導致農產品損失嚴重,平江縣醬干產業(yè)的主要原料大豆出現了大幅度的產能下降,直接對醬干產業(yè)造成了毀滅性打擊。為了養(yǎng)家糊口,平江縣農民迫切需要新的出路,在這樣的情況下,平江縣三市鎮(zhèn)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平江人邱平江、李猛能、鐘慶元在探索中用面粉代替豆粉,改進生產工藝,采用單螺桿擠壓機械加工,加入辣椒、花椒、孜然、糖、鹽、植物油等佐料,創(chuàng)新發(fā)明了麻辣味的辣條,行業(yè)叫面筋,平江人叫麻辣。
問題爆發(fā)
而位于長江中下游的平江縣并不生產小麥,原材料都是從外地運送過來,一來需求頗費工夫來運輸,二來添加了物流的本錢,三來長工夫的運輸能夠會使小麥的質量遭到影響。故而生產小麥的中原地區(qū)(河南)成為辣條生產的首選地。也正因如此,辣條生產后續(xù)分為南北兩派,“南派”主要集中在發(fā)源地湖南平江縣周邊,辣條廠商較小、品牌眾多,但缺乏代表性企業(yè);“北派”則主要集中在河南鄭州、漯河等地,以衛(wèi)龍辣條為主要代表企業(yè)。
值得注意的是,辣條的諸多問題(小作坊、黑心工廠、添加劑超標等)也是在這一時期集中爆發(fā)的,并且這些問題一直延續(xù)2017年,仍然有許多不良廠商制作不符合標準的辣條并面向市場發(fā)售。
僅在2000年,河南的調味面制品企業(yè)多達4000家,“當時全是手工作坊,加工粗糙,除了一臺擠壓膨化機外,再難找到第二件像樣的食品機械,每天產能在幾百件以上的微乎其微。”鄭州市平江商會秘書長李長根說。
待定標準
雖然南北兩方競爭激烈,但是對于辣條行業(yè)的整治和合規(guī),卻有意達成和解。
2007年,“辣條大省”河南,曾出臺《河南省調味面制品地方標準(DB41/T 515-2007)》,但隨著產品品質要求的提升,該標準亟須更新。
2015年,行業(yè)曾將一份聯合報告送到國家食藥監(jiān)總局,署名蓋的是河南鄭州平江商會、湖南省休閑食品協會的公章。
2015年4月9日,食藥監(jiān)總局在河南省鄭州市召開名為“調味面制品(俗稱辣條)等休閑食品質量安全監(jiān)管工作座談會”,副局長滕佳材出席。
2015年5月27日,國家食藥監(jiān)總局出臺《關于嚴格加強調味面制品等休閑食品的監(jiān)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為統一辣條全國標準定下時間表:原則給予1-2年過渡期,在許可期滿后予以調整。未取得生產許可的企業(yè),不得生產加工調味面制品等休閑食品。
大部分地方的辣條標準制定,因為此份通知對地方標準進行了根本性修改。
比如,2015年4月,重慶市召開辣條地方標準專家審查會,辣條以《風味擠壓糕點》的名目過審。可一個月后,重慶市出臺的標準分類卻是《調味面制品》。
2016年12月,湖南省食藥監(jiān)局發(fā)布的關于不合格食品的通告中,在辣條后將其標注類別為“擠壓式糕點”。而湖南恰恰屬于《通知》中提到,要重點開展專項整治的“生產經營集中區(qū)域”。
進入2017年,《通知》給出兩年的過渡期已過,辣條行業(yè)的標準仍未統一。隨后看到的是,辣條國標被提上日程。
在湖北,辣條被歸為“調味面制品”,按規(guī)定是不能添加山梨酸及其鉀鹽和脫氫乙酸及其鈉鹽這兩種添加劑的,但是在河南,辣條被認為是“膨化食品類、糕點類”,添加這兩樣就沒問題了。事實上,不止河南湖北,各地對辣條的歸類和規(guī)定,均無統一標準。
行業(yè)現狀
2017年,據鄭州市平江商會統計,河南調味面制品企業(yè)從2000年的4000多家減至2009年末的1000多家,2017年全省僅剩236家,年產值卻由2009年的80多億元上升到2017年的225億元。
2015年至2017年,全國有15個省份共計131家辣條生產企業(yè)的195批次產品上了食藥監(jiān)部門的黑名單。這些問題企業(yè)中僅有49家擁有注冊商標。而不合格產品中,安賽蜜、糖精鈉、甜蜜素這3種甜味劑出現了64次,占32.82%。根據國家關于食品添加劑的規(guī)定,糖精鈉不能用于調味面制品。
2017年8月21日,重慶市衛(wèi)生計生監(jiān)督執(zhí)法局表示,新修訂的食品安全地方標準《調味面制品》將從9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標準對辣條生產進行了標準化要求。
行業(yè)問題
添加劑
安賽蜜、糖精鈉、甜蜜素是辣條中最受關注的三種食品添加劑。
市面銷售的辣條為追求口感和色澤,多會使用大量添加劑,這些添加劑或許在國家規(guī)定的合格范圍內,但是孩子會因為辣條的口味較好,一次吃上好幾包,這樣就會有“疊加效應”,攝入的食品添加劑就會過量,顯然不是健康食品。而且孩子本身臟器發(fā)育就不健全,攝入過多的防腐劑會使孩子的臟器負擔過重,使得臟器功能受損。同時,這些辣條中的鈉鹽含量很多,辣條吃多了會造成鈉鹽攝入過量,使孩子容易患上高血壓之類成年人才會得的疾病,還會對孩子的味蕾產生影響,使孩子的口味偏重,對將來的生活習慣也會造成不良影響。此外,辣條都含有大量的油,包裝破損后,油極易見光氧化,氧化后通常會有哈喇味,如果孩子吃下去將會危害身體健康。
連上黑榜
2015年2月,北京食藥監(jiān)局再發(fā)食品安全抽檢信息,連上黑榜的“辣條”食品,繼續(xù)在檢測結果中出現。由鄭州市管城區(qū)佳俊食品廠所產的笨小孩牌鐵板牛筋(調味面制食品)被檢出環(huán)己基氨基磺酸鈉(甜蜜素)不合格。在北京食藥監(jiān)2015年內近5期抽檢中,共有8款辣條上黑榜,均涉及甜蜜素超標問題。
整治情況
河南省
2019年3月,河南全面開展校園及其周邊食品安全整治“百日行動”,嚴厲打擊危害青少年身體健康的違法行為,筑牢校園食品安全防線 。
辣條發(fā)源地-湖南省平江縣
平江當地已針對“辣條問題”進行了“全方位”的整改。
“3·15”晚會當晚21時許,平江縣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公安局等部門即出動50余名執(zhí)法人員,趕到涉事企業(yè),現場抽樣檢驗產品,查封機械設備,責令其停業(yè)整頓,啟動立案調查程序。
平江縣政府當晚還召集縣內100余家辣條企業(yè)負責人召開整治大會,要求所有企業(yè)開展自查自糾,立行立改。同時宣布,即日起,對全縣食品行業(yè)開展排查,對查出的問題頂格處理,決不姑息。
安全隱患
一、 加工方式多為油炸或油浸
當我們買來一包辣條,會發(fā)現里面油油的,這都是采用油浸或油炸的方式加工成的。因為用油脂進行搭配,會增強辣條的口感,吃起來香香的。
二、 所用油脂品質不容易監(jiān)控
辣條的生產商一般都是小作坊,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生產食品所用油脂的品質是絕對讓我們擔憂的。劣質的過期油脂或反復使用過的地溝油有強致癌性,經常吃用這樣油脂制作的辣條,會增加患癌幾率。
三、 辣條的顏色全靠色素來染
讓辣條變得色彩誘人,單純靠辣椒來是很難實現的,這就需要食品添加劑中的染色劑來幫忙,例如胭脂紅等。這些食品添加劑在使用量上有嚴格的規(guī)范,但小作坊著實難以監(jiān)管。
四、 生產環(huán)境不衛(wèi)生等其他因素
此外,小包裝的辣條一般售價便宜,5毛、1元居多,這些低成本的小食品為了保證各環(huán)節(jié)的利潤,在生產環(huán)境及工人要求上就難以達到國家要求,難免會存在一些安全隱患。
因此,辣條雖然從本質來說由豆制品或面粉制作而成,但其加工過程等眾多環(huán)節(jié)的安全隱患卻很大,這些安全隱患已經遠遠超出其營養(yǎng)價值本身。所以我們不建議孩子或成人購買辣條。
制作方法
機器制作
1、將小麥粉或米粉和好。
2、通過機器(制作辣條的機器名為功能白面膨化機)內部的高速旋轉的部件在高壓的情況下,將和好的小麥粉或米粉,瞬間由生變成熟化制品。
’3、再將不同的模具(辣條模具或者辣片模具)放進機頭螺母內,就可以做出不同形狀的面制品(辣條或辣片,辣絲等)。
4、將制作好的面制品(熟化制品),加上辣椒油、食用鹽、味精、香料等。
5、最后封裝上包裝袋,
真正的辣條和辣片或辣絲就做成了。
人工自制
準備材料有:豆皮,油、辣椒粉、小米辣醬、花椒、桂皮、八角、姜、糖、料酒、醬油。
制作步驟:1、豆皮加鹽、料酒腌一會兒
2、將豆皮在滾水中焯一下,起油鍋,將豆皮炸至金黃,撈出。
3、油鍋先用姜末爆一下,然后依次倒入入小米辣醬、辣椒粉、花椒、桂皮、八角、糖炒至香味四逸,放入醬油和一小碗水燒至沸。
4、放入豆皮,燜到入味,起鍋。加鹽、料酒腌一會兒。
5、將成品切片即可食用。
流行元素
辣條梗起源于“衛(wèi)龍辣條國外售價12美元一包”,因此被眾多網友調侃,成為炫富神器。
事件起源:最近又出現了一個泡妞、炫富的新神器,那就是我們高大上的辣條!日前,有網友曬了一張辣條在國外的售價,辣條這種尋常廉價的零食,到了國外竟然身價陡漲,12美元一包的價格讓網友驚訝。大家紛紛調侃,稱"發(fā)現了一條致富的路,就是到國外賣辣條去。"
主要運用在表情包中。
央視曝光廉價辣條致癌 食辣條營養(yǎng)價值遠超安全隱患
日前,央視曝光了廉價辣條致癌的消息,引來不少家長的擔心。兒童的零食該如何選擇呢?專家表示,兒童正處于生長發(fā)育期,家長平時應有意識地將零食分級,幫助孩子控制每類食品的攝入量。
曝光事件
記者在其中一個小店購買了幾袋名為“蝦扯蛋”的辣條,按照品牌辣條包裝袋上的地址,找到了位于河南開封蘭考縣生產廠商。在企業(yè)工作人員帶領下,記者未經過任何消毒措施就進入了食品生產車間。生產線上被膨化后的面球四處飛濺,生產車間地面上,滿地粉塵與機器滲出的油污交織在一起。攪拌桶上也滿是油污,攪拌機旁邊幾米遠就是水池。水池墻壁上到處是黑色污點,水池里白色水桶上、桶邊上,水瓢上都覆蓋了厚厚的污垢,在配料車間里,記者看到地上擺放著單雙甘油酯脂肪酸、三氯蔗糖,甜味劑、增味劑、保鮮劑、著色劑、防腐劑,等大大小小十幾種添加劑,這些添加劑經過混合后倒入滾筒里進行充分的攪拌后,就被混合進了辣條。另一種名叫“黃金口味棒”的辣條,生產地來自號稱“辣條發(fā)源地”的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在包裝車間里,記者看到:辣條顆粒堆滿整張桌子,電子秤、臟兮兮的抹布就和辣條堆在一起。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